“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河南发展路径研究

2015-01-02 03:11徐祯
当代经济 2015年33期
关键词:郑州经济带河南

○徐祯

(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 100091)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区域功能定位

1、“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及意义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一带一路”战略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中国提出的最重要的国家战略。该战略试图重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移中国过剩生产能力,保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所必须的资源与市场,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把握未来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主动权,进一步推动中国全面崛起的重要战略举措。

2、“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区域经济再定位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使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成为开放的前沿,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取得投资和政策红利,各个省都提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区域经济竞争激烈。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规划)。其中第六部分“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明确了国内各地区对外开放的优势以及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三个部门公布的“一带一路”规划明确了18个省份和内陆多个节点城市的功能地位。一些省份和区域,如黑龙江等出台了“一带一路”战略的专门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本地区的功能地位。

2015年3月1日,《西安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战略规划》、《西安欧亚经济综合园区发展规划》按照《战略规划》所描绘的“一大战略、两大定位、三大目标、四大抓手、五大平台、六大中心”的蓝图,西安将以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的战略定位,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未来,西安将通过西安自由贸易区、中新合作项目、国际内陆港、欧亚论坛合作园区等四大抓手,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欧亚合作前沿城市、开放型体制机制创新城市。此外,西安将依托自身优势,打造国际合作、科教创新、经贸物流、金融服务、文化交流等五大平台,逐步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六大中心,即金融商贸物流中心、机械制造业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科技研发中心、高端人才培养中心。2015年西安市将围绕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项目支撑带动战略,安排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核心区、西安领事馆区等60个项目,总投资1155亿元人民币。

2015年4月13日,黑龙江公布了《“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提出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起自黄渤海、东南亚沿海或俄罗斯远东港口,经大(连)哈(尔滨)佳(木斯)同(江)、绥满、哈黑、沿边铁路四条干线通达边境口岸,出境后,与俄罗斯横跨欧亚的西伯利亚、贝阿铁路相连,向西抵达欧洲。规划提出通道布局八个方面和“一核四带一环“的产业布局,全面形成开放型经济。

2015年4月15日,福建省制定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实施方案》,甘肃定位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向西开放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等。

二、河南发挥“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的功能定位及其载体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河南省高度关注,及早谋划,努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中原腹地走向开放前沿。在2015年2月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谢伏瞻省长提出构建与欧亚地区便捷的运输通道。强化郑州、洛阳节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建设亚欧大宗商品商贸物流中心、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能源储运交易中心。增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在支撑中部崛起、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成“人”字形状,有北线、中线和南线之分,河南在“人”字形之内——是“一带一路”的腹地,从这种意义上,河南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的定位,是符合实际的。

腹地,指中心一带的地区、港口集散物资的地域叫做这个港口的腹地,又称为吸引范围、吸引地区。所谓“腹”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解释为“厚也”。在康熙字典里,腹:複也,富也,腸胃之属,以自裹盛復於外複之,其中多品,似富者也。从人体的结构看,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间。从功能上看,腹部是大部分消化道的所在,意味着消化吸收都在这里发生。除了肠道之外,重要的器官有肝、肾、胰和脾。从这种意义上说,腹部的人体功能主要有消化、吸收、分解、加工、储藏、造血等功能。

河南定位为“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郑州为内陆开放高地,需要有以下布局。

第一,完善的通道体系。河南作为中国内陆中心,应承担国家交通枢纽功能,郑州不仅要成为是全国的铁路、公路交通枢纽,也应是航空交通枢纽和管道、电网、光缆、信息的枢纽,只有如此,南北东西才能形成货物流通顺畅、人口流动便捷、经济运转顺利的格局。

第二,较强的加工制造能力。河南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河南开放度的提高,河南的比较优势会显现出来。河南在完善通道功能的同时,必须对进口的原材料和资源有较强的加工制造能力,成为加工工业中心和中国的装备制造基地。

第三,资源集聚和储藏能力。从国家安全角度看,东部沿海地区作为能源等资源的储藏中心,有较大的风险。西部地区作为能源储运中心,也有安全风险。中部地区特别是河南成为重要的能源加工、储运、交易中心,不仅可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还可以大幅度降低资源的流通、调节成本。

第四,创新驱动发展。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产品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产品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模仿型创新已难以适应高层次竞争的需要,新产品和新技术在竞争中优势显著,而要提高创新创造能力,必须推动体制创新,完善市场体系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三、“一带一路”战略下河南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

1、加快对外通道建设,构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河南省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延伸的腹地和端点,也是国家“两横三纵”城镇密集区和经济发展轴的黄金交汇点,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河南区域优势的发挥,在于构建国家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郑州不仅要成为是全国的铁路、公路交通枢纽,也应是航空交通枢纽和管道、电网、光缆、信息的枢纽。目前郑州铁路、公路枢纽已初见端倪。

首先,要强化航空物流枢纽地位。2011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巩固提升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把郑州机场建成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和货运集散区域性中心。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郑州航空港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近年来,郑州航空港发展迅速,货物吞吐量快速上升,国际航线逐年增加。今后依托郑州铁路和公路枢纽地位,重点吸引国际国内物流巨头,将郑州作为国际国内物流集散地。

其次,加快铁路对外通道建设。目前郑欧班列已成为河南“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成果。郑欧班列首创河南省直达欧洲的铁路运输模式,经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市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最终到达德国汉堡,沿途共经过6个国家,全程10214公里,运行时间16—18天,通过铁路班列,把西欧主要经济体联系起来;通过亚欧大陆桥,把河南、郑州与欧洲的经济连为一体。郑欧国际班列要择机开拓新的运营线路,如郑州到阿拉木图、郑州到莫斯科、郑州到克莱佩达等线路,从而实现对大陆桥沿线的最佳覆盖。

最后,重视管道、电网、光缆、信息的枢纽建设。由于中国区域资源储量和经济总量不匹配,跨区域资源配置难以避免,“一带一路”战略也隐含从外部获取自然资源的需求,郑州要以此为契机,打造国家管道、电网枢纽,提升郑州能源信息集散中心和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地位,促进信息通信产业集聚发展。

2、完善对外开放平台,形成内陆开放高地

首先,增加对外开放口岸数量。口岸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发展边境贸易和跨国合作的重要平台,口岸包括中央管理的口岸(一类)和省、自治区管理口岸(二类),其运输形式包括港口口岸、陆地口岸、航空口岸。1978年中国仅有一类开放口岸51个。2014年中国共有271个一类口岸,其中公路口岸68个、铁路口岸20个、内河口岸52个、海运口岸68个、航空口岸63个。郑州的对外开放平台主要有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415平方公里)、新郑综合保税区(5平方公里)、郑州出口加工区(2.7平方公里)、河南保税物流中心(3.03平方公里),还有整车、肉类、粮食、水果,总共四个进口口岸和郑欧班列。口岸是中国的开放平台,河南在口岸数量上严重低于东部沿海城市和沿边地区。“一带一路”建设能推进沿边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务实合作,促进中部地区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出口规模,加快内陆地区的发展。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重要通道、平台、载体、能力建设的直接利益攸关区域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开放是点、线、面、整体开放,而内陆地区的开放是点、线开放,河南要加强对外开放平台、载体建设,增加对外开放口岸数量。

其次,构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载体。将“一带一路”战略落到实处,必须构建向西开放的平台。如陕西提出建设“中国—中亚经济合作园区”、特色出口商品基地和中亚五国能源交易平台;甘肃将着力建设兰州新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三大战略平台;宁夏将重点建设中阿空中丝绸之路、中阿互联网经济实验区、中阿金融合作实验区和中阿博览会战略平台;广西将积极开展“泛北部湾合作”,加快建设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等重要平台;云南将加快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全面提升中国南亚博览会、昆交会、孟(加拉国)中(国)印(度)缅(甸)区域合作论坛等合作平台;江苏启动中国—哈萨克斯坦(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首个实体平台;浙江将积极搭建有效联通“一带一路”沿线的物流通道和合作平台。借鉴上述经验,河南借助文化深厚底蕴,可以考虑洛阳与西安合作,创建“丝绸之路文化节”,或者创建丝路—陆桥—黄河经济文化合作国际论坛,加快构建跨境产业园区,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欧物流枢纽建设国际交流会”长期办下去。

最后,积极申报自由贸易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设立自由贸易区是我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适应经济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所采取的新途径和新举措。当前,自贸区热度持续升温,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合申报自贸区使得第三批自贸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跨区联合申报获得广泛关注。我国已经批准设立两批共四个自由贸易区,作为中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河南,理应积极应对,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河南建立自贸区,有利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河南作为中部大省,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向、南向和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河南申请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利于充分发挥河南区位、交通、市场等复合优势,强化“一带一路”西向开放、东向联系;有利于加快东中西互动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有利于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标杆。我国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相对滞后;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郑州航空港对外开放和资源要素潜力,提升内陆区域外向型制造业和服务业集聚水平,从而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参与全球资源聚集和整合,形成内陆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为内陆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提供示范、探索经验。

3、优化产业结构,突出河南的比较优势

从第一产业看,发挥河南是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科技水平高的比较优势,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不仅做“中国粮仓”、“中国厨房”,而且成为中国美食中心。河南对小麦、肉类、蔬菜等农产品有很强的加工能力,有诸多食品品牌,同样是农业国家的中亚地区,农产品供需矛盾很大,耕地很多,但农产品供应严重不足,需要进口大量粮食,畜牧业也比较差。如哈萨克斯坦小麦产量很大,但农产品加工能力相当弱,果蔬罐头、糖、肠类制品、奶油等超过五成依靠进口,河南可以与它们广泛开展合作。此外,河南还可以向中亚国家输出农业技术、农业机械,从欧洲引进农业良种等。

从第二产业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提升工业素质和竞争力。劳动密集型产业要集中化,轻纺要追求品牌、设计、研发等,将钢铁工业、水泥工业、有色工业焦化、电石、铁合金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和高能耗、高污染产逐步向外部转移,大规模承接或者发展那些无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包括制造业、装备业、电子信息、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托竞争优势,构筑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导优势产业链。

从第三产业看,培育壮大服务业支柱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提升郑州全国现代物流中心地位,加快建设郑州国际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园区,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和多式联运,建设郑州内陆无水港,建成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现代物流中心。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郑州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加快推进郑州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技术交易、信息咨询等服务产业,推动科技、创意企业孵化园区建设,创建企业工业设计中心。积极发展会展业,举办国际性展会,培育知名会展品牌。大力发展郑州国际会展业,使其成为中国中部会展中心。

[1]李庚香、王喜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特点与河南的积极融入[J].区域经济评论,2014(6).

[2]辛桦:各省区市一带一路方略[J].决策,2015(4).

[3]金碚:加快腹地经济发展是中国工业化中期的战略方向[J].区域经济评论,2013(1).

[4]张玥、欧阳柳依:一带一路,各省找路[J].中国外资,2015(4).

猜你喜欢
郑州经济带河南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哥哥从郑州来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郑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