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绿洲现代农业用地模式探索——以青海省香日德镇为例

2015-01-02 03:11谭文兵
当代经济 2015年33期
关键词:绿洲用地土地

○李 云 谭文兵

(1、青海省国土规划研究院 青海 西宁 810000 2、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河北 三河 065200)

一、高原绿洲现代农业概述

绿洲生态农业,是指在荒漠环境下人类控制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改造利用荒漠,有目的地建设的,以水为中心,水土、林、草合理配合,农、林、牧多层次生态结构的农业。可见,绿洲农业是在高原荒漠地区进行农业整体开发和综合治理的一种理想模式。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西北高原地区荒漠化严重,农业生态结构相当脆弱,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存在着诸多的障碍因素。因此,要缓解西北高原地区农业生态危机,最大限度地协调农业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必要立足于西北地区现实的生态背景,积极发展绿洲生态农业。

二、香日德镇农业生产条件及发展现状

香日德镇地处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东南隅的都兰县中部,面积29120平方公里,坐落在海拔2900米的沙漠中,是典型的高原高寒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66.8毫米,年蒸发量却达到2285.4毫米,是地球上蒸发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年日照时数最高可达2971.2小时,年太阳辐射量仅次于“日光城”拉萨。土壤主要以棕钙土、粟钙土和风沙土为主,农用地类型多样,以耕地为主,林地多部分为防护林,还有少量牧草地和沙地。香日德河为其主要地表水源,多年径流量4.352亿立方米,水资源供给相对有保障。由于具备“水、土、光、温、能”等独特的资源优势,具备农作物高产的有利条件,且适宜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发展农、林、牧合理结构和多层次生态系统的现代绿洲生态农业。据理论计算,香日德镇春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每公顷平均可达20000公斤以上。出产的大蒜,个大味重,最大的单头接近500克,出产的窝笋、洋芋、萝卜、胡萝卜、芹菜、大白菜等根茎类蔬菜因个体大、无空心、产量高、品质好而享誉全国,成为青海省反季节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之—。

香日德镇农业呈现以流域进行开发和布局的绿洲灌溉农业特色,尤其是2009年以来,大力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四个万亩”(万亩枸杞、万亩马铃薯、万亩高产油菜、万亩高产小麦田)、“一红一黄一绿一种(枸杞、马铃薯、蔬菜、制种产业)”,扩大种植藜米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寻找优质、高效、高产的农业增长点,全镇农牧民人均收入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

当前香日德镇农业建设目标是:突出区域重点和特色,不断发展壮大枸杞、马铃薯、果蔬、制种等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农牧业深加工企业,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全力打好绿色、有机、无公害品牌,促进特色农牧业规模化、效益化、产业化发展,努力打造全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

三、香日德镇高原绿洲现代农业用地模式建设情况

1、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农区布局模式

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建立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合理的空间结构。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界限,形成跨区域、跨流域、大规模(适度)农业区域经济资源开发格局。目前香日德初步建立了一批具有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的粮食、蔬菜、畜牧业生产基地。其次,加强用地布局优化,综合考虑生产、生活、生态因素,构建生态种养区、生态工业区、生态居住区、生态旅游区循环布局模式。按照集中连片的要求,加大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种植产业、畜牧产业用地保障。在经济聚集区及城市近郊,加强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用地布局,兴建一批能够生产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的农业基地。合理确定农业生产基地、畜牧业养殖区用地规模保护生态平衡。同时,根据香日德地区功能区划与建设重点,对于适宜开发地区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根据水源保障条件合理确定种植面积,根据草畜平衡条件合理确定载畜量。在河流沿岸布局足够的自然植被缓冲带用地,吸收由于农牧业生产和生活流失的养分以保护水体。

2、构建农业循环产业链用地模式

根据产业循环发展特点,保障农业产业链上各环节用地。在2009年以前,香日德农业发展以基地生产为主,加工业不足且处于初级产品加工水平,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的步伐缓慢。为此,香日德镇积极构建农业循环产业链,发挥主导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互补链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加快推进产加销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形成“立体式”的战略调整格局。一是保障重点产业生产基地建设用地,如香日德在2011年以来先后建设了近7000多亩的蔬菜生产、黑枸杞种植、人工饲草种植示范项目基地。二是加强加工产业用地供给。据香日德十二五规划,全镇争取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的目标,重点保障香日德百亿元枸杞产业园和生物产业园用地,重点向枸杞精深加工生产项目、马铃薯精淀粉加工项目、化肥专用肥项目供地。三是加强农产品市场配置用地供给。增加农产品配送中心、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等公共服务组织用地比例。四是对优势产业用地给予政策倾斜和优惠,同时加强对重复性生产产业用地的控制。

3、构建乡村、企业、农户联合的农业土地流转模式

目前香日德引进公司流转土地主要集中在枸杞种植、育苗、蔬菜和藜米等特色种植产业。根据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地开展“以场扩场”,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乡村、企业、农户联合。自2010年开始,香日德镇先后有中庄村与甘肃兰州黄河啤酒厂签订10000亩的优质大麦种植订单、下柴源村与青海省种子站签订了1645亩的豌豆种植订单、香乐村与青海农科院签订了2500亩的手拉手豌豆种植订单、东盛村与青海省藏地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2000亩的甘草种植订单,通过项目运作,有效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进行适度规模的农业开发,逐步将柴达木绿洲农业引向集约型和效益型的发展之路。

4、建立种、养结合的农业循环用地模式

自2008年开始,香日德镇不断推进农业内部生态经济模式,选择农田养地作物与养地作物的轮间套作的合适耕作体制,选择适当的家畜品种推广轮牧混养,通过种(植)养(殖)加(工)三者的有机结合,充分提高了农业资源的生产效率,提高产品产量和产值。此外,在香日德镇,近年还积极探索采用带状种植或混种的生态农业模式,如蚕豆—马铃薯带状种植、春油菜—豌豆混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实现了高产高效。同时推进生态农业土地投入减量化模式,加快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农膜的合理规范使用与替代,实现了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高原绿洲农业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当前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高原绿洲农业是西部地区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符合新时代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香日德镇在绿洲农业建设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总体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从长远发展来看,高原绿洲农业发展应该重点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1、编制高原绿洲现代农业土地集约利用规划

编制绿洲现代生态农业土地开发整治规划,重点推进绿洲生态基地和农业生态园区建设,构建特色农业生产带;按照构建区域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在不同层面配置研发、种养植、加工、营销的产业链用地规划,推进养殖小区规模化生产集中。

2、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经营适度规模化

西部高原地区总体上集体土地流转相对滞后。未来需要加大流转制度建设,促进农地流转合理有序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一是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加强指导、管理和服务,研究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积极促进和逐步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纠纷仲裁调解机构,负责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纠纷的调解和仲裁。二是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统计、合同签订和管理、纠纷调处等制度。认真做好土地流转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规范流转合同,并及时办理备案,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登记册,及时准确记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三是加大土地草场流转力度。应将西部广袤无垠的高原草场充分有效利用起来。通过搭建土地草场流转信息平台,规范土地草场流转操作程序和合同文本,对需要进行流转的土地草场进行登记,建立土地草场流转档案,核实土地草场流转后的经营状况等。

3、加强农村土地整理及配套基础设施用地建设

一是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西部高原地区耕地质量普遍偏低,应重点选择在有潜力发展绿洲农业的地区开展耕地现状质量调查,将质量低且分布较为集中的耕地纳入整理项目库中,积极争取国家、省上专项资金进行中、低产田的改造,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综合整理。二是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步伐,积极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建设项目和节水灌溉工程,进一步做好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大设施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保障像日光节能温室、高标准畜用暖棚等设施农用地需求。加大农业产业园区、基地配套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力度。

4、研究推广农业节地技术,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加强农业技术建设,创新种养模式,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强化行政与技术结合、科研与推广结合、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服务结合,为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1]夏威:青海藏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政策实施[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2]彭措泽仁:试论用经济方略治理青海藏区[J].西部资源,2003(4)

[3]丁瑶、邓兰燕:西部地区土地流转制度创新设计[J].探索,2008(5).

[4]蔡寅春: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0(7).

猜你喜欢
绿洲用地土地
我爱这土地
绿洲里的老先生
沙漠绿洲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撒哈拉沙漠要变成绿洲?
2016年房地产用地供应下降逾10%
心中有块美丽的绿洲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路径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