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改进急诊输液室急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2015-01-01 08:15
天津护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品管圈药品检查

张 艳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我院是一所三级乙等医院,每日门诊量在3 000人次左右,门急诊输液患者约为300人次,其中成人约为100人次,小儿约为200人次,平均每日有1次以上的抢救。目前科室有二十几种急救药品存放,急救药品由专人负责,按照药品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护士长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查。护士长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药品过期、用后未及时补充等问题,因此亟需加强急救药品的管理,以确保抢救患者用药安全,改进护理质量,减少潜在的护患纠纷发生。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地组成数人的小团体,旨在通过全员合作,寻找工作现场所发生的问题,并独立自主地进行解决。自品管圈被引入我国医院管理领域以来,已经在护理质量管理[1]、临床护理[2,3]、护士素质[4]、健康教育[5,6]、仪器管理[7]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应用品管圈对急救药品进行管理目前报道较少。从2014年1月开始,我科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急救药品的规范管理中,有效减少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降低了相关的不规范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调查2013年3月至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急救药品随机检查情况,共计检查108次,其中科内每周由护士长不定期检查2次共计72次,医院每周检查1次共计36次,检查内容涉及药品摆放位置、药品数量、药品有效期和药液质量等。另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检查结果,共计检查144次,其中科内检查96次,医院检查48次。

2 实施方法

2.1 成立品管圈 我院于2013年10月开始在全院范围内推广品管圈活动,护理部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在此基础上,我科于2013年12月由8名护士自发组建品管圈,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3人,护士3人,由护士长担任圈长,取圈名为“点滴圈”,寓意为“点滴的付出,点滴的收获”。

2.2 确定活动主题 QCC小组成员对急诊输液室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 “减少输液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提高输液患者登记准确率”、“规范急救药品管理”等议题,综合评估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和圈能力等因素,结合主题的可操作性和我科在多次急救药品检查中都存在不规范的问题,最后确定“规范急救药品管理”作为活动主题。

2.3 现状调查 调查2013年3月至12月我科的急救药品随机检查情况,共计检查108次,累计存在问题15次,见表1。

表1 2013年3月至12月急救药品检查不合格情况

2.4 目标值设定 采用目标值论证结果:急救药品检查不合格率为0。

2.5 原因分析 QCC小组成员基于特性要因图,从人员、药品、流程、环境等方面对急救药品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解析和论证,主因关联鱼骨图如图1所示,确定4个主要因素。

图1 主因关联鱼骨图

2.5.1 药品取用不规范 个别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随便取用急救药品,用后不按规定放回原位,一方面容易造成药品丢失,同时可能导致抢救患者时无法快速取用药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5.2 急救患者增多导致药品消耗加大 急救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使得某些常规备用药物的消耗逐渐增加,有时造成药品没有及时补充。此外,在抢救过程中有时科室间存在药品调配,也容易造成药品缺失。

2.5.3 药品有效期不统一 绝大多数针剂的标识和有效期通常印刷在包装盒上,针剂上只标明生产批号,不便于日常查对;同时药房批号更换较为频繁,往往造成同一个药盒内存在多批号、有效期不一致的情况,也增加了日常检查核对的工作量,容易出现由于查对疏漏而导致的药品过期情况。

2.5.4 贮藏/取放方法不当 某些药品未按要求存放,造成药品发生结晶等现象从而导致失效。紧急情况下,个别医务人员取用药品时开关抢救车用力过猛,造成瓶体破裂或破碎。某些针剂的标识较易磨损,日常交接班时部分人员取放不细致,长期如此容易导致标识模糊,难以辨认。

2.6 对策与实施 针对急救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QCC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讨论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运用PDCA循环对对策实施过程加以改进并记录。

2.6.1 调整药品基数 统计了近3年来急诊科急救药品的使用情况,根据统计结果适当增加了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品的基数,增加了胺碘酮、甲基强的松龙、纳洛酮等针剂,同时减少了尼可刹米、利多卡因等药物数量,在满足急救需求的同时,避免由于药品过量储备而造成的浪费,保证了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2.6.2 分类药品存储 按使用频率和使用习惯对急救药品进行分类管理,将较常用的药品放置在抢救车上层和左侧,保证医务人员快速取用药品。对同种药品,按有效期从左到右放置,优先使用左侧近有效期的药品。将不经常使用的急救药品分类装入透明塑料袋,然后再存放于急救药品袋内,检查核对时无需取出药品,从而避免反复检查对药品标签的磨损。此外,在抢救车上加装阻尼垫,以避免猛烈开关造成瓶体破裂的情况发生。

2.6.3 健全急救药品登记制度 制作急救药品一览表,将药品批号和最后使用期限登记在表上,并注明药品数量。建立急救药品使用登记本,每次抢救结束后登记使用的急救药品,以便于核对药品数量,为及时补充提供依据。在药品登记本上分别用黄色和红色标识3个月、1个月后过期的药品,每个月初和月中统一核对1次。同时对抢救车实行封条式管理,封条上标识个人签名和日期,开封和封条时必须签名,按照谁开封谁负责、谁封条谁负责的原则执行。

2.6.4 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 对低年资和轮转护士加强药品保管和使用知识培训,严格按照规定存放药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抢救药品相关知识的业务培训。强化人员自律,严禁擅自挪用急救药品,同时将急救药品检查情况与个人绩效挂钩,激励责任人提高责任心。

2.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3 结果

QCC活动前后急救药品检查结果如表2所示,活动前后急救药品检查的不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

表2 QCC活动前后急救药品检查不合格率

4 讨论

对急救药品进行规范的管理,不仅为危重患者急救提供重要保障,也为护理人员用药提供了方便。为使急救药品安全、有效地应用到急救工作中,我科针对检查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运用QCC方法,在原有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相关的流程和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工作中,品管圈活动通过集思广益,让每位护理人员都积极参与到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针对身边存在的隐患,提出改进措施,见证最终的效果,一方面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专业技能水平,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为危重患者急救提供了重要保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急救药品检查不合格率从13.9%减少至4.2%,一方面说明品管圈活动的有效性,同时也表明本次品管圈活动过程中仍有许多细节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但毋庸置疑的是,本次品管圈活动给我们以后的活动提供了众多有益的经验。

〔1〕 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130.

〔2〕 吴霞云.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7):626-627.

〔3〕 张菊芳,贾丽华,方向华.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送手术病人时间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15-316.

〔4〕 赵艳,郝楠,李丹.加强操作培训对提高年轻护士素质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630-2631.

〔5〕 倪栋梅.“品管圈”活动在健康教育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7-98.

〔6〕 时丽萍,徐海艳,周端鹏,等.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居家自我间歇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率[J].护理学杂志,2013,28(1):18-19.

〔7〕 夏述燕,赵体玉,江莉,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4,29(14):41-42.

猜你喜欢
品管圈药品检查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Playjng with ch & sh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