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 天,邢 译,吴桂华
新型电视节目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与对策
伏 天,邢 译,吴桂华
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形式的电视节目,如若缺乏正确思想引导,会给大学生传播一种不良价值导向,影响大学生的现实作为。文章通过对于国内时下热门新型电视节目类型与发展态势的现实考察,剖析新型电视节目对于大学生成长的正面、负面影响及其成因,进而从政府、电视节目机构、大学生受众群体三个不同维度探究关于消除新型电视节目对于大学生成长消极影响的对策举措。
新型电视节目;大学生;成长;影响;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转变和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国内时下出现了一批具有相当影响力、迥然不同于过往节目、公众反响强烈的电视娱乐节目。本文将该类节目统称为“新型电视节目”。
(一)新型电视节目主要类型
时下主导新型电视节目类型及其代表性节目各有三种:
1.亲子类节目——以《爸爸去哪儿》为代表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在2013年开播的一档亲子类电视节目。节目首播取得零差评的好成绩,随后播出的节目始终雄踞收视榜首,获得高口碑的观众反应。《好爸爸坏爸爸》、《人生第一次》等便随之跟风。
2.婚恋类——以《非诚勿扰》为代表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在2010年1月推出的一档婚恋类节目。自开播以来,大受观众欢迎。尽管许多省市卫视随后纷纷效仿,以致一时婚恋类节目蜂起,但《非诚勿扰》却始终独占鳌头。
3.选秀类——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
从2004年《超级女声》红遍天以来,各种选秀类节目层出不穷。但随着同类节目的泛滥,观众因此产生审美疲劳,选秀类节目陷入尴尬窘境。2012年7月,《中国好声音》以真声音、真音乐为宗旨重振了疲软的选秀市场。
(二)时下新型电视节目的发展态势
1.以人为本
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众自我意识的提升,电视机构也在“以人为本”理念下给予受众更大的参与权,使他们感受到自我价值实现所带来的娱乐感。以人为本的理念还体现在节目中的互动双方之间的权利平等、地位均等上。以《中国好声音》为例,社会互动首先表现在导师和选手间的“双向选择”,更体现在他们间的密切互动。导师与选手热情拥抱、合唱歌曲等亲密、平等的互动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2.节目受众选择分众化
近年来节目观众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电视节目对受众群体进行分众选择,做到根据受众群体的差异,以特色节目满足特定受众的需求。以本文介绍的三类节目为例,《爸爸去哪儿》是一档主打“明星亲子秀”特色的亲子类节目,节目受众群体主要是年轻家庭和女性观众;《非诚勿扰》作为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婚恋类节目,定位的受众群体为广大单身男女人群;《中国好声音》将自己的受众定位在与《非诚》观众群相近的年轻人群体。
3.情感化营销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求,当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便开始寻求精神层面的需求满足。情感化营销是指以观众情感需求为起点,唤起和激发他们的情感需求,引导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爸爸去哪儿》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收视率,其重要因素之一便是成功的情感营销。它紧扣社会的“亲子关系”这一热点话题,让观众从节目由人及己、感慨异常。
4.功能失衡,误导青少年
电视节目作为一种传媒形式,应该具有传播、教育、娱乐、服务等多方面功能。为了过分强化节目的娱乐功能,目前新型电视节目对于社会问题的反应与揭露做得远远不够,从而凸现出电视节目机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其失语与缺位状态时有发生。新型电视节目中充斥着对明星的追捧、普通人的迅速成名、女嘉宾的拜金言论等等夸张情节,冲击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收获成功的传统观念,不可避免地会滋生出投机心理,阻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
5.缺少创新
当下新型电视节目暴露出了创新不足的隐患。其创新缺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节目同质化严重。每当一个节目获得广泛关注时,就会涌现出一大批的同类型节目。比如《爸爸去哪儿》火了以后,《人生第一次》、《好爸爸坏爸爸》等便接踵而至。其二是电视节目购买国外版权成风。如《爸爸去哪儿》版权购买自韩国,《非诚勿扰》版权购买自丹麦,《中国好声音》版权购买自荷兰,竟然没有一个是我国原创。
从语言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性格,从电视节目看出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从青年人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未来。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锐,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有教育功能的电视节目对大学生身心发展无疑有益,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价值观虽已基本成型,但毕竟涉世未深,因此易受节目中不良风气影响。
(一)正面影响及原因
1.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新型电视节目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可以理解为新型电视节目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适应社会、通过社会获得自身发展的过程。其作用原因有二:
其一是电视节目的社会化功能。电视节目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形式,根据美国学者赖特提出的“大众传媒四功能说”中的社会化功能——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型电视节目传递着时下社会所提倡的价值理念,使现代观念、现代意识变成为节目受众所理解和接受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而大学生受众群体很容易受到电视节目的影响,能够潜移默化地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促进他们的社会化。
其二是电视节目对时下社会问题的关注。新型电视节目虽然侧重于娱乐功能,但同时还对于社会问题给予关注与反应。以《非诚勿扰》这档婚恋节目为例,节目聚焦正值婚恋年龄的80、90后的婚恋观与上一代大相径庭引发热议的社会问题。有时候节目中看似“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谓争论,却一步步涉及到事物的本质,引导受众更加清楚和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
2.引导大学生关注情感
人是情感的动物,因此人在情感上的追求、满足或是失落、承受都是人们的关注的“兴奋点”。新型电视节目通过丰富的情感化营销引导着大学生更加关注情感。通过对亲子类节目的观看,能够让大学生类比到自己的家庭,并且想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唤起一些亲情的温暖记忆。与此同时,大多数大学生都表示在观看过此类节目后自己都比之前更加注意关心父母,体现了节目深远的后续影响。
3.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的审美
电视节目是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能够很大程度地影响和塑造受众的精神世界。以选秀类节目的代表《中国好声音》为例,优美音乐作品的演绎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大学生,陶冶情操、愉悦心境,帮助他们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领悟到更美好的生活真谛,从而装饰生活,进而去创造美的人生。
(二)负面影响
1.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击
(1)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
电视节目中对明星的追捧、普通人迅速成名的夸张情节、女嘉宾拜金言论等等不当宣传,极大地冲击了艰苦奋斗的观念,会告知大学生一些错误的认识,使部分大学生滋生出“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投机心理,给大学生传播一种功利化的价值导向。
(2)崇尚个人主义,冲击主流价值
电视节目过分鼓吹“秀出真我”容易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如电视选秀节目鼓励个性与自我,原来的意图是传达一种敢于表达自我的精神。但由于不少节目在力度上把握不当,过多鼓吹,导致部分大学生崇尚个人主义,冲击着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
2.误导大学生行为
新型电视节目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的影响会传递到现实行为。
(1)影响大学生学业发展
大学管理相对中学时期较为宽松,大学生又远离家庭生活,有些大学生将大量课余时间花在观看电视节目上,同时深受节目中“一夜成名”等错误思想的引导,觉得学习无用,荒废了学业。
(2)阻碍大学生性格的养成和社会的安定
大学生观看含有误导观念的节目,可能会盲目崇拜个人主义,忽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妄想凭自己的能力解决,乃至牺牲集体的利益去换取自己个人的利益,不仅不利于大学生个人性格的养成,更影响着社会的安定。
(一)政府制定强有力的管理制度
电视媒体属于文化事业产品,由于文化事业活动的特点,使其产品具有公共事业产品的基本特点——准公共性。电视节目这一文化事业产品贯穿着特定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价值取向,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如果仅靠市场调节,其结果往往会导向更有眼前经济利益的、却不一定更有文化价值的东西。这就要求政府针对电视节目制定强有力的管理制度。
以“限娱令”为例,广电总局正式颁布“限娱令”以来,每家卫视相继对电视节目进行了调整。2012年广电总局主要对64家卫视部分综艺节目提出表扬,所有表彰的节目的共同特点是注重社会效益,体现以人为本。
(二)电视节目机构
1.提高节目文化内涵
电视传媒作为影响力最大的大众媒介,要合理满足并正确引导大学生受众的娱乐需求,要认识到娱乐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而教育功能却是电视的一项重要功能。将电视的教育功能与娱乐性联系起来,对受众进行长期的渗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这就要求电视节目做到要有内涵、有品质、有良知、有情趣,娱志又娱神,才是好的娱乐节目。
2.关注社会问题,注重价值导向
在当下社会转型期,频出的种种社会现实问题无可避免。电视节目应该更多地与社会问题联系到一起,引起节目受众的关注与思考。同时应该注重价值导向,积极发挥价值引导的作用,努力传递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3.加强创新
一是加强节目形式的创新,因为唯有新奇节目形式才能吸引观众眼球。二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节目内容。新型电视节目的创新不能仅仅流于形式,更需注重节目内涵的创新。只有加强节目形式和内容的内外兼修的共同创新,才能突破国内时下节目发展困境,避免同质化与国外引进热潮,真正促进电视节目发展。
(三)大学生受众群体
1.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加强辨别能力
大学生要提高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对电视节目传达的信息加以辨别。大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建立获得正确价值观念,增强自身对是非、正误、美丑的判断能力,使自身成为媒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只是媒介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2.脚踏实地完成学业,提升格调和品位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应当在正确价值观指导下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完成学业任务,同时自觉提升自我格调与品位,不沉迷于庸俗、低俗、媚俗的娱乐形式,使身心健康成长。
[1]周莉.中国好声音对受众的需求满足[J].新闻世界,2012,(09).
[2]高岚.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与启示[J].北方文学,2013,(11).
伏天,四川内江人,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2012级学生;
邢译,江苏滨海人,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2012级学生;
吴桂华,江苏大丰人,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2012级学生。
G641
A
1008-4428(2015)05-74-03
本文系江苏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内时下新型电视节目对大学生成长影响的系统研究”(201410293061Y)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