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 磊,范凯波,李兆鹏,张利国
新加坡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费 磊,范凯波,李兆鹏,张利国
新加坡以“我是新加坡人”为核心国家认同教育在短时期实现高度的国家认同,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的族群关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积极借鉴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有益经验,增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重叠内容,构造国家命运共同体;强化公民教育和公民身份认同教育,培育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发挥政府在国家认同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加强校园文化的软环境建设,以实践教育为载体,加强高校大学生情感体验教育。
大新加坡;国家认同;共同体
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保持活力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永葆青春的突出前提,是一个国家各项事业建设的坚强基础。一个缺少国家认同的国家是分散的、停滞的,也必会走到死角并最终灭亡,所以加强国人的国家认同感建设是一个国家需要着重攻克并持续不断的事业和任务。新加坡作为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种族成分多样的移民国家,正是长期不断坚持国家认同建设从而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推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成分非常复杂,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西方文化和思想意识一方面开拓了国人的视野,但是也使当代站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群体的国家认同普遍偏低,这对于我国的发展必然是一个极大的隐患。所以以新加坡在国家认同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导向,吸收其科学方法,进一步推进我国国家认同教育势在必行。
现新加坡国家的人口构成主要为三大民族,分别是华人、土著马来人和印度人,但是由于移民来源的差异,这三大族群内部又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群体,其语言结构复杂,宗教信仰多元,差异较大,民族间的交流沟通存在较大困难,各民族形成了相对隔绝的群体,因而缺乏对于对国家的认同感。所以新加坡建国所要面对的最重要的是建立多元种族国家的认同观。所谓“国家认同,指公民对国家的政治权力和统治权威的认可、接纳、服从、忠诚。
(一)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到国家独立后认同观念转变
1.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认同度几乎为零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为了维护殖民地的统治与安定,防止种族冲突,采取的措施是种族隔离制度。把三大民族分割开来,不相往来,封闭隔离。加上本地民族大多为移民民族,因此造成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减少,差异扩大,种族间的猜忌加深。以华人为例,华人是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及台湾、海南的中国人为了生计前往东南亚谋生的人。传统儒家思想的浸润,华人潜意识里有光宗耀祖的思想,讲究的是落叶归根。华人在东南亚地区主要从事的是商品贸易往来,经商赚钱后是要回自己的祖国的,加上文化、信仰、传统、语言的差异,因此当时的华人对当地并没有十分强烈的认同。英国殖民统治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对于挥洒着汗水与泪水,服务于殖民地的普通民众并不会给予一定的政策保护,殖民地的各民族对英殖民地存在强烈的不认同。
2.新加坡独立后的国家认同观念深入人心
国家认同的必要条件是共同的历史记忆与共同的语言体系,新加坡通过种种措施努力达到这一要求。新加坡建国为树立国人普遍的国家认同,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有计划有目的地逐步树立民众对国家的信念与忠诚。通过制定“生存政策”,强化危机意识,尽可能地动员每一个人;促进多元主义的民族政策,促进社会融合;制定共同语言和共同住房政策。各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国家,民族,社会的认同感,从而造就了新加坡国家发展的奇迹。
(二)从异质文化到多元一体的大学生教育建构
1.多元文化中寻求统一:共同的语言
异质文化是文化整体构成中的重要部分,它最具独特的个性魅力,最能体现出与别种文化的差异性,最具有本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民族认同需要共同的语言体系,促进民族与社会的融合。新加坡国家人口构成的三大民族中夹杂着不同的群体,其语言结构复杂,导致民族间的交流与沟通困难。为了促进民族融合与社会的长远发展,1966年开始执行的“母语加英语”的双语政策,英语作为官方的沟通交流语言,母语用于各民族之间的内部交流。此项政策使得国际化的交流语言英语得以广泛使用,同时也避免了用某一民族语言而导致的民族纠纷。共同的语言促进了各民族在较短时间内达到了和谐,培养了国家认同感,确保了国家安定。
2.新加坡国家意识和公民教育
“在新加坡,我们将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这个国家不是一个马来人的国家,不是一个华人的国家,不是一个印度人的国家……不论民族、语言、宗教、文化,每个国民都首先有国家意识,都认同我是新加坡人,不分种族都在国旗下效忠。”新加坡通过强化“新加坡人身份意识”,以此塑造国家价值观和国家认同感。“新加坡人意识”,即新加坡不同族群的人要有成为一个民族的意识,“新加坡人意识”就是要维护新加坡国家的利益。教育承载着国家育人和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作用。新加坡政府特别注重公民教育,通过合理的教育政策,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提升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对二战经历的共同历史的学习,唤起各民族对共同历史的回忆,增强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
(一)明确教育目标,打造国家认同共同体
新加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以教育作为加强和打造国家认同感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才是增强多元民族国家认同的关键。在1988年新加坡成立了专门机构“国家意识委员会”全面负责新加坡的国家意识建设,希望突破原有国人由于国家全面开放政策和以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等原因所带来的忽视东方价值观念、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瓶颈,从而推动新加坡长治久安和科学发展。在长期的实践中新加坡确立了层次分明的教育目标,对于国家认同教育实施针对不同年龄、不用种族、不同阶段建立科学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并以发展团结教育、价值观教育以及公民素质教育为导向。在学校教育中,新加坡政府特别强调“群育”,将其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群育”注重合群、合作、和平共处、宽容的精神,培育人们新加坡一体的感觉。总而言之,新加坡教育的目标是要让国人形成一种辩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既吸收西方的优良的开放的理念,同时也要注重学习东方的传统思想文化,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华,辩证地否定其思想的糟粕,从而不断地推进新加坡全面开放战略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统筹教育内容,唤醒国家认同价值观
国家认同教育的发展需要多种教育形式的优化组合,需要打“组合拳”。统筹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新加坡政府作为国家认同教育推进的主体制定了统筹兼顾国家、个人、社会三个方面来推动国家认同感教育,强调从新加坡的国情、国家意识、国家特色、时代要求以及将教育从故事中深入浅出的教育方式上加强教育力度。从以上新加坡政府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可以看出,新加坡国家认同价值观建设具有统筹兼顾并从多个维度构建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的体制机制,具有全面性、关联性和互推性,在统筹的过程中主次分明,顺序清晰,结构严谨,联系紧密。
(三)构筑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环境,增强民族自豪感
多元一体的发展机制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是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国家认同教育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教育机构的推进,而是多元主体的协作。新加坡在国家认同教育的推进过程中不仅仅抓住了学校这个基本主体,而且还联系了家庭、社会这两个有力主体,从而实现了三位一体的协调推进模式,将这三个主体进行有效关联打破三者之间的壁垒。形成教育机构、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的“教育合作伙伴”在为学校提供支持性服务、监督学校的计划进展的同时,更注重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共同决策。新加坡政府实行的混居政策以及政府建立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历史博物馆等现实政策和措施均是发挥了三位一体的教育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体现。
(四)开展隐性教育,维护“新加坡人”国家意识
新加坡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除发挥显性教育的作用以外,教育的隐性作用也被重视,隐性教育也成为了推动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及重要方法。一般来说,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方针的指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方式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受到有效影响的教育过程。新加坡认为教育的显性发展和隐性推进是相互关联、互相补充、不可分割的。新加坡从三个方面重点加强隐性教育:其一,以宗教宽容政策促进国家认同。其二,加强制度环境优化促进国家认同。其三,以教育者的魅力促进国家认同。所以新加坡在教师素质水平方面、宗教方面以及政策制定方面都非常重视力图潜移默化地通过这些方面加强国人的国家认同感,加强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
(五)重节日等象征性符号,提升国家认同感
节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长期历史和人文的积淀,具有凝聚国人认同、增强国人归属感的作用。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的移民国家,华人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所以华人节日在新加坡的主要节日中占据主体地位,但是西方的节日并不是就没有影响力的节日。例如新加坡的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开斋节也是新加坡的传统节日之一,印度的大宝森节以及西方国家的耶稣受难节、圣诞节等等都是新加坡的法定传统节日。所以从节日方面可以分析出新加坡首先利用法定节日的方式确立了一个国家的多元节日,第二从思想上使多民族多种族的人民都去接受并去积极参与到非本民族的节日中去。如华人会在意识思想上去认为圣诞节、开斋节也是自己的节日,是自己应该认同和尊敬的。新加坡打造的节日这一象征性符号有效地推进了国人的国家认同感,这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之中是不多见的也是难以达成的目标。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历史维度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以“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著称的,从文化维度看,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还是近现代时期的百花齐放,中华文化都蕴含着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强大包容性。同时,由于地理、宗教、民族等因素,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又显示出各自独特的文化、宗教以及生活方式。各民族的文化交往交流、理解包容也成为当下我国国家高度认同的关键,新加坡国家认同教育经验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思路。
(一)增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重叠内容,构造国家命运共同体
1.和而不同:寻求民族文化同一性与独特性
现如今,在多元文化的潮流发展中,“不同族群的文化冲突是社会文化的常态现象,没有不同文化间的矛盾冲突就无所谓文化的多元化,但是该现象的另一面向在于:没有多元文化的和谐统一则人类文化的共同性也无法实现”。所谓“和”既是对民族认同有差别、多样性的统一,又区别于“同”。换言之,高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完全苟同于对方,应该通过交换意见、沟通思想而求得共识;即使暂时思想思维不同也不伤和气,可以经过时间的检验来证明孰是孰非,这样既保持了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又保留自身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真正意义上寻求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重叠内容,构造属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主流文化。
2.多元一体: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价值观
作为新兴的国家,新加坡树立了以“儒家思想、马来人传统、印度精神以及西方民主科学”为一体的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并且进行文化再生运动,时刻保持强烈的新加坡意识和民族警觉。新时期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以及形形色色的舆论动态,我国高校教育亦应重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核心文化价值体系,注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等课程的多样化教学,建立理论培训与大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机制,使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通过实践锻炼,实现从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向内化、践行的飞跃,从而培养各民族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观、民族观、价值观。
(二)强化公民教育和公民身份认同教育,培育大学生国家认同感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群体不仅属于民族共同体还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少数民族大学生往往具备民族成员和国家公民双重成分,这时,统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双重身份的公民教育便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西方学者詹姆斯A·班克斯提出,“多元文化公民教育能用两种方式促进公民的权利平等:一是通过传递容忍文化差异的民主价值观,使人们能够包容和尊重文化差异和价值多元;二是通过承认文化差异并培养青少年在其生活的社会中的跨文化适应能力”。因此,公民教育,最重要的是寻求文化多元现实,尊重民族历史文化发展以及注重教育机会均等。具体而言,第一,提供各民族大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有意识地增设不同语言、优秀特色文化等课程内容。第二,培养大学生对异质文化的承认和尊重,不歧视嘲笑他们民族行为思维的落后。第三,加强大学生处理民族冲突能力,“培养未来公民的健全人格特质,包括开放的自我,对待他人的态度,与他人共享价值的能力,多元而不是一元的价值取向”第四,号召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学习公共生活技能,以公民主人翁的意识融入社会,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三)发挥政府在国家认同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
新加坡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高度的国家认同,离不开新加坡政府的强力推导和引领示范作用,从国家认同教育目标的制定到国家共同价值观的普及再到国家命运共同体的构造,新加坡政府始终扮演着领导者、实施者和推动者的角色。1991年,新加坡政府发表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积极引导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引发社会家庭高校的广泛认同。由此观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共同价值观、德行培育和国家认同的第一站。政府应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并积极引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健康“肌体”,让家庭成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输的有效载体。不仅如此,政府还需承担主体责任,将家庭、家教、家风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血脉,“有效制定家庭友好政策的顶层设计,将家庭政策纳入社会政策框架体系,将社会政策触角延展到家庭领域,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中切实关心家庭利益,充分考虑家庭需求。”。将大学生家庭教育深植于中华共同体的文化基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责任感与自豪感,从而带动全民认同,全民参与。
(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文化的软环境建设
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除了社会家庭思想的浸染还需特定校园文化的软环境建设。软环境建设通常包括节日、雕塑、建筑,甚至校训、校徽等一切反映认同教育内涵的标志性、标识性符号。例如新加坡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特别注重节日在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新加坡将节日分为政治性节日和传统节日,政治节日如国庆节则以深厚的公民的爱国精神和对社会制度的认同为主线传输“我是新加坡人”意识,传统节日则是以传统民族文化继承发扬为重点,将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基因融入时代潮流。因此,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文化的软环境建设是我国强化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高校重视雕塑、校训、校徽、升旗仪式等象征性符号的建设,尤其少数民族院校,更应注重各民族大学生节日、饮食文化、校园软环境的建设,既呼唤现代化时代精神,也呼唤民族复兴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真正活在大学生的基因里,流淌在大学生的血脉中。“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中,去找回和强化道德约束和慎终追远的定力,去增强我们民族在现代化浪潮中强身壮体的抗体,特别是增强在各种物质诱惑中的免疫机能。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可以使之变成大学生内心的源泉动力,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五)以实践教育为载体,强化高校大学生情感体验教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不能单靠书本知识的教育,更多的是引导大学生躬身践行中实现知行合一。新加坡在实现大学生国家认同过程中,特别重视实践育人,凭借大学生共同组织活动以及媒介传播活动增强“我是新加坡人”认同观。因此,高校仍需更多丰富大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日常的奏国歌、升降国旗仪式,课外的参观历史军事博物馆、游览祖国名胜古迹、勿忘国耻的历史回顾等活动以及多样化的大学生科技文化类竞赛活动,让各民族大学生进一步深入体会头脑中的理论知识。此外,高校大学生作为高等知识分子群体,学校时刻关怀呵护大学生,带领大学生走向基层,在实地调研过程中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并且提高应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加大高校大学生的求学费用、就业、心理健康等一系列方面的帮助,让大学生群体从心灵深处感知国家社会对他们的实惠支持,从而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加深对祖国的依恋,加强对国家的认同,积极主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陈茂荣.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学术界,2011,(04).
[2]马丽卿.论异质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2,(02).
[3]鲁虎.新加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
[4]乔文华.新加坡国家认同的构建及其与现代化关系[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9,23.
[5]吴玉军.新加坡青少年国家认同教育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07).
[6]霍利婷,黄河清.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和谐教育—新加坡“教育合作伙伴”概念引介[J].外国教育研究,2008,(12).
[7]刘伟.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元文化教育与国家认同[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18.
[8]M.Lee Manning and Leroy G.Baruth.Multicultural Education of Children and[M].Allyn and Bacon,2000.
[9]万明钢.论公民教育[J].教育研究,2003,(09):40.
[10]评论员.重视家庭建设,夯实国家发展重要基石[N].中国妇女报,2015-2-27.
[11]叶小文.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N].中国青年报, 2014-3-1.
费磊,男,黑龙江黑河人,大连民族大学行政管理系学生,研究方向:政治学;
范凯波,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大连民族大学行政管理系学生,研究方向:电子政务;
李兆鹏,山东潍坊人,大连民族大学行政管理系学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张利国,男,河北张北人,大连民族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法学、教育学。
D64
A
1008-4428(2015)07-74-04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G20141202600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1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