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婷婷,丁成际
论民族融合及其当代价值
汪婷婷,丁成际
民族融合作为民族关系发展的最高境界,在学理界一直备受关注,研究著述颇丰。相关学者关于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存在与否的观点不一,相关概念使用模糊,例如:民族同化。民族融合作为“结果论”的同时也被理解为“过程说”。作为一种过程,民族融合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存在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民族同化作为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对民族融合的发展意义重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发展关乎到每个人,民族融合在当代不仅能够凝聚人心,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而且能够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助力。
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当代价值
在当代民族冲突与纷争不断的情形之下,如何进行民族融合进而促进民族团结意义重大。习近平主席在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上讲话时提到:“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只有不断民族融合,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和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做到民族真正的团结。”何为民族融合?如何进行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当代价值有何意义?这是我们必须要弄清的三个主要问题。
关于民族融合的内涵讨论由来已久。综合来看,民族融合的内涵有三点:第一点是指在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中,世界一切民族彼此之间失去民族差别和特征,全世界融合在一起成为全新的共同体,民族最终消失。“在未来共产主义制度下……形成一个新的人类共同体,民族融合的结果就是民族消亡。”第二点是指两个或几个民族经过长时间的经济文化交融,彼此借鉴吸收而最终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新的民族。“随着统一的世界社会主义经济的逐渐形成……可能首先形成几个各自包括一批民族的融合中心,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完成最后的融合,民族最终消亡。”第三点认为民族融合属于历史范畴,是指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民族差别逐渐消失并走向融合的过程。
在我国学理界中,关于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民族融合问题的相关研究著述颇丰,各种观点呈百家争鸣的态势。目前学术界和理论界的代表观点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在我国的历史进程中不存在民族融合,所谓的民族融合实则为民族同化。二十世纪中期,翦伯赞发文认为:阶级社会中出现的是民族同化而不是融合。李维汉指出:民族差别的消失是未来的事即要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因此,民族融合是未来式。金炳镐也发文称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实则是同化。认同第一种观点的还有李珍、吕振羽、章鲁等一批学者。这些学者均立足于经典作家关于民族融合的阐述,认为民族融合是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的事,中国历史上没有民族融合。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我国历史中存在民族融合,民族同化是其具体表现形式。我国学理界认为自然同化和强制同化是民族同化的具体分类。大部分观点认为自然同化是民族融合的一种具体表现,而强制同化归属民族同化的范畴。然而,无论何种民族同化实则都是民族融合的表现形式。例如,范生姣和周祥表示民族融合虽表现形式不一,但一直融入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著名学者孙进己通过阐述中国历史上的四次民族大融合:第一次为春秋战国到秦的统一六国、第二次为两汉魏晋到隋唐、第三次是从辽金宋元到明朝、第四次为清朝至今,从经济、文化习俗、语言等方面论证中华各民族间千百年来通过不断地交融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各民族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的相互吸引下自觉走向民族融合。
第三种观点认为民族融合是“过程论”和“结果说”的辩证统一。作为结果意义上的民族融合即指民族的最终消亡,是要到共产主义之后才能实现。恩格斯指出:“按照公有制原则结合起来的各个民族的民族特点,由于这种结合而必然融合在一起,从而也就自行消亡。”即认为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进程,要在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中才能实现,以民族消亡作为完成的标志。作为过程意义上的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的发展引发局部的、阶段性的质变,量变和质变经过不断的积累而发展为最终意义上的质变即共产主义下的民族融合。例如:孙进己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民族融合是最终的融合,是世界一切民族的融合,是民族间差异的消失,这种以消亡为标志的民族融合无法用来否定历史上的民族的融合。莫岳云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融合理论的当代思考》一文中认为民族融合既是对等的两个民族通过长期共同性的增长融合成新民族又是指在共产主义社会,民族差异消失,形成无界限的人类整体。
民族融合作为漫长的进程,其实现方式有很多。笔者在这里重点阐述目前民族融合的三种主要方式:民族结合、民族同化和民族一体化。
民族结合是指两个或几个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较为相近的民族自发地结合在一起,携手并进。各民族之间由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自发地走向联合,而其中经济文化相近的民族由于对彼此文化的认同感较大,则会较先走向结合。中国历史上回民族等的形成都是民族结合的具体表现。民族结合通常属于民族融合的初级阶段,一般形成的时间比较漫长,例如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
民族同化是指两个以上民族的相互交融而彼此失去一部分特性并共生出一些新特点。民族同化是自然同化和强制同化的辩证统一。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间由于经济文化上的需要而逐渐自主走向的融合,如民族的大迁徙等。强制同化是指通过武力战争等外力作用迫使某些民族融合在一起。有学者认为自然同化等同于融合,而强制同化则是民族同化的代名词。然而,强制同化究其本质依然是取决于各民族的经济基础。对于作为结果意义上的民族融合,无论何种同化都是其实现的方式。
民族一体化是各民族之间由于往来不断密切而逐渐融为一体。不同于民族同化的程度,通常民族一体化中能够保留较多的被融入民族的特点。例如,我国少数民族的地域分布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五左右,但是很多少数民族依然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穿戴本民族的服饰。而民族同化能够带入的特色则较少。例如,由于年轻一代接受新思维、新观念的能力较强,在我国的大学生中来自少数民族的学生生活习惯大多与汉族学生无异。
民族结合、民族同化和民族一体化作为实现民族融合的不同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并不是依次发生的,通常是交互作用共同推进民族融合的进程,在三种主要融合方式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融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民族融合的发展。
面对当今多元化与多极化的大背景,我们要主张民族融合,反对民族分裂。民族融合在当代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首先,有利于我国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往,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实质是指占主导地位所有制经济关系的本质反映。作为多民族国家,就地域来看,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就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来说,多处于经济文化水平较为落后的地域。我国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不平衡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仍然不高。西方分裂势力由此便借助新媒体等手段对中国进行文化入侵,宣扬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观念。不同程度上的民族融合过程也就是各民族、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不断交往、平等互助和共同繁荣的过程。因此,民族融合的发展为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一方面,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地方得益于引进经济文化较为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专项资金和人才,通过提高资源使用率,调整产业结构,最终实现经济的飞速增长,经济交往的同时带来的是民族的交融。例如,我国历史上的汉族与匈奴的来往中最重要的一个纽带便是经济交往,这也是促使匈奴逐渐汉化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文化发展速度较快,资源较为匮乏。因此,相关大型产业需要与中西部加强合作、共同发展。这无疑推进了不同地区、民族间的经济往来与合作,进而走向融合。另一方面,各民族通过长期的经济上的往来必然逐渐了解并接受彼此的文化,彼此部分合理的文化习俗等通过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特点,增加了各民族之间的共性。正如露丝在她的《文化模式》中介绍道:文化作为人们的共有观念和准则,真正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各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念和准则,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共同传承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又在融合的基础上增加对彼此的了解,共性不断增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理解度和认同度也在不断加大。我国各民族通过对本国核心价值观念的坚定和自觉践行,一定程度上能够自觉有效地抵制少数民族分裂势力和西方分裂势力的意识形态入侵图谋。
其次,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在其《共产党宣言》中,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就是所谓的人的全面发展,认为所有人的自由发展的前提便是每个个人的自由发展。在其经济学手稿中,认为未来新社会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更高级的社会形式。这个新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经典作家们关于未来社会的描述:在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以民族的消亡为标志的民族融合最终实现,一切人都将实现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因此,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过程即民族融合的过程。一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又具有主观的能动性。它要求社会交往的普遍发展,进而普遍的个人的产生,引导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造成一种不断融合的局面。另一方面,民族融合的过程带来的是多样性文化的交融,从而文明相互碰撞交融的过程,也是汲取各种文明的优势,并从中产生融合之后的新的、更适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为人的个性的自由解放和综合发展提供更适宜的环境与条件。各民族之间通过不断地交融,从而渐渐由平等互助转向和谐共生的一种发展状态中,最终将融合在一起。
因此,在当代民族之间的融合具有推进互动往来,促进民族关系的发展,缓和民族矛盾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强各民族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践行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
[1]斯大林.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斯大林论民族问题[C].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9-380.
[3]翦伯赞.关于处理中国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9,1(2).
[4]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范生姣.关于阶级社会里是否存在民族融合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3,(04).
[6]周祥.浅谈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J].滁州学院学报,2008,(0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9-380.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3卷[M].649.
汪婷婷,女,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丁成际,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博士后。
C956
A
1008-4428(2015)08-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