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文献传递声明》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意味着什么

2014-12-30 11:00査珊珊陆志民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査珊珊+陆志民

关键词:《STM文献传递声明》;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

摘要:文章解释了国际科技医药出版商联盟发布的《STM文献传递声明》的五条指导原则的内容,阐明了这些内容对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未来的应对措施,并给予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4)11-0026-03

收稿日期:2014-11-04

作者简介:查珊珊(1963-),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陆志民(1964-),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项目“上海市崇明岛承载力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30670315。随着网络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日益更新,馆际互借服务作为图书馆对外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成为了各图书馆间资源共享的纽带与桥梁,在发展中的中国各高校图书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馆际互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各图书馆工作的关注热点。然而,有关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所引发的版权问题在国际上一直都备受重视,虽然我国法律目前还没明确的规定,但著作权法对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中涉及的作品复制等问题已有了严格的限制,特别是国际科技医药出版商联盟(STM)2011年发布了《STM文献传递声明》,再次细化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合理使用版权的问题。《STM文献传递声明》的实施将大幅增加馆际互借双方的成本,致使一些图书馆放弃或缩减这项服务。同时,出版商推出的PPV( Pay Per View) 服务将在文献传递中占有一定的位置,馆际互借现有格局将被改变,作为文献传递主力的高校图书馆,是这次受害的重灾区。怎样解决好这些问题,如何探讨出新的对策,成为未来立法机构和图书馆界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界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1 什么是国际科技医药出版商联盟(STM)

STM 是行业内著名的科技专业出版商同业工会,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医学(Medicine)出版的简称。它是一个全球性的联盟组织,垄断了30多个国家的200多家出版商。其出版全球66%的期刊文献,著名的Elsevier、Thomson和KluwerSpringer 出版公司就是其中的主要成员。STM每年还出版数万种专著和工具书,它的主业务也涉及协助出版商和作者推广其科研成果,帮助出版商在数字化环境下提升传播、存储和获取能力,维护其出版商的版权权益等方面。近几年,随着数字出版业的蓬勃发展,这个联盟在逐步壮大。其会员已经扩展到学会以及大学出版社、私人出版社等各种出版行业。其行业特点是特别注重学术期刊的出版,有着极强的影响力。STM不但关系到研究型图书馆主要馆藏资源的来源,而且其每一个决定都对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和服务影响深远。

2 《STM文献传递声明》主要内容——五项原则

STM代表一些重要出版商,如Elsevier, Wiley, Springer等,在2014年6月8日发表了一份声明,提出了五项原则,用以限制和指导各图书馆和文献提供机构的文献传递工作。这五项原则如下:①原则一,版权豁免要遵守三步实验法。②原则二,协议优先。③原则三,出版商参与文献传递。④原则四,尽职调查。⑤原则五,将传递的文献打印出来给读者。笔者对其内容的理解有以下五点:①版权豁免要遵守三步实验法。《伯尔尼公约》中的三步实验法是任何版权豁免行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尤其是在传递单独的期刊论文时,只有在几种受限情形和得到出版商许可的情况下才认为是正当的。②为了明确法律权责,在国际文献传递时,图书馆应该与出版商协商自愿许可。③将数字资源直接传递到最终用户,最好由著作权人协调支配。④图书馆只能为在馆读者提供现场打印来传递文献。⑤图书馆应该“严格审查”,确保任何传递都是“私人使用,而非商业化使用”。

3分析

3.1《伯尔尼公约》环境下的版权豁免“三步实验法”限制和影响馆际互借服务的质量

《伯尔尼公约》著作权保护国际条约是1886年9月9日在瑞士伯尔尼起草的,所以简称《伯尔尼公约》。直到1992年10月15日,中国才成为其成员国。现已有167个国家加入进来。“三步检验法”来源于《伯尔尼公约》第9条第2款,在著作权及有关限制方面享有类似“圣经”般的地位。“三步检验法”迄今为止已经成为各协议国法著作权与有关权限制制度必须遵循的一个普遍原则。“三步检验法”就是:①应该对限制条款的特定目的进行审查。如果这个限制条款不符合《伯尔尼公约》所规定的公共利益目的,限制条款就根本不允许其存在。②衡量限制条款是否与作品的正常利用相冲突。例如法院办案时复制了三份作品就不与作品的正常利用相冲突,因而其作为限制条款就符合要求,这时应在特定目的指导下同时审查现实影响与潜在影响,衡量的标准应为特定目的的标准与非经济竞争标准的结合。③衡量限制条款是否不合理地损害了权利持有人的合法利益。它的含义应该是,在满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相关使用以不造成权利人现实的或潜在的巨大经济或实用价值损失为限。上述三条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称之为合理使用。“三步检验法”这样制定,有利于缔约国统一合理使用标准,减少国家间的著作权纠纷。

根据版权豁免要遵循的“三步实验法”,STM在这一原则中做了如下的解释:区域性缺失的情况仍然存在。例如某一区域产生的文献,还没有准备好在这一地区开发市场,对这类个案给于版权豁免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反复考证其是否损伤或破坏了现有市场。

査珊珊,陆志民:《STM文献传递声明》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意味着什么*査珊珊,陆志民:《STM文献传递声明》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意味着什么*现实中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往往发生在出版商成熟的区域,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行为是基于图书馆经费紧缺,无能力订购某些文献的情况。这与STM的声明是相悖的,STM的声明恰恰忽略了这方面。这一原则的实施势必扰乱现行的馆际互借运行机制,文献传递是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不可缺失的一项业务。借STM的新的监督体系,一些国际出版商利用他们的垄断地位,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顾发展中国家用户获取科技信息的权益,也不考虑其经济现实,肆意攫取暴利。一些国际出版商还经常会监督新的版权动向及版权豁免,监督文献传递(非返还型馆际互借)的进展。这意味着集中提供的非返还型馆际互借有可能是出版商监视的目标,文献的提供数量、时效性和用户端的数量均可能成为开展文献传递工作的影响因素,最终将导致馆际互借服务质量的下降。长此以往,将阻碍知识的传播,破坏可持续的科技期刊市场,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科技的发展。endprint

3.2协议优先——提高了高校资源共享的成本

国际社会的立法及司法实践表明,在数字版权制度得到建立和发展的同时,图书馆资源共享建设并没有找到个切实可行的出路。相反,许多与资源共享的有关案例显示出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化进程似乎处于“守法”与“违法”难以平衡的状态中。《STM 文献传递声明》原则二——“协议优先”再次促使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感受到法律巨大的影响和沉重的压力。

原则二认为,不同的地区和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会产生多种相互矛盾的法律。为了规避不同法律版本带来的麻烦,不同区域和境内外文献传递应该直接与出版商或出版商代表仔细商讨签署协议。数据库订购协议是馆际互借服务的首要法律依据,是协议的重要内容,应该仔细商讨并写入馆际互借条款,使电子全文数据库特别是外文全文数据库的馆际互借条款有法可依。对于不合理的馆际互借限制条款,图书馆要学会拒绝接受,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在签署外文电子全文数据库时。《美国著作权法典》第108条款赋予了图书馆进行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权利,所以STM限制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行为没有法律依据。图书馆要对其馆际互借条款有着足够的重视和审慎,并在签署前与出版商进行协商,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利用合同,扩展自己的权利。

3.3出版商参与文献传递——提高了单篇文献服务的成本

原则三指出,为了明确法律权责,国际文献传递时,图书馆应该与出版商协商,自愿许可将数字资源直接传递给最终用户,最好由著作权人协调支配,图书馆只能通过为在馆读者提供现场打印来传递文献。这就是说,要改变现有的文献提供方式,最好是由出版商或其代理人直接提供单篇文献的服务,这样出版商或其代理人可直接管理和服务读者。STM出版商近来的业务发展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文献传递模式是版权问题的所在,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模式主要分为营利和非营利两种。现在,我国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及地方与其他高校图书馆联盟机构基本都是非营利的模式,体现了服务的公益性。CALLS管理中心,即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于2006年3月召开了第二届高校馆际互借协调组工作会。会上在第九部分中增加了馆际互借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条款,并第一次就文献传递的数量进行了量化的规定。这项规定表明了我国高校在馆际互借工作方面的法律意识已日渐完善,为进一步规范馆际互借工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量化指标。鉴于STM的声明,研究图书馆协会(ARL)重申了著作权法优先的意愿,其特遣小组还出版了相应报告。报告指出,国内研究型图书馆从事国际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向一些国外图书馆传递版权作品的行为是符合法律的。因此,ARL通知成员馆只需遵守美国著作权法第108条款的规定,不必理睬出版商的许可协议,108条款已为国际馆际互借的复制和传递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出版商参与文献传递服务并提供PPV服务,发展了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使文献服务有了不同的选择。但与此同时,用户就不被允许从图书馆获取资源,而只能从他们手中购买。如果价格低廉,读者还可以接受,但出版商提供的每篇文献的价格均在40~120美元之间,如此高的价格使读者望而却步。当出版商处于垄断地位,图书馆将失去选择的余地,最终将危及图书馆的文献保障能力。

3.4尽职调查——扰乱了馆际互借服务的秩序

尽职调查是说:商业目的和非商业目的文献传递在日常的馆际互借服务中总是难以区别,用于个人商业目的文献传递服务必须与出版商或他们的授权代表协商,所以要通过调查来确认读者文献的性质。图书馆应该通过随机取样调查履行尽职调查的责任。

研究图书馆协会官员认为,STM人员一直把商业性文献服务和非营利图书馆文献服务混为一谈,忽略了图书馆非商业性服务的性质,非营利性图书馆服务是受到法律承认的。STM要求的“严格审查”使得图书馆员处于一个不安的服务环境,他们不得不去调查用户是否出于私人并非商业性使用馆际互借的作品。将审查职责转移到图书馆身上的做法不可取,不利于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服务。

3.5将传递的文献打印出来给读者——牺牲了文献传递的时效性

将传递的文献打印出来给读者原因是担心读者上传到网上,引起版权纠纷。这意味着在满足读者使用科技文献和版权著作的正常出售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STM这一原则的解释,暗含着牺牲馆际互借的时效性来提升出版商文献销售竞争力的意思。读者必须到图书馆来取纸质文献,意味着数字化时代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的倒退。要想解决目前的困境,要么图书馆需要寻找新的技术途径完成电子文献的保留,要么出版商须做出让步。

4建议

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对于高校学术发展与科学研究具有非凡意义。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知识产权应该沿着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轨迹走向有序化和合理化。但是在科技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今天,要求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与发达国家保持一致,未免太过苛刻,将大大阻碍其生产力的提高,同时也是对其利益的一种侵害。《STM文献传递声明》引发了有关国际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争论,从而一场版权利益的争夺在研究型图书馆和学术出版商协会间已不可避免。

纵观STM近几年对各国馆际互借的干预,也不乏成功的案例。STM成功干预了英国文献传递服务,2011和2012年英国和法国先后宣布其提供的文献需追加版权费。德语系国家图书馆联盟(Subito)在2008年开始逐步停止了文献传递跨境的多项业务,其电子传递则要承受额外的版权费用。

上述机构的服务大都面向高校和科研机构等非盈利性组织,文献传递过程符合通常的馆际互借要求,也符合“合理使用”的原则,但是并没有因此得到版权费的全部豁免。这给高校图书馆一个重要提示,文献传递的规模是关键所在。STM认为这种规模已经影响了其会员出版物的正常营销,损害了出版商的利益。

STM在全球推行其文献传递政策势在必行,我国图书馆界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应该对其引起足够重视,并站在我国战略高度上看待这个问题,做到以下几点:①合理布局我国和本地区的资源建设规模。②购买资源时,在协商许可协议时要积极保留图书馆馆际互借的权利,或规定协议不能限制著作权法的例外条款的运用。图书馆还要履行其服务使命,充分注意馆际互借条款。当馆际互借条款中出现有关传递区域范围、传递数量、传递方式等限制时,要提高警惕,避免馆际互借服务画地为牢。③健全图书馆内部的制度建设,完善图书馆版权的流程服务。从而使出版商无空可钻,尽可能地保护图书馆传统馆际互借服务比例,提高其服务的效率,缩短文献传递单篇订购服务的时效差。此外,图书馆还要尽可能地回避PPV服务发展,避免使传统文献传递受到挤压。出版商的随意定价不但提高了单篇文献订购服务价格,也使图书馆没有了选择的余地。这样,出版商的PPV服务将逐步处于垄断地位,最终危及图书馆的文献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STM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al Scientsifit.Technical & Medical publications [EB/OL].[2012-05-29].http://STM.assoc.org/.

[2]STM Statement on Dcumemt Delivery[EB/OL].[2012-05-29].http://www.stm-assoc.org/industry-new/stm-statemet-om-documemt-deliver/.

[3]孙维莲,邵敏,王伟.电子全文数据库订购协议中的馆际互借条款的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6):88-91.

[4]孙维莲,曾丽军.《STM文献传递声明》及其对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的影响[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1):118-122.

[5]刁羽.关于地方高校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版权探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3):23-25.

[6]张江华,柳晓春.图书馆与版权合理使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3):7-8.

[7]金晓祥,张惠芳.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侵权风险规避[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29-133.

(编校:严真)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中文电子书馆配市场发展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