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兵
摘 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时代的主潮流。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基本内容之一,反映了共产党为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体现了时代发展方向。认真梳理民主概念的起源,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主的重要论述,对于准确把握社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内涵,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
关键词:民主;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5-0052-03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之一,反映出“民主”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意义。新形势下,正确理解民主的内涵,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民主”概念的起源
“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文demokraia,由Demos(意为“人民”)和Kratia(意为“权力”或“统治”)组成,其原意是指“人民的统治”或“多数人的统治”。其基本含义就是“人民权力”或“人民统治、治理”。一般认为,民主起始于古希腊雅典的克里斯提尼时代。当时的雅典是古希腊奴隶主民主制国家的典型,国家政权由城市平民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工商业奴隶主所掌握。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首次使用这一概念,是用来概述希腊城邦一种政治实践,即城邦事务是公民大会通过直接讨论和投票表决的方式来做出最后裁决,这种方式既不同于某一君主的独裁统治,也不同于少数贵族的寡头统治。因此,“民主”被认为是许多可能的政府形式之一,在这种政府形式中,权力不是属于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而是属于每一个人,或者说属于大多数人。可见,雅典的民主是一种公民自治的体制。这种民主在促进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方面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也应该明确,就其本质而言,它只不过是奴隶主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其根本目的在于保持和巩固奴隶制度。
继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民主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当时的资产阶级还比较软弱,他们提倡“人权”,反对“神权”,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向天主教会、封建贵族争取平等、争取存在权的愿望。十七、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中,针对封建君权和神权,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等近代意义的民主,即指在一定阶级的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比如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约翰·洛克宣扬社会契约论,认为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法国激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人民主权论”,认为主权属于人民;等等。后随着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民主”作为资产阶级极力标榜的一面旗帜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必须指出,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在历史上曾起过巨大的历史进步作用,但究其实质仍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民主。
在中国,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多方》:“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这里的 “民主”即“民之主”,就是管理人民的君主;是指“作民之主”,并非西方所讲的“人民统治”。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了“以民为本”、“立君为民”的政治理念,主张君主应当代表和服务人民的利益,做民之向导。自清末以来,近代意义的民主一词始传入中国。当前,我国的民主是历史上新的、最高形式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的民主。
总之,民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性质、形式和目的。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主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继承前人宝贵思想,科学扬弃了资产阶级民主内容,形成了自己的民主观。在他们看来,民主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具体的,世界上不存在纯粹的、全民的民主,只有正确把握民主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才能深刻地领会:民主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成果,而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是人类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
首先,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国家形态。马克思曾经在多个层面使用民主这一概念,而在政治层面上的分析和界定是其民主思想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认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提出了“民主政体”的概念。列宁明确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1]同时,马克思又指出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民主发展的最终指向是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的民主。只有真正的民主制度才是最好的国家形式,是国家形式的最终归宿。在这一点上恩格斯与马克思是相同的,恩格斯把民主共和国定义为“国家的最高形式”。就是说,民主制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最后必经环节,在真正的民主制中一切权力归于人民,国家就消亡了。
其次,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在反对封建等级特权和贵族专制统治的过程中,马克思指出了“民主的”就是“人民当权的”。[2]他认为,“民主制独有的特点,就是国家制度无论如何只是人民定在的环节”,“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3]这就是说,不是神,也不是君主贵族,只有人民才是真正体现自身意志的新的国家制度的建立者、国家的权力主体。与资产阶级狭隘的民主观不同,马克思认为包括民主、国家制度等在内的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范畴均来自于实践活动这一本体,实践的主体是最为广大的、现实的人,他们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应当是国家权力的真正主体。因此,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人类历史上更高类型的民主,其实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列宁指出,苏维埃民主应是使全体居民真正平等地、真正普遍地参与一切国家事务。[4]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实际创立的人民民主理论,就是指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享有民主。这都与马克思的思想一脉相承。
其次,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对于民主与社会主义关系的问题,经典作家也作了较多论述,列宁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5]的著名论断他认为,无产阶级如果不通过争取民主的斗争为社会主义革命做好准备,它就不能实现这个革命;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并且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就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公有制的经济基础而言,内在地要求政治上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民主也由此构成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要素。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当前中国,“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内涵,更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项内容在内的有机整体,缺少民主的“现代化”建设,既不是社会主义的,也不是现代化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邓小平进一步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6]。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
民主虽然是源自于西方的概念,但并不是西方的专利,社会主义也有民主。当代中国,民主既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又立足于解决中国现实的问题,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所在;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在政治上的反映,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民主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价值追求。可见,把民主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既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社会主义本质需求,更有利于保障人民权益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顺人心、合民意的明智之举。
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指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它是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高层次的民主,既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又着眼于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等思想的诉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世界性等特点。一方面,受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主的发展无法超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因此,这里的“民主”不同于马克思所讲的“真正的民主”[7];但是,这一“民主”也根本不同于西方民主,对于“民”与“主”的不同理解是中西方民主的本质差异,我们的民主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西方民主在本质上是“资本”的民主,是资产阶级专政。核心价值观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在国家层面意义上提出的,与其甩价值观念形成了有机整体,其内涵也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在国家层面上,“民主”是指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价值诉求,符合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要求和根本准则。当前“民主”虽然无法马上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而达到“真正的民主”[8],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科学内涵。离开了这一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就变了质,与西方民主没有了差别,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也无法体现。实践中,必须以“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统领民主价值的其他内涵,以此引领“民主”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良好愿望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
其次,在社会层面上,“民主”是指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国家与社会是不可分的,注重民主在社会层面上的意义建构,是正确理解民主内涵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处在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问题凸显、矛盾加剧的特殊时期,利益的复杂多变化、人的思想观念多元化、社会两极分化趋势扩大化等等,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民主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协商功能,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生活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各类民间组织协同作用,畅通沟通渠道,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社会民主有机结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广阔的社会基础。
再次,在个人层面上,“民主”是指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理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实践的主体。“民主”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人”。历史上民主制度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地方,人们参与政治管理、社会生活的热情和能力也相对较高。古雅典人就把公民参与城邦管理当作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在古代中国,由于封建等级制度对人造成的思想和生活上的束缚,民主本义就变成了“民的主”、“作民之主”。可见,把 “民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理念”作为公民个人层面上的价值内涵,符合民主发展的理论要求和实践要求。有利于人们遵循民主的原则,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动“民主”发展。
“民主”以其丰富的价值内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内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家层面意义上,富强是民主的经济基础,民主为富强、文明、和谐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它们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同时,它又与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价值观互为前提、共同存在,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大到国家建设、社会文明,小到公民个体的生活方式、行为选择,民主无一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民主”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当前我国“民主”虽然是人类历史上较高层次的民主,但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针对这一现象,任何急功近利和停滞不前的做法都只能是一种倒退。只有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持自信的态度,既不西化,也不保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才能凝人心聚人气,真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3][7][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0-58.
[4] 列宁全集(第二十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
[5] 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2.
[6]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1.
[责任编辑:庞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