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雪梅
(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福建 福州 350002)
国内学术期刊质量监管的博弈分析
——基于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博弈
石雪梅
(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福建 福州 350002)
通过阐述保证学术期刊质量的因素以及期刊质量监管的途径,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保证学术期刊的质量上,还是在对期刊质量的监管上,编辑与作者都是其中最基本的因素。由此,借助博弈理论,构建一个基于编辑和作者间的博弈来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监管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编辑对当前屡禁不止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是提升学术期刊质量的强有力手段之一。
学术期刊;质量监管;编辑;作者;学术不端
学术期刊是展示我国科研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的学术刊物更是能获得前沿的学术成果。因为同一篇论文,发表在影响力不同的期刊上,它所产生的影响力也是不同的。近年来,国内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不断受到质疑,国内作者为使自己的学术成果获得更大的影响力,更愿意将承载了最新科研成果的学术论文转投国外期刊,使得国内学术期刊刊发的高水平论文数有所降低,学术期刊的整体质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保证学术期刊的质量,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则是期刊编辑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般来说,期刊的学术质量主要是通过刊发的论文质量来体现的。学术期刊的质量并不会只因一篇高质量的作品就得到提升,而是需要长期、稳定的、高质量的稿源支撑的。因此,要保证论文的质量,则需要编辑和作者的长期共同努力。
1.编辑的初审能力
如何在大量的来稿中,挑选出选题新颖、论证翔实、读者可能感兴趣的优秀稿件,则是对编辑素质的考验。首先,编辑要立足于本刊的办刊宗旨、栏目特性等,将不适合在本刊刊发的稿件直接退稿,建议作者改投他刊。其次,利用期刊网对基本符合本刊要求的稿件进行筛选,如将题名、主题、关键词、作者等检索,对其中选题陈旧、内容过时、一稿多投的稿件作退稿处理。再次,责任编辑对即将送同行专家审阅的稿件还应进行学术不端的检测,因为同行专家不可能在没有检测工具的情况下,发现稿件的抄袭、剽窃等问题。如果等到送审环节过后才检测出学术不端行为,无论是对专家审阅工作,还是对编辑自身工作来说,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编辑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管,笔者将在下文作具体的博弈模型分析。
2.编辑对同行审稿专家的遴选
由于稿件内容涉及的学科门类较多,且有一些是交叉学科,专业性很强,编辑不可能对各门各科都精通,因此,为保证稿件的学术质量,就必须有强大的专家审稿队伍。如何遴选同行专家审阅稿件,也成为编辑的日常工作重点。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查找各学科的顶尖学者,缩短审稿时间,提高审稿效率等,都不是编辑工作的难点。只是对于某些交叉学科的稿件,如何选对专家审稿,编辑则要费一番功夫。
学术期刊的质量与论文的质量是相辅相成的,归根结底是由作者提供的高质量论文决定的,论文质量是因,期刊质量是果。只有论文的学术质量高,才能保证期刊的质量,期刊的影响力才会提升。作者要想写出高质量的论文,首先得从选题开始,应该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将前沿的、创新的、对社会经济、生活等可能产生潜在影响的内容作为论文的选提目标。其次,作者在选题后要找准中心论点,进行创作。切忌主题宽泛,中心论点散乱,篇幅长而杂乱。再次,作者要注重文章的原创性,秉持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坚持学术的公平与正义。[1]
在众多作者中,有的是学科带头人,有的是学界泰斗,有的是国家基金项目持有者,还有的是刚学成回国的海归,这些学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他们的科研成果一般质量较高,一旦在学术刊物上刊发,能引起同行及社会的关注,进而提高刊物的影响力。因此,编辑应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与这些学者保持工作联系,获得他们最新的学术成果并刊发,对于保证刊物的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刊印前的质量监管,主要是由编辑与作者共同完成的。编辑与作者要互相沟通、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才能打造出高质量的学术文章,来保证学术期刊的质量。
1.编辑对稿件质量的监管
对于专家审回的认为有发表价值的稿件,编辑会结合专家意见给出稿件审阅意见书让作者修改,该意见通常会对一篇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专家意见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作者认为专家的某些意见不符合本篇文章,只要提出合理的说明,在不影响稿件质量的前提下,可以不做修改。因为,对文章中的某些观点,有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专家和编辑所见,未必会比作者高明。编辑在与作者的沟通中,要虚怀若谷,互相探讨;不该是将修改意见寄于作者后,高高在上,作者不问,编辑则不理。
编辑对于录用的稿件,要尊重作者的原著权,一般只对注释规范、错别字、文字的口语化、标点符号等错误作直接修改。如果稿件中涉及专业术语及图表、公式等,编辑即使认为作者有误,也应与作者联系,作者确认后才能更改,避免因编辑修改不当而产生的常识性错误,提高刊物的编校质量。另外,由于版面所限,编辑通常会压缩稿件的篇幅,如果删减的字数较多,必须由作者本人删减,以免影响文章的结构及实质性内容。
2.作者对稿件质量的监管
在刊印前的质量监管上,作者是不可缺失的一环。作者根据编辑提供的修改意见,需要对文章进行修改、补充及润色,这个过程有可能是一次或是数次,在此期间,作者更应主动与编辑联系并交换意见。作者对文中的图表、图标、公式及计量方式等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必须反复核对,杜绝差错。即使作者核对无误将电子版发回给编辑后,也应与编辑通过电话再核对一次。因为如果编辑与作者的电脑软件有所不同的话,可能会使稿件在电脑上显示的内容出错。如,作者将修改核对后的电子版发回,文中的公式却变成一堆乱码,这还是编辑可以发现的;但如果是图标的位置发生错误,或是公式的缺漏,一般编辑却是无法发现的。因此,作者在刊印前的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使自己文章的内容更准确、注释更规范、语言文字更通顺,更是成就好文章的重要保障。
刊印后的质量监管,是通过审读来实现的。从审读的主体上划分,主要有编辑部审读、编委会审读、作者审读、忠实读者审读、同类期刊交流审读、期刊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审读等。[2]可见,编辑与作者的审读也还是刊物印后质量监管的主要方式。而且,多种形式的印后质量监管的反馈意见,可以保证刊物在政治、法律与政策、道德、真实性、语言文字等方面不再发生类似的差错。
在不同形式的印后审读中,读者的审读应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术期刊将作者的作品刊出,对于编辑和作者来说,并不代表作品的完成。真正体现作品价值的,应该是广大的读者。只有读者阅读后,认为作品对自己有借鉴作用,才会下载引用,被引频次增加了,作品的影响力自然提高。另外,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对本专业的熟悉,会对作品中出现的专业术语、专有名词、公式模型等更为关注,稍有差错读者就能看出。对于读者善意的提醒、批评,期刊编辑部都应当予以接受,并认真反省,杜绝再次出错。可见,读者的阅读是对学术期刊质量监管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博弈论是指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以达到取胜的目的。[3]一个完整的博弈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博弈的参加者,即博弈过程中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的个人和组织;第二,博弈信息,即博弈者所掌握的对选择策略有帮助的情报资料;第三,博弈方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第四,博弈的次序,即博弈参加者做出策略选择的先后;第五,博弈方的收益,即各博弈方做出决策选择后的所得和所失。[4]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保证学术期刊的质量上,还是在对期刊质量的监管上,编辑与作者都是其中最基本的因素。当前,学术不端行为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因此笔者借助博弈理论,构建一个基于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博弈来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监管的模型,并通过模型加以分析说明编辑在学术不端行为上的监管,对学术期刊质量的影响。
1.博弈的基本要素及假设
我们可以假设学术期刊质量监管的参与人是编辑和作者,双方都明确自己在博弈中所处的形势和收益。策略组合,编辑的策略集合是:对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对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疏于监管;作者的策略集合是: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进行写作,写作中弄虚作假。支付函数,一旦所有的参与人所采取的策略被确定,他们各自就会得到相应的收益。通过博弈结果的比较,对博弈结果进行评判与分析,参与人从博弈中获得的收益和效用水平用支付函数表示,支付函数是所有参与人策略的函数。[5]
为使博弈模型与实际相符,进一步假设:
第一,作者在写作中弄虚作假和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进行写作所得收益分别为e(e>0)和-e。
第二,作者在写作中弄虚作假,被查处i(i>0),此时作者的收益降为e-i。
第三,编辑对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监管需付出的成本为c(c>0),如果编辑疏于监管,则会节约成本c。
第四,如果作者的论文弄虚作假,而编辑对其疏于监管,有两种情况:一是被他人举报,这时编辑被追究责任m(m>0),此时编辑的收益为i+c-m(m>0);二是无人知晓,此时编辑的收益为c,即编辑疏于监管而节约的成本。
第五,如果作者有弄虚作假的行为而编辑没有查出来,造成不良影响,会降低期刊的质量,因此对编辑的处罚力度要足够大,因此,我们假定m-i>0.
第六,在编辑实施检查的情况下发现问题的概率(用f表示)要比不实行检查的情况下通过举报而发现问题的概率(用w表示)大得多,即f-w>0。
2、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根据上面的分析假设,可以得出,对学术期刊质量进行监管的参与方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博弈矩阵
该博弈分析是以实际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假设作者是否进行弄虚作假、编辑是否进行严格监管、编辑在进行监管时是否会发现问题、是否会有人进行举报都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们用字母表示博弈矩阵中各方的得益。[4]通过分析可以知道该博弈不存在占优策略均衡和纯策略的纳什均衡,只存在混合策略均衡。
假设作者进行弄虚作假和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进行写作的概率分别为p和1-p;编辑进行严格监管和疏于监管的概率为q和1-q,编辑严格进行监管时发现问题和未发现问题的概率为f和1-f;编辑疏于监管时有人举报和无人举报的概率为w和1-w。通过以上简单的假设,在表1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公式。
这时编辑的期望收益:
作者的期望收益为:
编辑和作者期望收益最大化的一阶条件是:
于是,可得出该监管博弈的混合策略均衡的纳什均衡为:
即在一定制度安排下,作者以p*的概率选择弄虚作假,而编辑以q*的概率选择严格监督。
从以上博弈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对于作者而言
第一,加大对其弄虚作假的惩罚力度i,因fw>0,作者违规的概率p将降低;反之,则p会增大。所以说,惩罚是一种较有效的监管措施。
第二,当监管成本增大时,编辑会不愿监管,监管的放松必定导致作者弄虚作假的概率上升。
第三,随着期刊网上各种检测工具的诞生,查处作者违规行为的概率也就增大,这时候作者进行弄虚作假的概率也就会降低。
第四,如果增大期刊的透明度,让公众对之施加压力,并且增加对弄虚作假作者的曝光率,也会降低作者弄虚作假的概率。
第五,除了提升编辑的监管能力外,如果对编辑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大对编辑渎职行为的处罚,会提高编辑的监管积极性进而降低作者弄虚作假的概率。
(2)对编辑而言
首先,在编辑对作者有监管作用力的同时,作者的行为对编辑也会有反作用力。当作者通过弄虚作假获得的收益增大时,如作者因为未被发现的学术造假,而获得职称、职务的晋升,那么其违规的概率也会增大,当学术不端行为成为普遍现象时,编辑进行监管的动力必然增大,因为这关系到刊物的学术生命。其次,如果编辑本身的监管行为十分专业,只需付出较低的成本就能实现有效的监管,如使用了检测工具,那么作者就会慑于检测工具的专业性,而降低弄虚作假的比率,在作者的违规率降低的同时,编辑的监管概率也就会随之降低。再次,如果编辑在发现作者有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时,采取的处罚措施极为严厉,如即时联系作者的单位,由其单位进行处理;或将其列入本刊的黑名单,几年内不予录用其稿件等,以至于作者慑于这些措施而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随着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的减少,编辑自然也就会降低监管的概率。
通过以上的编辑与作者间的博弈分析得出,编辑对当前屡禁不止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学术不端行为,也是提升学术期刊质量的强有力手段之一。
[1] 杨 灿.守望学术良知,爱护学术生态——论学术失范语境下高校社科学报的自律与发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6(1):108-110.
[2] 刘清海,张楚明.期刊出版事后审读的定位与审读体系的规范[J].编辑学报,2009,(5):385-387.
[3] 360百科.博弈论[EB/OL].http://baike.so.com/doc/1475870.html.2014-05-06.
[4] 付俊清.企业中个体与群体利益行为机制的博弈模型研究[D].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11-20.
[5] 牟戈红.对资产评估机构监管的博弈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130-132.
The game analysis of domestic academic journal quality supervision Based on game between editors and authors
SHI Xue-mei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s,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Fujian, China)
Through elaborated factor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journals and periodicals quality supervision way, it can be seen that whether in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journals, or in the regulation of journal quality, editors and authors are one of the most basic factors. Thus, with the aid of game theory, build a game between editors and authors based model to monitor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journals, and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l, editor for the current academic misconduct of effective regulation, is one of the powerful mean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cademic journals.
academic journals; quality supervision; editing; author; academic misconduct
G23
A
1673-9272(2014)04-0179-03
2014-04-02
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重点资助项目:“国内期刊编辑学热点问题分析”(编号:2013ZD05)。
石雪梅(1974-),女,福建长乐人,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编辑,法学硕士,研究方向:编辑学、法学。
[本文编校:李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