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森林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研究
——以国家级森林项目为例

2014-12-29 00:48矫丽会屈学书
关键词:名胜区森林公园山西

矫丽会,屈学书

(运城学院 经济管理系,山西 运城 044000)

山西森林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及开发研究
——以国家级森林项目为例

矫丽会,屈学书

(运城学院 经济管理系,山西 运城 044000)

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种类齐全、独具特色,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成为山西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结合山西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森林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分析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并进一步研究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多分布在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区;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森林旅游资源分布相互叠加现象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西森林旅游资源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应进行合理规划和分类,应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和旅游设施等优化开发的途径。

森林旅游资源;森林公园;分布;开发

随着人们旅游消费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需求已出现结构性变化,传统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需要。一些生态条件好、空气质量高、专业知识强的新兴旅游项目不断被人们开发。森林旅游以其多样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我国非常重视森林旅游的发展,2010年和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两次提出支持发展森林旅游。山西80%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素有表里山河的美称。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森林草甸、高山峡谷、悬崖洞穴、流泉飞瀑遍布其中。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植树造林的增加、经济结构的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修复,森林面积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达到了18%,客观上具备发展森林旅游的自然条件。特别是山西提出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路以来,明确了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任务之一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把旅游业打造成重要的支柱产业。山西森林旅游发展迅速,2012年森林旅游人数达到 917 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5亿元。森林旅游的兴起必然引起人们对森林旅游资源的关注,因为森林旅游资源是森林旅游的前提,是促进森林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学者对森林旅游及森林旅游资源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美国学者格雷戈里首先提出了森林旅游的概念。[1]森林旅游(Forest tourism)是指任何形式的到林区(地)从事旅游活动,这些活动不管是直接利用森林还是间接以森林为背景都可称之为森林旅游[2]。国内学者马建章区分了广义和狭义的森林旅游。认为狭义的森林旅游是指人们在业余时间,以森林为背景所进行的各种游憩活动。广义的森林旅游是指在森林中进行的各种活动,任何形式的野外游憩[3]。关于森林旅游资源,吴楚材认为森林旅游资源是以森林资源及森林生态环境资源为主体、其它自然景观为依托、人文景观为陪衬的对旅游者能产生吸引力的各种物质和因素的总和[4]。但新球[5]、陈小琴[6]等也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森林旅游资源的概念。国内对森林旅游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森林旅游资源评价、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森林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山西森林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旅游的总体发展及具体森林公园的建设方面。段张锁[7]分析了山西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杨丕文[8]、杨晓霞[9]探讨了山西森林旅游的发展前景,李瑾[10]对关帝山森林公园的建设进行了思考,范德鑫对恒山国有林区森林经营类型的组织机构进行了研究[11]。翟大彤[12]分析了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及经济评价等等。从现有的文献研究中发现,多数学者是从个体的角度研究所在森林旅游资源地的发展,没有从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的全局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角度较为单一。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以描述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较少。另外,探讨山西森林旅游的多,研究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的少,尤其是完整研究山西森林旅游资源分布特征的文献更少。本文从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的现状入手,对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开发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的途径和建议。

一、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1.种 类齐全,独具特色,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成为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

森林旅游资源是以森林资源及森林生态环境资源为主体、其它自然景观为依托、人文景观为陪衬的对旅游者能产生吸引力的各种物质和因素的总和[14]。根据吴楚材的分类,森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森林自然景观资源、森林生态环境、人文景观资源3大类。

从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的情况看,三大种类齐全,而且独具特色。据原国家林业部对山西森林风景资源的调查评估,全省具有一定品位的森林景观地域150多处,各种自然景观230多处,分布于林区之内的著名人文景观255处[15],这些构成了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的主体和基础。山西森林资源中有2743种野生植物,其中有不少珍稀名贵树种,如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有439种野生动物,其中不乏金钱豹、褐马鸡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些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据专家考证,山西的山、水、林、洞四项综合指标水平在全国各省市中位居前列。名山数量之多,林象之秀在华北地区占首位[16]。经过多年的发展,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为建设主体的森林旅游资源在山西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截止到2012年,山西共有111 处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8 处,省级森林公园37 处,县级城郊森林公园56 处。有46处自然保护区[17],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0处。有40处风景名胜区[2],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4处(见表1)。这些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设立不仅改善了山西的生态环境,而且已经成为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的重要载体,极大地促进了山西旅游业的发展。

表1 山西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数量

2.地 貌类型单一,以山岳型森林资源为主

山西地处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的黄土高原东端,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境内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盆地、台地约占20%,地势起伏明显,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大致形成了东部山地区,中部盆地区和西部山地高原区三大系列。恒山、五台山、系舟山、管涔山、云中山、芦芽山、中条山等山脉横亘东西,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等山脉纵贯南北。山西森林旅游资源多数坐落其中,按照地貌类型,形成了以山岳型为主,其它类型(如湖泊型、冰川型等)相对较少的森林旅游资源类型。山西1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岗、恒山、赵杲观、五台山、管涔山、禹王洞、天龙山、乌金山、方山、关帝山、交城山、龙泉、黄崖洞、太岳山、老顶山、太行峡谷、中条山、五老峰)有13个属于山地型森林公园(见表3-1),与山西地形特征相符。山西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芽山、阳城莽河、庞泉沟、历山、五鹿山、黑茶山)全部坐落于山区之中。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五台山、恒山、黄河壶口瀑布、北武当山、五老峰、碛口)4个属于山岳型风景名胜。

3.有 机地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与其它省份不同,山西森林旅游资源不仅自然景观独具特色,而且人文资源种类繁多,更多地体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从而形成了集人文与自然于一体的独特森林旅游资源。究其原因在于山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博物馆,人文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全国第一,70%以上保存完好的辽、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五岳中的北岳恒山,红色旅游圣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黄崖洞等均在山西。宗教古建文化、晋商民俗文化、黄河根祖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均是山西特有的人文内涵。这些人文资源通过名山、圣地、森林等载体与自然资源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山西18处国家森林公园中,14处包含有寺庙、宫观、古建等人文景观,4处包含知名传说,3处包含革命旧址景观,2处包含石窟艺术景观。(见表3-1)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5处包含寺庙、古建、2处包含知名传说、1处包含革命旧址景观。这些充分说明了山西森林旅游资源分布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

二、山西森林旅游资源分布特征

1.空 间分布不均衡,大致呈“S”形

山西多山的地理条件,客观决定了森林资源依山分布的特征。山西的天然森林主要分布在大的山脉主脊两侧以及河流源头附近的深山区,由南向北形成了暖温带半湿润落叶林带、暖温带半干旱针阔叶林带和温带半干旱草原稀疏林带[18]。受森林资源分布的影响,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相应地分布在这些森林资源密集的山脊两侧和深山之中,空间分布不均衡。以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森林项目的分布为例,晋北、晋中、晋东南森林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集中,而晋南则较为分散。具体到山西的11个地区表现为,忻州、吕梁、长治三个地区分布密集,这三个地区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到全省总数的一半以上,朔州和阳泉两个地区没有分布,其余地区分布分散,空间分布大致呈“S”形(见图1)。

2.森 林旅游资源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

旅游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同外界交通往来的通畅和便利程度。山西森林旅游资源虽然景色优美,但大多数地处山区,分布于高山峡谷之间,通往各森林旅游资源景区的道路多为崎岖的盘山公路,急弯陡坡,弯多路窄,交通不便。由于没有旅游专用道路,客货车共用,加剧了道路的拥堵,影响了游客的进入。山西1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中有10处地处郊野山区,远离城市,多数受到交通不便的影响(见表2)。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6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部坐落于山区之中,山路崎岖。另外不少森林旅游景区基本还处于原始未开发状态,缺乏良好的交通设施、通讯条件和保证游客安全的旅游辅助设施,使游客在景区内的活动受到很大限制。游客进不去,散不开,出不来,导致景区的可进入性差,影响到森林旅游资源景区的发展。

图1 山西省国家级森林项目分布

表2 山西国家级森林公园类型及包含人文景观

3.森 林旅游资源多分布在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区

山西森林旅游资源多分布在山区,这些地区受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多数还是贫困地区。2009年,山西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1522元人民币。从山西省国家级森林公园所处的34个县(市)看,只有8个县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山西省的平均数,其余26个县都低于这个数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处的12个县(市)中,只有2个县超过了山西省的平均数,其余10个县均低于这个值。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所处的在6个县(市)中,没有一个县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山西省的平均数。另外山西省国家级森林公园所处的34个县(市)中,有10个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处的12个县(市)中,有6个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比例达50%,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所处的6个县(市)中,有5个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比例更是高达83%。山西森林旅游资源分布的区域将近一半处于国家集中连片贫困的吕梁山区和太行山区。这些区域不仅贫困,还是我国典型的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土壤结构疏松,植被覆盖度低,容易受风蚀、水蚀和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19]。因为贫困,一些地方私自盗伐林木现象严重,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4.森 林旅游资源分布相互叠加现象明显

在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的分布中,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相互叠加现象较为明显。如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有3个既属于国家自然保护区又属于国家森林公园。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也有3个既属于国家风景名胜区又属于国家森林公园。这种森林旅游资源相互叠加的现象一方面说明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形成了多种旅游资源较为集中的富集区,既符合森林公园的要求,也满足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森林旅游资源管理权属的相互交叉问题。因为我国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尽管都属于森林旅游资源,但却归属林业厅、环保厅、住建厅、旅游局等不同部门的管理。森林旅游资源的相互叠加必然带来管理权属的相互交叉问题,多头管理会带来管理的低效率。

三、山西森林旅游资源优化开发途径

1.在 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推进可持续森林旅游发展

山西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建立在森林资源良好保护的基础上。山西森林覆盖率虽然较以前有较大提高,达到了18%,但和周边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12年森林覆盖率,陕西为41.42%,河南22.68%,河北26%,内蒙20%)。也远低于全国20.36%的平均数。森林资源建设还任重道远。众所周知,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调节空气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资源虽可再生,但森林植被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周期。因此现有的森林资源就显得尤其珍贵,对一个森林旅游景区来说更是如此。试想,张家界、九寨沟等景区如果森林植被受到破坏,景区的生命力何在?山西作为一个森林覆盖率较低的省份,森林生态环境本身比较脆弱,而且森林旅游资源多分布在贫困区和生态脆弱区,因此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就必须加强保护,在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一定要在不破坏当地生态和资源的前提下,制定合理规划,进行适度开发。必要时可采取限时、限游等措施进行调节。对于特别珍稀或特别脆弱的森林生态,宁可不进行旅游开发,也要加强保护,不能让这些宝贵资源毁灭在我们这一代手中。

同时在开发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护,维持生态环境的良好运行。对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从景区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一是要加强森林防护意识,加大森林巡查力度,防止各类森林火灾、森林虫害、乱砍滥伐等事故的发生。二是要大力推行低碳旅游,在森林景区内积极推动电瓶车、山地自行车等无污染代步交通工具的使用,对景区垃圾进行分类处理,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一是要自觉遵守森林景区的各项规定,如不带火种上山,景区内杜绝吸烟等。二是要切实提高自身文明素质,减少乱扔垃圾、攀枝折木、乱刻乱画、随地便溺等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从而形成“保护—开发—再保护”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

2.进 行合理规划和分类,然后确定开发程度

针对山西省森林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在森林旅游开发中必须加强总体规划和合理布局,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尽量减少由于森林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带来的游客潮汐式流动问题。近年来,山西通过政府规划、政策引导、世行贷款等措施积极实施各种林业项目,使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得到大幅提高。尤其是在每个县城周边建设的城郊森林公园,客观上缓解了森林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平衡,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森林旅游需求,同时也减轻了其它森林旅游资源景区的压力。

作为山西森林旅游资源重要载体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在设置之初并不是完全搞旅游开发,都包含着更重要的森林保护、森林生态、森林科研、森林文化、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功能,旅游开发只是诸多森林功能中的一部分。在这些区域内搞旅游开发必须对森林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分类,然后确定哪些不能开发,哪些可以开发,开发程度有多大。比如,按照山西省《关于加快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的意见》规定,城郊森林公园是供人们亲近自然、休闲健身和活动的场所,城郊森林公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20]。那么就适合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旅游开发,开展森林生态、运动休闲、科普教育等旅游功能。而郊野型森林公园承担着更重要的森林生态、保护、科研等功能,就不适合大规模旅游开发。自然保护区由于本身划分了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圈层,在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中,更要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将旅游活动限定在实验区的范围内,核心区和缓冲区是不能进行旅游开发的。

3.完 善公共交通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森林旅游收入

山西森林旅游近年来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逐年增长(见表3,图2),但森林旅游人数占全省旅游总人数百分比和森林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收入百分比并没有同步增加,一些年份甚至有波段下降的趋势。(见表3,图4)。

表3 山西森林旅游接待人数与门票收入

图2 2006-2012年山西森林旅游人数和门票收入

图3 2006-2012年山西森林旅游人数和门票收入所占比重

结合图2和图3进行分析,一方面说明山西森林旅游已成为人们旅游出行的重要选择。另一方面也说明山西森林旅游资源公共交通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还不完善,游客在森林资源景区中没有更多需要消费的项目,导致无法让更多的游客进入,也无法给游客提供除景区门票消费之外的其它旅游产品。前已述及,山西很多森林景区,基本还处于原始待开发状态,可进入性差,食、宿、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还不健全。如缺少通往森林景区的公共交通工具,只能依靠包车或自驾车前往,给更多无车的散客带来诸多不便;森林旅游景区的餐饮、住宿设施简陋,不少景区是依靠周边村民搭建的小吃摊或农家院提供;景区内路标、标志以及安全警示牌缺失;旅游纪念品开发也很原始,多数森林旅游景区没有专门的旅游纪念品商店,停留在森林景区周边村民“挖山珍、摘山果、折山木、采山药”售卖的阶段,专业的纪念品研发更是无从谈起。

针对这种现状,在山西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中必需加大投入,完善公共交通设施,配套旅游服务设施,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首先要解决通往各森林景区的道路、交通工具及通信设施问题,让更多的游客能方便进出景区。其次,完善各景区的旅游配套设施问题,让游客不仅能进的来,还能住的下,散的开,延长游客在景区的停留时间,增加景区的各项旅游收入。最后还要加强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问题,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服务意识,让员工成为游客和景区间的沟通桥梁。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山西省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森林旅游资源主要载体的分布特征研究可知,山西森林旅游资源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森林旅游资源分布虽不均衡,但非常重视森林旅游的规划建设,通过城郊森林公园项目的不断建设争取森林旅游的协调发展。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森林旅游资源一定会成为山西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

在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的研究中由于很多景区具体统计数据的缺乏,论文研究定量分析运用较少,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的数量特征。一些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如,山西森林资源是否一定要开发成森林旅游资源?不同类型的森林旅游资源管辖权如何明确?等等。另外,随着今后山西森林旅游资源统计数据的完善,相关的定量研究还将进一步深化。

[1] 于开锋,金颖若. 国内外森林旅游理论研究综述 [J]. 林业经济问题,2007,(4):381-384.

[2] G·鲁滨逊·格雷戈里.森林资源经济学[M].许伍权,等,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1985:440-441.

[3] 马建章.森林旅游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8.

[4] 吴楚材.森林旅游资源的分级 [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2):33-38.

[5] 但新球.试论森林旅游资源的资产属性与资产评估[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5,(1):30-33.

[6] 陈小琴. 森林旅游资源概念的辨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6, (2):146-149.

[7] 段张锁.山西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山西林业,2007,(4): 2-3.

[8] 杨丕文.对发展山西森林旅游的探讨[J].山西林业,1998(5):25-27.

[9] 杨晓霞.山西森林旅游业发展前景探讨 [J] .山西林业,2010,(2):9-10.

[10] 李 瑾.关于加快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的思考[J].山西林业,2011,(5):4-5.

[11] 范德鑫.恒山国有林区森林经营类型组织研究[J].中国林业,2012, (1):30.

[12] 翟大彤,王 倩.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经济评价[J].生产力研究,2010,(4):129-131.

[13] 吴楚材.森林旅游资源的分级 [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23(2):33-38.

[14] 申歌闻.山西旅游“绿”为先 [J].山西林业,2005,(6):7-8.

[15] 王新广. 山西:依托资源优势开发森林旅游.中国旅游报 [N].2012-11-28(14)..

[16] 山西环境保护厅.山西自然保护区名录.[2013-10-16] [EB/OL].http://www.sxhb.gov.cn/news.do?action=info&id=33832.

[17]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西风景名胜名录.[2013-10-16] [EB/OL].http://fjms.sxjs.gov.cn/Browse/NewsList.aspx?ID=4.

[18] 康玉庆,常永翔.山西旅游导读.[ 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39-40.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2013-10-16].[EB/OL]. http://www.zhb.gov.cn/info/bgw/bwj.

[20] 钟永德,郝 爽.国内城郊森林旅游研究综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8-11.

A Study of the Resources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rest Tourism in Shanxi —— Take national forest projects as example

JIAO Li-hui, QU Xue-shu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Yuncheng University, Yuncheng 044000, Shanxi, China)

All kinds of forest tourism resources has distinguishing feature alone in Shanxi, though started late, but development is rapi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 Based on the main carrier of forest tourism resources such as the forest parks, nature reserves, and scenic areas of Shanxi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rest tourism resources in Shanxi, and further studie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tourism resourc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orest tourism resources is imbalanced in Shanxi. It mostly distributes in poor, inaccessible and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s. Forest Tourism Resources duplicate each other obviously.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ment of Shanxi forest tourism resource optimization approaches that it should be developed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protection, carry on the reasonable classif i cation to determine development steps, and improve the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and tourist facilities.

forest tourism resources; forest park;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F592.3

A

1673-9272(2014)04-0015-06

2014-04-15

矫丽会(1972-),女,吉林桦甸人,运城学院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本文编校:徐保风]

猜你喜欢
名胜区森林公园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上饶集中营名胜区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红色文化教育园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森林公园游记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