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高校教育合作的多层性分析

2014-12-29 20:23顾炜
世界教育信息 2014年20期

摘   要:中俄两国作为双方的最大邻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两国高校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也随之日益频繁。文章以2011-2012学年中俄两国高校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例,分析了中俄高校教育合作的多层性特点以及当前出现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促进两国高校教育合作领域良性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中俄高校;教育合作;文化外交;多层性

中国与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两国在多领域开展了交流与合作。中俄高校之间的教育合作作为密切双方在文化科教领域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多层性的特点,尽管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高校间教育合作的开展促进了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

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了中国留苏学生代表,并发表了“世界是你们的”的重要讲话,鼓励中国留学生勤奋学习,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这为中俄两国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两国高校之间的联系日益频繁,这不仅有利于传播两国文化、树立两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而且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高校对外教育合作的外交性

随着各国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公共外交逐渐成为重要的外交活动形式。文化外交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交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宽泛的意义上来讲,凡是参与对外交往活动的人,他们的言行或多或少都体现出本国文化的特点;而且每一项外交活动,某种程度上也都带有该国文化的色彩,这在一定意义上还能促进本国文化的传播。但考虑到公共外交的基本概念,本文将作为公共外交组成部分的文化外交定义为在文化领域开展的由政府主导,个人、民间团体和机构参与的外交活动。这类文化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例如由政府资助的本国的演出团体到国外进行表演、本国的出版社到国外参加书展等,都属于文化外交的重要活动形式。尽管各国的文化存在差异,但并不妨碍民众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因为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通之处。此外,文化交流活动有助于传播本国的优秀文化、树立本国在国际上和他国民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增进国家之间的了解和加深国家间的友谊。文化外交也因其丰富的形式、众多的主体、相对容易的实践和软性的交流程度等优势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各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推动本国与他国之间文化外交活动的开展。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进行科研的高等学府,是开展文化外交的重要组织。两国高校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不仅有助于本国人才的培养,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这些人才既是推动本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保持两国良好关系的重要助力。因此,高校对外教育合作具有外交特点,有助于文化外交的蓬勃开展。

二、中俄高校教育合作的多层性

中俄交往历史悠久、基础深厚。近年来,两国政府之间在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6年确立)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1年确立)的框架下,开展了诸如“语言年”“国家年”“旅游年”等多项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早在建交之初,中俄两国高校就开展了交流与合作活动。上世纪50年代中国派出的第一批留苏学生,至今仍被一些年长的俄罗斯人记起,他们成为当时苏联人民印象中的新中国的形象实体。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两国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高校之间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主体的多层性

主体层次主要分为个人和组织两部分。但这种层次划分并不严格,因为民间组织进行的活动也通常需要通过个人的参与才能完成。中俄高校教育合作主体的多层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培养机制的多样性

中俄不同地域和不同层级的高校建立了不同的合作培养机制。例如,北京大学与莫斯科大学从2002年起建立了联合研究生院,每年双方互派学生到对方的学校学习。2011年秋季,北京大学共派出4名博士研究生参与了中俄高校联合培养项目;2012年秋季,北京大学继续派出4名博士研究生参与该项目。2010年年末,“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立,中俄双方各有15所高校加入该联盟。在此基础上,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与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进行合作,开展硕博连读和博士培养项目。2011年和2012年,南京理工大学分别派出了10余名硕博连读学生到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学习。2014年4月17日,中俄教育类大学联盟在北京师范大学成立,由中方6所部属师范大学和俄方6所师范类高校共同组成。2013年11月,由13所中方高校和13所俄方高校共同组成的“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正式成立。由此,中俄之间已经形成了四个大学联盟,除了上述两个大学联盟外,早前建立的“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和“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都是继续推进中俄高校间教育合作的重要机制。

2.合作项目的多样性

中俄高校教育合作中的学生项目包括本硕博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教师交流项目也有多种形式。国内主要大学的俄语系每年都有本科学生赴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普希金俄语学院、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等高校学习俄语;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也同莫斯科大学建立了校际硕士研究生的交换项目;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赴俄学生有硕博连读和博士学位两个项目。在教师的交流项目中,很多教师具有国家资金支持的公派背景,基本上这些教师都已经同俄罗斯学术界建立了一定的联系,这为以后的合作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例如,有的教师在俄交流期间作为联系人,推动了中俄两国高校之间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有的教师邀请俄罗斯高校的教师来自己所在学校访问或举办讲座等。这些教师来自国内不同地方的高校,既包涵了讲师、副教授、教授等多种职称级别的人员,又涉及了不同的学科领域,并且这些教师年龄跨度较大,更加有利于推动中俄两国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活动。

3.合作方式的多样性

中俄两国高校机构之间呈现出跨层合作和交叉合作的特点。比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同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建立了本科双学位的培养项目(莫斯科大学在俄罗斯的行政级别很高,与俄教育部平级,在莫斯科大学校方看来,其系所与中国的普通高校为对等单位;但在中方看来,我们的大学同俄罗斯大学的相关系所是跨层次合作的关系);清华大学中俄战略合作研究所同莫斯科大学2012年共同主办了首届“中俄青年科学家创新论坛”。这些活动都是跨层次合作和交叉合作的典型例证。此外,中国赴俄留学的学生、教师、高校及其所属的科研机构都是高校对外教育合作的主体。

(二)学科领域的多层性

高校对外教育合作活动通常涉及到不同层次的学科领域。在综合性大学中,通过校际合作项目赴俄留学的学生和进修的教师,主要出自俄语专业,但近年来也呈现出专业领域多元化的趋势。比如,北京大学在2011年派出的赴俄交流的学生当中,就有俄语、历史、法学、国际关系等专业的学生;南京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派出的学生,尤其是硕博连读项目的学生,大多来自理工类专业。由于大多高校本科生的第一外语为英语,需要进行专门的俄语培训,并且赴俄后首先要学习一年的俄语,通过俄语培训环节,才具备符合要求的外语背景。此外,进修教师也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例如,哲学、艺术、历史、经济等。高校对外教育合作活动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多元化也促进了合作形式的多层性特点的形成,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目前,我国在俄留学生人数众多,仅莫斯科大学就有近2000名中国留学生。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在俄留学期间遵守校纪校规、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他们良好的表现获得了俄方师生的好评。尤其是一些通过校际交流项目赴俄学习的学生,他们在国内的大学中都品学兼优。由于非常珍惜出国留学的机会,他们积极参加听课、讨论班、课外辅导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并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同时树立了中国人的良好形象。赴俄进修的教师除了参与教研室的研讨会之外,还发挥个人专长,在本科生中举办讲座、开设中文课外辅导课程、组织教授中华才艺等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传播了中国文化。

2.层次多样的科研活动

高校之间的科研活动层级多样,以个人、教研室、实验室、系所等多种不同形式开展。2012年,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的在读博士生邀请自己的博士导师赴北京理工大学举办讲座,并签署了合作协议,这是“请进来”合作形式的体现;同年,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教师也赴莫斯科大学法学系访问,并召开了小型的学术研讨会,确定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这是“走出去”合作形式的体现。这两类活动前期都是由高校派出的留学生来负责联系和组织的。2012年7月,清华大学中俄战略合作研究所与莫斯科大学一起举办了首届“中俄青年科学家创新论坛”,还邀请了中俄两国科研院所10余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共同讨论科技发展与合作的相关事宜,俄罗斯高校的众多师生参与和旁听了该论坛。这次论坛的会务工作主要由莫斯科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协助完成,该论坛的举办还获得了莫斯科大学和我国驻俄使馆领导的肯定与表扬。通过举办不同级别和规模的研讨会、学术论坛、合作协议的签署活动,展现出了中国教师和留学生扎实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工作素质。

3.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自从莫斯科大学孔子学院建立以来,学院每学年都会不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的中国文化活动,如书法展示、文艺表演、中国食品品尝会、汉语比赛等。这些文化活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激发了俄罗斯青年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此外,在中国驻俄罗斯使馆的支持下,留俄学生总会、博士生联合会举办了多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活动,如组织中国留俄学生进行拔河比赛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在俄留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中国文化的效果。

(三)合作时限的多层性

高校之间教育合作活动分为长期活动和短期活动,其合作时限的多层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方面:项目期限不同

比较长期的学位研究生项目大约持续3~4年,硕博连读项目期限更长;短期的访问和联合培养项目则持续3~12个月不等。项目时限的不同体现了合作方式的多元化。

2.科研合作方面:会期和开会频率不尽相同

短期的学术会议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这样便于与会各方集中交流观点、增进了解。在一些短期会议结束后,通过组织者的努力则可以发展成一种长期机制,每隔半年或一年在中俄的不同高校轮流举办。

3.官民配合方面:长短期效果紧密结合

2012年4月,时任中国国家副总理的李克强同志赴莫斯科大学演讲后,在莫斯科大学内掀起了一阵“中国热”的浪潮,很多俄罗斯学生咨询中国留学生能否教他们汉语,并表达了他们想学习书法、武术、乐器等中国文化才艺的愿望。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期间,无论是到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还是出席其他活动,都引起了莫斯科高校学生的密切关注,在莫斯科高校中再次掀起了“中国热”的巨大浪潮。尽管领导人访问时间短暂,但是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国家领导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配合民间日常的教育合作活动,为中俄两国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中俄高校教育合作面临的问题

中俄两国高校在对外教育合作中呈现出了多层性的特点。这些活动不仅密切了两国高校之间的关系,也调动了中国教师和学生们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展现了良好的个人素质,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但是,其中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缺乏长期合作机制

俄语作为小语种,在国内高校中,除俄语专业外,其他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掌握俄语的人数相对较少,所以每年参加校际交流项目的人员和机构有失平衡。如果有更多的人参加赴俄项目时,两校之间的交流活动会更多、效果更好;反之,交流活动就少,前期取得的成效得不到巩固。比如,南京理工大学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派遣学生的合作项目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当得到在俄进修的中国教师的指导时,学生们开展活动较为顺利,然而在没有中国教师指导时,活动情况就不够理想。因此,中俄两国高校要在依托组织的基础上,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并在学生中搭建行之有效的组织化平台,在紧密依托组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动作用。

组织化和制度化建设有待完善。中国留俄学生总会在组织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虽然全俄博士生、专家学者联合会成立的时间不长,但也组织过多项文化活动,并根据全俄境内各高校的留学人员分布情况建立了学生会和联系人制度,但目前的组织化和制度化建设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例如,公派学生与自费留学生之间的界限过于明显,在莫斯科大学的中国学生会中,基本没有公派交流的学生,而且很多国内高校的本科生到莫斯科大学短期交流时,还不知道学生组织的存在,更谈不上参加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中俄两国的学生组织联系不够紧密,还没有搭建起中俄学生组织之间的交流平台。此外,当前学生组织的活动主要以吸收为主、传播为辅的方式,例如,组织留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中国留俄学生组织的活动形式还缺乏创新和活力。

(二)需要进一步结合短期行为和长效机制

中俄两国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长期的人才培养项目和合作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间长期教育合作项目的开展。但目前还需要将一些短期的交流活动转化为长期的合作机制。“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活动项目要配套开展;在俄罗斯高校出现“中国热”的现象时,能否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影响力,能否在中俄文化交流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长效合作机制的发展,这些都需要准确把握中俄高校教育合作多层性的特点,厘清合作层次,建立合作机制,将短期交流活动转变为长期合作机制,密切中俄高校间的合作关系。

尽管中俄两国高校在教育合作方面存在不足,但是两国高校对外教育合作领域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俄两国高校需要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其多层性的特点,全面剖析推动高校对外教育合作发展的动因,从而更好的解决中俄两国高校教育合作中的问题,继续推动文化外交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 张金晓 潘雅

作者简介:顾炜,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通讯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622弄7号;邮政编码:200020;电子邮件:gwghost9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