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鱼跃钵”的堆贴花工艺美术设计

2014-12-27 07:46
江苏陶瓷 2014年4期
关键词:鱼跃贴花龙门山

李 倩

(宜兴 214221)

宜兴均陶蕴涵了丰沛的陶瓷文化,带着厚重的地域特征、中国特色,在秦汉、唐宋的宜兴釉陶影响下一路走来,经上千年的艺术创造,获得了“名陶名器,天下无类”的赞语。如今,作为陶都宜兴的“五朵金花”之一,依然秀丽多姿、风韵独特。均陶是陶瓷百花园中的奇葩,远在宋代就著称于世。堆花是均陶的传统装饰,全凭艺人拇指的功力将色泥堆贴在坯体上,呈花鸟、山水等不同的画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间艺术特色。产品以大件实用陈设为主,各式陶台、陶凳、花盆、花瓶、水盆、旱盆、花缸、金鱼缸等,大之数尺,小之盈寸,历经风吹雨打越发光亮,是赏用兼优的艺术陶瓷。现以“鱼跃钵”为例(见图1),谈谈均陶装饰及其工艺美术设计的特点。

图1 鱼跃钵

1 “鱼跃钵”的工艺制作成型

均陶“鱼跃钵”采用宜兴当地蕴藏量丰富的甲泥制作,在成型技法上运用泥条盘筑法进行,堆花技巧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陶瓷历史上是一个创举,为人类文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代万历十七年修的《宜兴县志》就有“缸、翁、瓶”的记载,明代也提到“水缸、花缸、七石、牛腿”陶器的诸名款式。无论是均陶大缸、乌坛花缸、龙缸,还是各式花盆、荷缸、陶钵,采用泥条盘筑成型或者泥片镶接成型,以及与之相关连的干燥技法、施釉方式等都有了完整的制作体系和工艺流程,从而使坯体致密、避免渗漏、质量稳定、形制美观,这不仅有利于均陶生产,而且对于整个宜兴窑场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使日用陶瓷一度成为宜兴陶瓷产业的主流。就是到了机械化成型的今天,传统的成型技法依旧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2 堆贴花工艺的历史考析

卓绝的堆花技能,炫示了宜兴均陶的文化成就。堆花作为均陶所独有的装饰手段,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自成一格、独步千秋。“堆花”原称“贴花”,是运用有异于坯体的其它色泽的泥料,粘贴在陶器表面,其装饰图案都是普遍喜欢的民间题材,诸如游龙舞凤、福寿绵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早在西晋年间(265年~316年)就出现了原始堆花的器皿。宜兴陶瓷博物馆古陶馆中就收藏了西晋时代的陶器“谷仓”,可以见证堆花装饰手法的早期形象。到了唐代(618年~907年)有了新的发展,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宜兴窑场上的大拇指堆花,多是子承父业,或拜师学艺,成为一种陶业中出色的行当。堆花艺人精于书画、精于技法、精于专业工具的创制,使堆花装饰的陶器端庄高雅、韵致清绝,体现出当时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和艺人们的不凡才智。

3 “鱼跃钵”装饰的文化内涵

“鱼跃钵”是钵身以水中鲤鱼为主题的堆花作装饰,蕴含着“鲤鱼跃龙门”的神话故事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传说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一条大红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能忍受住寂寞与痛苦的人,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就能取得最后的成功。这对于每一位从事均陶工艺制作的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宜兴均陶走到今天还具有生命力,它的生命力多数情况来源于传统。今天的均陶技艺人员正是在传承中弘扬传统文化的艺术,并且吸收木刻、砖雕、石雕、玉器、漆器、青铜器等其它民间工艺的表现手法,创造出半浮雕堆贴法、立体浮雕堆贴等新的堆花技法,以展现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如果艺术家们能沿着这条道路发展下去,把均陶艺术融入到现代家居装饰中,宜兴均陶之花一定会长盛不衰、香飘四海。

[1]张瑞霞.浅析陶瓷茶具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J].佛山陶瓷.2009(12):50-52.

[2]潘友芳.浅谈均陶堆花的纹饰题材[J].科技资讯.2010(22):254.

猜你喜欢
鱼跃贴花龙门山
龙门山·卧云台
龙门山居图
“贴花黄”是怎么回事
乡村夏日
鱼跃荆河
●合同签订时,需要贴花履行印花税的纳税手续吗?
过年啦
人欢鱼跃冬捕忙
等待白雪的龙门山(外一章)
鱼跃清江 广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