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永岐 赵卫民 王效瑜
(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宁夏 固原756000)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 orainfestans(Mont)deBary]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凡是种植马铃薯的地区均有发生,也是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对各种类型的马铃薯均有危害,尤对加工型的马铃薯更为严重。本文针对加工型品种易感晚疫病,发病重的特点,试验拟通过对几种化学药剂的筛选,选择出防治晚疫病的最佳药剂和方法,用于指导大面积种植马铃薯品种的晚疫病防治,为宁南山区马铃薯晚疫病的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表1 供试药剂和供试品种
2.1.1 不同处理对病情指数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在喷药前各处理的病情指数相近,喷药后与ck相比较各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发展均有一定程度的控制。经第三次喷药防治,甲霜灵锰锌1350g/hm2的防治效果最好为83.5%,然后依次为1125g/hm2代森锰锌为73.9%,1050g/hm2克露为71.3%,1350g/hm2百菌清为69.8%,1350g/hm2甲霜铜为65.3%,1875g/hm2消菌灵为64.1%。
2.1.2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对田间小区实收测产结果表明,药剂对病情指数的控制与产量结果有明显的相关性,对晚疫病防治效果最好的甲霜灵锰锌产量也最高为13740kg/hm2,与对照8851.5kg/hm2相比较增产极显著;另外,代森锰锌、克露与对照相比较产量也达到极显著水平,百菌清产量与对照比达显著水平,甲霜铜、消菌灵与对照相比较产量差异不显著。
表2 原州区清河镇大堡村马铃薯晚疫病剂防治试验
表3 头营徐河村市农科所基点马铃薯晚疫病药剂防治试验
小区试验分别设在历年晚疫病严重的原州区清河镇大堡村(海拔1700m)和头营镇徐河村市农科所试验基地(海拔1550m)且选择在历年晚疫病较重的地块。设7个处理每种药剂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15m2,设对照区(喷清水),在病害初发期第一次喷药,喷药次数不少于3次,喷药前调查一次发病情况,每次喷药后10d调查一次发病情况,调查时每小区按对角线取3个点,每个点调查5株,记载发病株数,发病级别,并计算病情指数;成熟后实收块茎测产,并对小区各处理进行新复极差显著性测定。
2.2.1 不同处理对病情指数的影响
从表3看出,在喷药前各处理的晚疫病已经普遍发生,喷药后仅有甲霜锰灵丹妙药锌1350g/hm2对病情指数有所控制,其它药剂对晚疫病防治效果与对照比较不显著。
2.2.2 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试验经方差分析,喷施甲霜灵锰锌产量达20179.5kg/hm2,与对照16756.5kg/hm2相比较有极显著增产,喷施代森锰锌也有较大幅度增产,达显著水平,其它药剂与对照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
通过对两个试验点各药剂处理病情指数的对比和产量结果分析表明,58%甲霜灵锰锌,无论是对地上部分植株病情的控制,还是对块茎产量的影响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较为理想的晚疫病防治药剂;70%代森锰锌和72%克露对晚疫病也有一定防治效果,可以结合甲霜灵锰锌对晚疫病进行防治,而且这三种药剂价格较低,投产比较高,经济效益显著,其它药剂的防治效果不明显,建议以后的生产中不在施用。试验中两个试验点调查的晚疫病病情指数差异很大。分析是由于两个试验点药剂施用的起始时间和间隔周期不同而引起,大堡试验点施药时间过早,间隔时间稍长,以致前期施药和各处理的病情指数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导到后期晚疫病爆发时药效已过,不能有效延缓晚疫病的发生,因而未能充分发挥药剂的防治效果,头营试验点则相反,施药时间偏迟,第一次喷药时植株发病已相当严重,第二次喷药时植株已全部死亡,未能进行第三次喷药防治,前两次喷施的药剂也因时间较迟而未能有效延缓病情的发展,因而也没有充分发挥药剂的防治效果。两个试验点均未能取得更理想的防治效果,表明用化学药剂防治晚疫病不仅需要筛选好的药剂,药剂的喷施时间也同样重要,否则亦难以发挥其防病效果。根据以上试验结果,针对宁南丘陵地区8月份雨水较集中的气候特点,认为较好的施药时间应在7月底到8月初,施药间隔时间以7-10为佳。为了更好地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在筛选适宜的防治药剂的同时,还应结合晚疫病预测预报工作,估算最佳的施药时间,才能最大限度地延缓晚疫病的发生;若能对易感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进行播期试验,在不影响植株生长的条件下提早播种且要推广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薯,改进栽培措施,以避开晚疫病发病时间,将可望达到最理想的晚疫病防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