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夯实基础来提高语文素养

2014-12-26 06:25陈佳
新课程·中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学习素养环境

摘 要:与其他语言课程相比,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母语是我们“思维的外壳、情感的依托,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重要内容”。从一出生,就生活在充斥母语的环境中,就开始接触这一语言。它伴随着一生,表达着所有喜怒哀乐,与生活息息相关。“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处在母语环境中,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学习环境。早在上学之际就具备了母语的语感,也有着极其丰富的语文资源和学习机会。所以学习语文、学好语文有着极好的天时地利。

关键词:语文;素养;环境;学习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前不久苏州高新区组织了教师的培训,主要以培养和提高新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教育法律法规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对教学规章制度、教学常规、师德、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在新区一中经过多年来,对新课标语文的教学实践,结合这次培训,我也得到一些启发和经验。下面我就自己的初中语文教学方面谈谈对于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些看法。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这更能突出地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文化性特点。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能力,它的作用也显而易见。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引起我们每个语文老师的重视。许多一线老师和专家都对此作了许多研究实践,形成很多有价值的理念与具体举措。限于个人的经验不足,以下仅从几个最基本的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全面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基础之上。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是文体局的姜局长,她的讲话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身负的责任重大,并对我们的个体发展做了宏观上的规划和细致的指导。每个教师都必须不断地发展提升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而且这桶水还必须是活水,是不断更新、不断充实的水,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前进和知识发展的步伐,才能胜任复杂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否则,仅凭以往所获得的知识而不思进取,那么这桶水很快就会枯竭。待到这时再补救就非常困难,而且劳心劳神,事倍功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定要有保持学习的习惯与激情,不断吸收、反思与探索。丰富了自己,我们才有资本去教育学生,丰富学生。

其次,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怀着一颗爱教育、爱学生、爱教学的心来做好一名人民教师。没有爱心的老师绝不是一个好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在于教师如何热爱孩子。”也就是说教师只有正确地爱孩子才能达到教育目标。每天都要保持热心、耐心、细心,这在教学之初往往还比较容易做到,但要坚持下来也并非易事。特别是我们面对的孩子,他们会说什么、做什么、出点什么状况都是不可预料的。刚上岗时,曾碰到过学生顶撞自己的情况,觉得自己的威严非常受损,也很生气,但后来经过沟通后大家都心平气和,学生也认识到了问题。和学生永远不能大动肝火,他们很多时候只是一时的行为,并且往往事后很快忘却。但在一些原则上的事情,老师也不应轻易让步,宽容也是有度的。

语文教学改革在不断地深入,新课改下我们要求创新,我们提倡在教学中,不应过分地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要重视通过语文实践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掌握语文的规律,从而来培养语文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切忌泛泛而谈,刻意地进行讨论活动等实质上背离语文教学规律的

活动。

语文素养本身包含众多内容,如前所说是一种极综合的素质与能力。因此,提高语文素养也成为一个很大的话题。单单从大处说提高品德修养、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等都是泛泛而谈,无从入手。于是,倒不如抓住语文素养的基石,从而入手,顺藤摸瓜,潜移默化,在点滴中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让学生喜欢上语文。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核心在于夯实语文基础,这基础包括听、说、读、写。看似简单的四种活动,恰恰囊括了语文中最重要的几种能力,而且也逃不开这四种活动的框架。全面综合的发展好听、说、读、写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兴趣,对自身和他人的认识发展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在实施有关的听、说、读、写训练时,还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寻找适合的材料,设计精巧的环节,使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使训练变得有趣吸引人,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方方面面。

听,不可小视。学会倾听方能顺利地和人相处。甚至我们可以说会听是一种好习惯,是一种基本的能力。如果听人说话都不会,那何来自己言说、表达自我。但在学校里课堂上不会听的例子却也比比皆是。有时表示为答非所问,不知老师所云;有时是听了却也表达不出,或者回答时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些都是因为没有用心听,特别是自觉性差的学生,这种情况更多。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关键在于创造听的环境,使其养成善听的习惯,那么到哪里都不怕听不懂。有听的环境,前提是课堂秩序维持良好。如果教室里总是闹哄哄的,学生即使本来准备好好听你老师讲的,但最后耳朵里都被杂音充斥,长此以往,学生由原本主动听老师说话到被动听学生(随意讲话的)说,最后很可能自己就转变为主动听那学生侃侃而谈了,坏的情况可能自己就参与其中、不能自拔了。所以任何情况都要防微杜渐,从萌芽时期就把坏习惯给它扼杀了。记得有一次上课,一个角落讲话特别厉害,课后找其中一位学生交流,他自言想听老师讲课,但总是集中不了精神,旁边一讲话他的心思就转移到旁边了,并且情不自禁地也和他们说起话来。他坦言自己也实在没办法,除了换座位。后来我就让其上语文课时坐到前面第一张座位上来,这才好一些。在课堂秩序得到保障之际,我们要保持学生大部分时间(偶尔走神也是正常的,应该宽容对待。)围绕着我们所讲的内容转,这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魅力。所以说,对应着培养学生的听,要提高我们自身说的能力。每一节课、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谈话,都要做充分的准备,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想法,“知己知彼”,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被你的语言所吸引。在学生认真听的时候多加鼓励,使他逐渐养成专心听的好习惯。endprint

说话是一门艺术。在人际交往中,这门艺术尤其重要,并且对人的发展影响深远。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朗读与口头表达。朗读的水平往往反映出这个人的学习整体状态。因此,老师要指导学生读书。在开始的时候,应鼓励大声朗读,使其不害怕开口。再进一步的指导其具体的方法。虽然谈不上什么科学道理,但确实发现在实际生活中,朗读水平整体较好的班级整体的学习习惯也比朗读水平整体较差的班级好。在口头表达方面,仍是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回答老师问题和主动提问。这主要靠的也是老师的激励艺术。说话的基本要求是清楚、得体。而后者还要靠老师平时的督促,发现学生的不文明用语,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并监督其改掉说话不文明的坏毛病。老师的说话富于艺术性也能在平时教学和学习生活中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目的是使他们养成阅读的习惯,享受阅读的乐趣。很多学生不愿意读书,是因为觉得书本上的知识不够吸引人。长此以往,很多有趣味的文章,他们也不屑一看,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想,应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首先,老师可以定期推荐一些优秀书籍。推荐的理由要说得充分,并且可以节选比较吸引人的几个片段读给学生听或者老师口头复述,留下悬念。其次,老师应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有的书籍不必一字一句都仔仔细细看明白、弄清楚,可以朗读、默读、速读、精读、浏览等。老师推荐的优秀书籍则都应当以精读为主。而后,老师也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展示阅读。例如,可以播放与名著相关的电影电视片段,增强视觉形象,达到激发兴趣的效果;可以学生自己根据剧本自编自演,亲身体验;也可以展示一些学生的优秀摘抄本,以激发其他学生的兴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请一些作家来做相关的阅读讲座,让学生亲临大师,感受大师风范,从而走进阅读。总之,老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想尽各种方法来尝试。同时我们要注意的是,阅读能力也应该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不应该机械割裂。在我们教学时不能抓住一点,“片面地对某些局部的细节进行微观性的分析,或者将文章肢解开来”,进行所谓的“串讲”。要尊重文章的客观性。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个客观的存在,阅读时不能脱离文体,脱离文章艺术形象的创造基础,不能“尽舍诗中所言,而别求诗外之物,不屑眉睫之间而上穷碧落,下及黄泉,以冀戈获。”(钱钟书《管锥篇》)这是我们在课堂教授文本时要特别注意的。理解文章主旨,不能生硬地归纳给学生死记硬背,而应该交代清楚其来由。通过介绍文本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作者介绍等帮助理解。总之,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当学生热爱阅读的时候,他其实也热爱上了语文与生活。

写,即文字表达。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口头表达非常流畅,但一到写作文的时候却发现不知从何入手,也有的话不成章。口头表达过多,而不讲求表达的质量,那么对于书面表达来讲适得其反。因为你思考的时间减少了,所讲的内容没有空间在你的大脑中停留片刻,以作考量。因此,务必重视写作教学。按照一定的要求完成作文,是中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作文也是一种创造性极强的活动,它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思想、知识、创新思维的空间。因此,“个性和创新是作文的生命”。最好的文字是打动人的文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一定要杜绝虚假、不自然。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写自己的东西,包括经历、感受、体验、表达方式等。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同的,表达与文字不应该是一个模子。提高写作能力,最好的方式是养成写文字的习惯。老师可以规定一周写一篇周记,但一定不能规定死内容与字数,而要强调写自己的亲身经历、生活感悟、真情实感,也可以是自己的想象和幻想。不要给学生写作压力。让写作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调味剂、倾诉情感的方式。有了写作的兴趣和习惯,写作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写出的文章也将是个性张扬、丰富多彩的。学校或班级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来支持学生的写作“事业”。例如,学校可以建立文学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校外活动;创办校刊班刊,刊登学生的佳作奇作,介绍校园小作家;将学生的作品编辑成册,供学生欣赏学习。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学生的欣喜之情可想而知。我们不是要培养文学家,但我们要培养文字表达自我的写作能力。

总之,只有花大力气扎实了语文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在这其中,我们老师还要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使这些能力训练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学生的自我接受中。所谓“大爱无言,大道无形”。相信在老师不断地丰富自己、并想尽办法丰富学生的道路尽头,一定会让每位学生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光芒,如同每一朵不同的花绽放自己独特的芳香。

参考文献:

王尚文.论语文素养[J].语文建设,2007(05).

作者简介:陈佳,女,1986年2月出生,教育硕士,就职于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初中部),语文教师,研究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等。

编辑 马燕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素养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