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敏
一、设计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加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品味,我们往往过分强调了对字、词、句、段的分析,而忽略了对整篇文章的整体分析,结果把一篇完整的课文分析得零零乱乱,更有甚者,抓不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和整体脉络,使教学陷入僵境。为了“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教师要精心设计具有全局性的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设计意义
从教学内容整体性的角度和学生的整体性参与的角度出发,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性问题来带动学生对整篇文章的阅读,其意义体现在:
1.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的理解。整体性问题是从课文中提炼出来而又能让学生深入课文中去的“大”问题,它能够在纵向上牵引,在横向上辐射,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细细思考、深刻探究的目的。
2.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整体性问题设计以具有全局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究课文,能减少课堂教学中大量的无效提问,真正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3.有助于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用整体性问题来结构学生的课堂活动,能有效克服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肢解课文、一讲到底、零敲碎打等种种弊端,并有效地引领学生把握课文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
三、设计整体性问题的方法
整体性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问题,在教学中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设计整体性问题呢?
1.紧扣人物。以“人物形象”为突破口来设计整体性问题。在设问时,可以从分析人物的描写手法,分析人物故事情节或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等角度人手,有助于把握人物形象,感悟主题。
例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可以设计整体性问题:文中哪些人被钱所控制?又有哪些人没有被钱控制?学生在思考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品味了重要语句的含义,体味了作品对人物细腻传神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加深了对主题的感悟。
2.紧扣情感。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结晶,有着或明或暗的情感线索,而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富有情感的学生,围绕课文中渗透的情感来设计整体性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和文本、作者对话,把一篇篇文章读得鲜活生动起来,学生也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例如,在《给我的孩子们》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在文章开头就表达出来的“憧憬”和“悲哀”之情,设计问题:作者憧憬什么?悲哀什么?学生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就能够理解作者对“真”的向往和感叹。
3.紧扣题目。许多文章的题目就能点出写作对象、主要内容及主旨,以此为切入点来设计问题,可以快速进入文章重点内容的阅读与探究,使学生能准确地把握文章重点,而且在内容理解上也能达到较高的深度。
例如,《蓝蓝的威尼斯》这篇课文,我们的常规思路是以作者的游踪为顺序,把课文分为几个段落,逐段学习课文,但如果紧扣题眼“蓝蓝”,设计整体性问题,更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紧扣“蓝蓝”一词,产生联想,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蓝蓝”,学生在探讨中步步深入,理解了作者以游览顺序为明线,以表面上的水之“蓝”到人文意义上的“蓝”(和平、安宁),层层推进,逐渐深入的巧妙构思。
4.紧扣主旨。文章所选的材料都是为主旨服务的,作者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现材料,采用不同的材料充实文章,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主旨。紧扣文章主旨,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为了表现主旨是如何选材,如何构思的。
例如,小说《最后一课》,其主旨是表现人物对祖国语言的热爱。设计整体性问题时,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以前和今天有怎样的变化?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发生这样大的变化呢?理解了这两个问题,学生既明确了文章的主题,也达到了整体上理解课文的要求。
5.紧扣句段。文中的关键句段,是指那些有助于揭示文章中心,包含着深刻思想意义的句段,或者在结构上能够组织全篇,联系上下文的句段。以关键句、段为切入点设计整体性问题来进行课文教学,能打破常规,灵活运用“变序教学”,深刻剖析,层层推进,串联全篇。
例如,鲁迅小说《社戏》,最后一段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以这一段为切入点,设计问题: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受?让“我”真正回味的是什么呢?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再从头开始探究,感受到“我”真正回味的是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的童年生活和一群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农家少年。
四、设计整体性问题的注意点
设计整体性问题,要求教师能够高屋建瓴,俯视全文,提炼纲领性问题,使之能提纲挈领地贯穿课文内容,贯穿课堂活动,带领学生在宏观上把握全文,微观上品味细节,并且问题要有可挖掘性,切忌肤浅,缺乏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1]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
[2]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09).
编辑 韩 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