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动手操作作为学生数学学习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有意地去引导、有步骤地去实施。只有这样,才会让数学课堂永远充满灵动的气息,数学课堂才能绽放异彩。
关键词:动手操作;数学能力;有效
动手操作是新教材极力体现的一种理念,动手操作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它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操作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安排学具操作,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并在动手和思维的过程中探索与创新。
一、动手操作能“激趣”
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时,一上课,我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红球代表幸运,3个袋子中(1号袋里装的6个红球,2号袋子装3个红球3个黄球,3号袋子里没有一个红球)你最想从哪个袋子里摸球?在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后,我拿出1号袋让学生摸球体验,通过体验让学生感知“袋子里装的都是红球,任意一摸,摸到的一定是红球”。在教学“可能”的时候,则先让一小组学生体验在2号袋子里摸球,体会到“在3个红球,3个黄球的袋子里是有可能摸到红球的”,然后再让全班学生分组操作,从4号袋或5号袋摸球(4号袋子里装2个红球,4个黄球;5号袋子里装1个红球,5个黄球),在学生摸球并交流后得出“只要袋子里有红球,就有可能摸到红球”。整节课,因为有了摸球体验,学生兴趣高涨,思维一次次发生碰撞。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操作中感悟,在操作中发现并概括出了规律,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动手操作能“获知”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除此之外,一些图形公式的推导,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都非常抽象难懂,在教学中,教师都可培养学生的操作意识。当学生遇到不懂的,可以让他们动手试一试、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让他们发现原来通过动手操作,能使原本抽象难懂的公式变得简单易懂,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仅如此,在枯燥的计算类教学中,动手操作也显得很有必要。通过操作,不仅能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计算方法,还能让学生明白算理。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在出示算式“36-8=( )”后,由于怕浪费时间,课堂中就没有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而是直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虽然学生都会计算,但是却没有几个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课堂显得十分沉闷,我也陷入了思考:到底怎么做才能获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真正理解计算方法呢?于是我对教案进行了修改,第二天,带着同样的内容,我踏进了另一个班级。同样出示“36-8=()”,当学生说出得数28后,我追问:“谁能告诉我28是怎么得来的?”学生同样陷入沉默,这时我趁机拿出小棒:“不如我们请小棒来帮帮忙吧,请每个小组拿出36根小棒,然后同桌同学边摆边讨论。”课堂又活跃起来,每个学生都和同桌热烈地讨论着,不时有一双双小手举起。在汇报时,学生边摆边说,想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
1.6减8不够2根,就从3捆里拿出2根,30-2=28;
2.6减8不够,先减6根再减2根,36-6=30,30-2=28;
3.6减8不够,先拿出一捆,10-8=2,2+26=28;
多么可爱的学生,多么有创意的想法!为什么同样的内容,课堂的效果却截然相反呢?究其原因,我认为小棒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第二堂课中,就是因为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使枯燥的内容变得丰富,让乏味的算理变得有情趣,在不知不觉中,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学得轻松。
三、动手操作能“创新”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综合练习课”时,我出示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让学生想象能拼成什么图形,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学生惊奇地发现不仅可以摆出正方形、大的三角形,还能拼成没有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学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于是我“乘胜追击”:“你能用七巧板拼出什么图形?发挥你的想象力动手试一试吧!”给学生一个机会,他就会还你一份惊喜。这话一点不错,当学生拿着用七巧板摆出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以及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时,我也震惊了:原来,我们的学生具有这样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综上所述,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既然动手操作如此有用,为什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是会有教师放弃了让学生动手试一试的机会,舍本逐末地采用说教的方法呢?我认为关键是把握不住操作要领,致使平时的动手操作流于形式,反而浪费了课堂时间,影響了教学效果,最终他们放弃了动手操作。那么怎样在短短的一节课中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更实在,更有效呢?我认为我们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操作目的
设计操作活动时,必须让学生明确操作的目的和要求,这样学生在活动时就能确定自己操作的方向,主动安排自己的操作步骤。例如,在教学“搭配问题”一课时,由于对操作的目的不明确,也没有充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便让学生用2件上装和3件下装去搭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表面上学生活动得很热烈,但是巡视后发现,学生摆的穿法根本不符合要求,很多学生出现了两件上装一起穿来搭配一件下装,而且在操作时学生只热衷于怎么穿,却忽视了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由于操作要求已经十分明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按照自己的方法去摆,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6种不同的穿法。而且学生还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他们有的想到用简单的文字记录,有的想到用简单的符号记录,有的想到用连线的方法,还有的用算式2×3=6表示。在感叹学生的聪明之余,我深刻地认识到明确操作的目的对操作而言是多么重要。
2.留下思维空间
动手操作要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在操作事物的本质特征上,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抽象、概括,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学生在操作反馈后,明白要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知道在操作时如果能做到有序,就可以避免重复和遗漏。同时,学生对2×3=6这一算式理解也更透彻了,并不仅仅停留在2和3这两个数字上。
3.形成一种技能
动手操作习惯的养成,也是学生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习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就必须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技能。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增强了,也会使学生养成自动去操作的习惯,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生活上,遇到难题,也会主动去试一试。
教师在课堂中教师应该有意地去引导,有步骤地去实施,只有这样,才会让数学课堂永远充满灵动的气息,数学课堂才能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祝浩军.论小学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活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09).
作者简介:林斌生,男,本科,1985年8月出生,就职于浙江省乐清市白石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