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2014-12-26 20:42周春雨
新课程·中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价值情感

摘 要: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方式。在语文教育中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想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健康的价值观,教师必须是有情人,并要在教学中挖掘和展现课文中程度不同的表现情态和不同的情感因素。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价值

2001年9月国家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个新的维度予以提出,也就是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附加任务。在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学生的情感培养被整合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形成语文课程的内在要求。

既然情感的培养是如此的重要,那么该如何入手呢?

一、教师要是有情人

教师,就是言传身教的典范。教师本人应该感情丰富,热爱生活,向往自然,深爱祖国。这些具体的情感通过平时的上课传达给学生,如果教师每天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乐观地上每一节课,学生意识到这位老师热爱生活;如果一位老师对自然的变化烂熟于心,对春萌夏荣秋实冬枯有一种由衷赞赏之心,那么学生就会知道该如何去感受自然;如果一个教师对于民族英雄都充满敬畏,对国家形象爱护有加,对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事倍感自豪,那么学生也知道什么叫爱国。只要教师是个有情人,本身就是一个活教材,学生看在眼里,仿在行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传情达意的效果。

当然,教师不仅是个有情人,还得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最能影响人心情的便是很多琐碎之事,比如,学生的懒散、抄作业,如果这些事经常发生在一些后进生身上,久而久之,在教师心底中便无形中有一种排他情绪,在有意无意中对这样的学生就有了厌恶感。再差的学生也希望老师的鼓励,此时若能心平气和、冷静地、朋友式地帮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一次不行就两次,一次比一次语言更委婉,态度更诚恳,学生会用涌泉之水来回报老师的诚意。

二、要善于挖掘课文深厚的情感因素

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教师就应把精力集中在“情感”上。怎样才能发掘出作品的内蕴?课前,教师要广采博览,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反之,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如,教学“背影”一文时,在讲爬月台买橘子一段时,一定要分析父亲的动作,抓住父亲“胖”“动作笨”的特点,这样分析才感人至深。

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本,把课本作为情感教育的圆心,可以围绕这个圆心作运动,半径可以伸缩自如,有的放矢。把生活经验融于课文中,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离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如此之近,这样学生的兴趣就提高,兴趣提高,情感自然就积极起来,情感积极,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语文教师还要是一个善于传情达意的人

能把亲情、友情、温情、爱国情融于课堂中,恰到好处地点拨一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到母爱的伟大时,我不用华丽的词语去渲染母爱的伟大,我只讲一个与自己有关的例子,便足以让学生明白什么叫无私的母爱。事例是:我从小易生病,方圆几十公里的医生都让母亲寻遍了,有一次母亲骑着刚学会的自行车又去帮我寻药,在下一个近70度的坡时,母亲没有采取任何刹车技术,她同去的人都惊呆了,事后一问,才知道母亲根本不懂刹车技术。当别人告诉我这件事时,我泪流满面。我深情地叙述这件事时,班上静悄悄的,我知道,他们明白了什么是母爱。

教师善于传情,在教读课文中的具体体现是要有深情的朗读。朗读是抒发感情的直接方式,是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的最好方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能听出各种感情,并且会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叛国;什么是社会公德,什么是法律法规等。读余光中的《乡愁》,突出其深情和时空变换带给人的浓烈乡愁;读《背影》,突出其父爱的深沉;读《谁是最可爱的人》,突出其英雄气概等,所有这些,加上适当的语音语调,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听起来是一种巨大的享受。

培养学生情感和价值观,这是教书育人的目的之一。而语文学科则恰好充当了这个先锋,所以能利用好这一点,就能最大限度地为教育服务,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04).

作者简介:周春雨,女,1978年2月出生,本科,现就职于广西桂林市阳朔县高田镇民族学校,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价值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