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被称为三大国粹之一。它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艺术瑰宝,是千年文明造就的艺术精华。它以线条、水墨作为绘画之根本,体现了中国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美学理论。
近年来,中国画逐渐被引入小学的美术教学课程之中。传统的绘画理论注重运笔和墨色,因此在小学国画教学中还是以教师临摹范画一笔学生练习一笔的教学方式为主,一节课下来,全班完成了同一幅画。完全不能体现《义务教育美术课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古人的作品虽说都是精华之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摒弃基础知识的同时要针对现在的学习主体的思想变化,而适当地进行改变,这样才能更好地让新一代的学生继承传统。
通过实践,我发现,在绘画的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创作欲。如何让这个传统而古老的中国画变得有趣而富有时代感呢?
一、“游戏”中学技法
中国画不管是工具、材料,还是形式,都是学生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新奇事物,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源于好奇心,所以,如何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是学好中国画的关键。“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学习和玩相比,当然是玩最诱人,所以我总是以玩游戏来导入课题。例如,刚开始学习国画时,学生对笔、墨、纸、水之间的关系不了解,我会引导学生玩一玩“水”“墨”游戏。破墨法是最好玩的,也是比较难的。破墨法分浓破淡、淡破浓、干破湿、湿破干,还有水破墨、墨破水、墨破色、色破墨等多种变化。破墨法要注意在墨色将干未干时进行,以利用水分的自然渗化。用笔的方向也要注意变化,直笔以横笔渗破之,横笔以直笔渗破之。我会带领学生一个个方法玩过去,以比赛的形式,看谁用到的方法最多,破出来的“水墨花”最漂亮。泼墨法也非常适合小孩子,它有两种泼法,一种是墨水直接泼洒在纸上,根据自然渗晕的墨迹,用笔再加适当点画。另一种是用笔泼墨法。这种泼法,便于控制。在课上我会尝试泼墨后产生的墨点,让学生来产生联想,看看谁的想象力最丰富,这使学生不仅学会了技法,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一举两得。
二、跟着多媒体学画
古代中国画欣赏在国画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中国画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此,通过多媒体的展示,通过看图,看视频故事这一通俗易懂的方式更能被学生所接受。
在《水墨动物》课上,我事先搜集了一些经典的水墨画小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然后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先来说说这个故事,再一起欣赏已经被改编成水墨画效果的视频。欣赏完故事后,引导学生学习故事中的情节就会变得很有趣味性。此外,图片欣赏也是美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如果只是欣赏图片,可能不会使学生很好地体会和理解作者的一些想法和情感。所以,我总是找一些关于画作的小故事来加深学生对画的理解。如《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全图分为三个段落:首段,汴京郊野的春光;中段,繁忙的汴河码头;后段,热闹的市区街道。每一段都有精彩的故事内容,可以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中国画。
三、音、诗、画相结合
在中国画的学习中,音乐、诗歌是必不可少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更是将诗画在视觉、听觉上融合到极致,要学习好诗词,学生诗画结合,增加小学低段中学生对诗词的领悟能力。中国古典音乐与中国书画艺术也是一脉相承的。像古曲《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等音乐中蕴涵的是一幅幅流动的美妙图画。音乐是一种较抽象的艺术,它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如,在古曲《汉宫秋月》中欣赏唐寅的名画《秋风纨扇图》,学生被画面的空灵和音乐的沉郁所感染。一位学生在欣赏感受中写道:“在音乐声中,我仿佛看到秋风吹起那位年轻女子的长裙、衣带、发丝和团扇。她无助地站在秋风中,美丽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哀愁。她在愁什么呢?为美丽景色的凋零,还是为自己青春的流逝?”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古典音乐的氛围中学习中国画,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在生活中学画
小学国画教学内容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我在教学中重视让学生深入生活,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如鞋、花瓶、自行车、田野的树等静物,还可以表现生活中的某一场景,如卧室的一角、我的窗前等,也可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愉快的周末、乘凉晚会等,这就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兴趣是成功的阶梯,不管做什么事,兴趣是关键。小学生学习中国画,关键不在于画得有多像,而在于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学习和了解。能够在作品中培养他们对美的认识以及他们特有的审美意识才是关键。
作者简介:陆天梦,女,1988年4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李公朴小学,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育。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