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小学数学教育的方法在现行的教育中存在一定的不足,新课改之后,教学时间相对减少的同时教学内容却增加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就必须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之外的实践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的教育要结合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能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标的改革之后已经不适用,学生已经从单纯的“听数学”向“用数学”转变。
一、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一)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比课堂上的讲授更为有成效。开展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知道数学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比如,商店有15袋大米,总共卖得1200元,大米多少钱一袋?就生活中的事件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多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是生活中只能看到数学的结果,本质的属性却被隐藏。积极引导学生发挥求知爱问的精神、发扬“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在一个数学现象出现的时候帮助学生培养求知精神,透过事情的外表找到事情的真正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要更好地在生活中得以运用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践活动,利用学生熟悉的环境,丰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最终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措施
小学数学教学只有依靠课堂教学是无法取得成效的,在课堂之外可以利用校园的空间让学生来探究学习。可以开展以下几种类型的实践活动:
(一)开展体验型的实践活动
课本上的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学生没有一定的概念难以正确地掌握这些知识。对于这部分知识,可以先辅助学生找正确的方向感,然后再形成空间的立体概念。例如,在“数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小棒等学具来认识数的抽象概念;在教学“方向和位置”时,可以首先让学生绘制从学校回家的路线图,或者让学生绘制自己平时出去游玩的一些路线图,帮助学生建立方向和位置的印象;在针对一些知识难点和重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于一些具体的学具,如长方体、圆柱、圆锥、正方体、球等,让学生主动思考这些几何体有哪些特征,总结这些物体之间有什么区别或者联系。体验型的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充分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
(二)开展测量型的实践活动
在讲授单位的具体概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实地测量,比如,千米。千米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比较大的单位,在开展实践活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校园感受一下,让学生首先测量一些:自己一米需要走几步,一百米需要走多久,然后让学生围着操场走一圈,看看用了多少步,算算一共有多少米,再次让学生计算学校操场一圈有多少米,换算成一千米在操场上有多远,从而让学生对于千米形成具体的概念。
(三)开展调查型的实践活动
安排调查型的实践活动可以利用校园的资源。如,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全校学生的游戏时间和学习时间,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在学习上有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可以让学生自己记录自己的消费支出,让学生看看自己的钱都花在了哪些方面;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家的水电费的数据,让学生在了解水电费计算的同时培养自己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电的意识等。引导学生用自己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的环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如,“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去检验,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然后让他们自己探究分析解决,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实践活动相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是一个更为开放、更为综合的平台。在学生熟悉的地方开展实践活动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点。在实践活动这样的平台,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再解答问题,学生就能够从中更加贴近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而社会生活的价值和知识,也能够通过数学这门学科真正地体现出来。
数学知识的学习除了课堂之外,更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之中积累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放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学生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窦金凤.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2.
[2]顾红.小学数学体验型学习的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12.
作者简介:朱琳,女,1982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职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