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一件终身受益的事情。
关键词:计算;教学;有效性
计算教学繁琐、单调、枯燥,变成了纯技能性的训练,让学生望而生畏,望而生厌。我认为,要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注重算理的适时理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划分成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落实到计算教学中,就是既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又要理解算理,即既要解决“怎样做?”又要解决“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我以“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例,来谈谈这个问题。
1.结合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的习得离不开好的情境。有了好的情境,还要看能不能充分利用情境,真正让情境为教学服务。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8页上,有一幅这样的情景图,图中,一个工人正在搬运一箱箱的牛奶,可是牛奶的摆放是有特点的,可以看出,已经搬了9箱,还有一箱正准备放上去,并且,牛奶还是每堆5箱,放了2堆这样排列的,不难看出情境图的意思,是让学生可以把10箱分成9箱加1箱或5箱加5箱来计算,可是图是静止的,如何让学生能体会到这些信息呢?如何帮助学生想到如此的算法呢?
教学中,在出示情境后,可以让学生充分交流图中的信息,教师加以引导,“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观察工人叔叔是如何摆放牛奶的?”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再来解决书上的问题,“三年级有117人,每人一瓶牛奶,搬下10箱够不够?”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12×10=120,可是为什么得数是120呢?学生可能会说,12×1=12,那么12×10=120,这正是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简便算法,但其实很多学生都不知其所以然,那么,此时可以肯定学生的答案,但是要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这一答案的正确性。“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证明得数是120吗?”“可以观察情境图,想想工人叔叔是怎么搬牛奶的。”当学生说到一种算法时,千万要问问是怎么想的。让学生结合情境说说算式的意思,更能让学生理解这种算法的意思。如,当学生说到12×9=108,108+12=120这种算法时,可追问,“第一步其实算的是几箱牛奶的瓶数?第二步呢?”
教学试一试,也要和情境结合起来,30箱牛奶够分给多少个同学喝?列式前,先和学生理清要算可以分给多少个同学喝,就要算30箱一共有几瓶。所以算式列成30×12。新授环节完成,情境却一直贯穿始终,虽然书上这个情境非常简单,但其实一点也不简单,有了情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有话可说,更重要的是理解得透彻了,所以,不管是怎样的情境图一定要用足,用够。
2.沟通法理,让学生有理可依
算理是客观存在的规律,算法却是人为规定的操作方法;算理为计算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保证了计算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算法为计算提供了快捷的操作方法,提高了计算的速度;算理是算法的理论依据,算法是算理的提炼和概括,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算理是算法的基础,当学生明白了算理后,教师及时落实算法与算理的联系,有利于对算法的掌握,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
注重算理的适时理解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算法,做到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二、聚焦算法的最优化
叶澜教授说过:“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为此,在交流多种想法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恰当的切入口,对大部分学生容易理解的进行突破,这样效率就提高了。
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时,教师让学生计算长37米,宽13米的长方形周长,学生出现了四种算法:①37+37+13+13=100米;②37+13+37+13=100米;③37×2=74米 13×2=26米 74+26=100米;④37+13=50米 50×2=100米。这四种算法各有各的优点,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第一第二种方法可能比较容易理解,但是明显这两种方法很麻烦,那么老师要不要马上就否定掉呢?老师口头小结“长+宽+长+宽=周长,长+长+宽+宽=周长,宽×2+长×2=周长,(长+宽)×2=周长”让学生明白这几种方法的道理,及时评价,“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用这些方法计算长方形周长都必须知道长方形的什么?这些方法方法都很棒,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今后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求长方形的周长。”接着,可以出几道计算长方形周长的练习,作为巩固,学生在刚开始完成一道两道时,可能还有部分学生会选择用到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可是显然这两种方法没有后两种方法有优越性,特别是当数据较大时,那么教师在选择给学生的练习题时,也应有意识地选择数据,可以由简单到复杂,那么,在几道练习题后,学生自然会选算的快或算的对的方法,不需教师说教,学生自然优化了方法。
三、加强口算重估算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训练思维敏捷性的良好手段。在二年级的教学中,学习千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就是20以内的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则是表内乘法。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加强20以内加减法和表内乘法的口算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每天课堂上都安排两三分钟练习口算、背乘法口诀,并把此当成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而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大概推断式估计。如,教学完加法、减法后,可以让学生先估算得数大约是几百,再用竖式计算。估算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对得数的大小有更深的感受,又使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可以恰当地作出计算策略的选择,给予合理的估计,所以,估算既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又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种有效举措。
数学的任何表达都离不开计算,包括最终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考核,也是通过计算来得以完成的。小学阶段计算能力的具体内涵是:正确、迅速、合理、灵活。要达到这个要求,计算教学不能局限于计算本身只作为专门的技能来训练,应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应在教学策略上下工夫。
作者简介:袁海燕,女,1987年8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妙桥小学,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