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雪+赵建华+包守鸿
摘 要: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学质量及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成绩及综合素质。主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改变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育手段,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及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要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必须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现在主要的改革目标是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这样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传授知识,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一、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1.将故事情节引入课堂教学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将有趣生动的课外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创造力。例如,动画片中小动物分享食物,把一个整块的蛋糕平均分成几份,每个小动物得到其中的一份,这样就是几分之一,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分数。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在上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备教具,学生自己动手数一数,摆一摆,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掌握数的概念及图形的特征。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利用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借助欲望将知识顺利传授给学生,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通过表扬、鼓励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要让孩子有成就感,体会付出劳动获得肯定后的快乐。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不管学生回答的是否正确,教师都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参与课堂教学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尤其对问题没有完全回答正确的学生不要批评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是应该鼓励学生“再思考一下,继续努力,希望可以做得更好。”这样的话,即使学生没有回答正确也不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而是要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心。
二、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问题相关联
多数的数学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但是有些时候又会高于生活。单纯的数学问题看似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对这些数学问题不感兴趣。只有将数学问题真正引入到实际生活中才能体现出数学的价值,才能让学生理解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在家庭生活中各种财务支出与收入都与数学密切相关。教师可以联系家长,让家长配合,领学生去超市进行简单的购物。也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挣钱养家的不易,培养学生从小节俭生活的好习惯。
三、教师用心备课,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在课前应该用心备课,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这才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保障。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问要目的性明确,提出的问题对于巩固所学的知识,牵引出新的知识都要发挥一定的作用。(2)所提问题应该难易程度适中,提问在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思考,太简单或者太难都会失去提问的意义。所以提问应该由浅入深,环环相扣。(3)提问的形式应该是多变的。相同的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设问,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多角度理解掌握问题。问题可以设计成提问——回答,也可以设计成分组讨论。教师应给学生平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不能指点学习好的同学回答问题,应让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与。
四、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数学知识比较枯燥、复杂,有众多的符号,通过传统的抽象手段讲解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而多媒体这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具有直观性,能够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提前制作多媒体课件,使所要传授的内容形象具体,让学生主动通过直观所看到的图形、物体进行分析、理解。在公式推导过程中,可以通过图形的割补变形,形成新的图形,来让学生理解。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教学,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要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课堂教学应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升
每一个班级里的所有同学的层次是不同的,但是教师要做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教师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学生,要了解掌握所有学生的特点及水平,依据实际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差、不爱独立思考的学生,教师应该多辅导,把重点放在书本上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上,并鼓励引导他们能够尽量独立思考问题,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得到提高。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应该多放手,不要束缚他们的思维,要培养他们独立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拓展一些课外的知识,使这类成绩好的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更大的拓展。因材施教、照顾全面,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改善师生关系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师生关系,教师授课的态度、语气要亲切和蔼,让学生容易接受。教师应该诚实、谦虚,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的,这样在学生的内心就会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多与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帮助。对待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更应该多关心,多帮助,提高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教师应建立公正的评价机制,不公正的评价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客观的评价才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意想不到的提升。
七、适当精选练习题,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习题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适当的巩固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但是,并不是说采用题海战术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给授课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选择习题。所选择的习题应该具有代表性、特殊性、广泛性,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习题的作用。小学阶段多以计算为主,教师应该出一些基础运算题,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规律,为其他类型题打好计算基础。应用题方面多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相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题的含义。布置习题时应该兼顾课堂与课后,课堂讲解典型例题,课后针对今天所讲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课后作业不宜太多,一定要适量,争取大多数学生在半小时内可以独立完成。适量的作业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大量的作业题海战术会使学生厌烦,不能认真完成,使习题失去真正的意义。
八、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践性
数学如果脱离实际生活只是单纯的计算就失去了数学的真正含义,只有将数学应用于实践才有意义。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课堂实践活动,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可以请求家长协助完成社会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真正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和作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也可以发现某些数学问题的规律,对于以后生活及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可以了解数学知识,并增强将数学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教师应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严玉梅.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1(32).
[2]孙中环.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才智,2013(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