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云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作为语文课堂中的基本学习概念。使用这三种方法能够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活动更好地进行下去。
关键词:语文新课改;课堂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教学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使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情境中才能够发掘出学生的潜能,丰富他们的个性发展。一般情况下,情境创设应该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并且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出师表》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三顾茅庐”中诸葛亮的故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能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利用课外知识导入或者是视频、设置悬念等一些导入办法,能
够有效地丰富学习内容。教材的导入在内容以及形式上会更加灵活,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导入,都应该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主要目标。
二、教师的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够进行,不然很容易偏离学习目的,教师在进行引导的时候,应该注重对以下内容进行引导:(1)意见分歧处,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时候,难免会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候教师不应该主观判断对错,应该从课文内容、主旨上向学生提出意见,使学生通过自己领悟得出答案;(2)在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强调学生要有多元化理解,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必须要对文章有独特见解,这样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会削弱学生审美品位;(3)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朗读课文是最主要的活动之一,教师听学生朗读就能够知道学生对文章是如何理解的,教师可适当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推进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工作。
三、让学生自由选择语段学习,打破传统的学习办法
在传统语文课程学习中,语文一直是以先来后到的讲解顺序在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力受到约束。这样的教学现状是与新课程标准要求背道而驰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积极进行改革,重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做好引导者角色,有效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总之,教育工作任重道远,随着新课程标准不断实行,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积极进行改革,敢于创新教学方式,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及独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热爱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刘艳.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74):233.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