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娇蕾
经常看到一些人,大汗淋漓地运动完后,拿起一瓶汽水“咕咚咕咚”地一饮而尽,享受那股汽冲到口腔和鼻腔的酣畅。殊不知,满足了一时的痛快后,可能带来的却是健康危害。因为饮料中的汽除了引起腹胀外,还会减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影响呼吸道功能。
另外,运动过程中,体温升高,排汗量增加,如果不及时补水很容易造成运动脱水。不仅会引起肌肉疲劳,还会导致协调性下降,影响正常的运动。所以,运动补水也要讲科学,总体的原则就是“预防性补充”和“少量多次”。下面为美国运动医学学院对运动补水详细的建议。
运动前
为了保证身体内的水平衡,在运动前4小时内,提前补充500毫升左右的水;在运动前10~15分钟再喝300毫升。可以选择白开水,也可以选择矿泉水。
运动前补水可以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给肾脏代谢充足的时间,将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
运动中
如果运动不超过1小时,在运动时,每15~20分钟补充90~240毫升的水,如果超过1小时,则要把水换成运动饮料。
运动后
运动后先称一下体重,对比运动前后的体重变化,就可以大概估计运动过程中消耗的水分,以便及时地补充。由于出汗后电解质(钠、钾)会有一定的损失,此时,可补充含糖及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以维持一定的血糖浓度,延缓疲劳发生,从而保证健身者的身体健康。但需要注意,运动饮料含糖量应在4%~8%,过多的糖反而不利健康。
(摘自《健康时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