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勇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与观察组同期来我院治疗的8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日立公司EUB-5500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率、左侧及右侧内-中膜厚度及颈总动脉内径。 结果 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81.32%)及内-中膜增厚率(74.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2.94%、4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侧、右侧内-中膜厚度均明显高于相应方向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侧、右侧颈总动脉内径与对照组相应方向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有较高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应引起临床的重视,早期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高血压;心动过速
[中图分类号] R544.1;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33-006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the carotid ultrasonography of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and hypertension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91 cases of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ith hypertens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ollected from February 2010 to June 2014 in our hospital, 85 cases with uncomplicated hypertens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for the study were collected in our hospital as the same perio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l the patients used Hitachi EUB-5500 color ultrasound diagnostic ultrasound carotid artery. The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rate, on the left and the right side-the thickness of the common carotid artery diameter membran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arotid artery plaque detection rate (81.32%) , the-in the membrane thickening rate (74.73%)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32.94%, 42.3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left side, the right side-the film thicknes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corresponding direction, the two group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ft side, the right common carotid artery diameter corresponding to the direction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have higher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cidence, should lead to clinical attention, to take measures to intervene early.
[Key words] Carotid ultrasound; Hypertension; Tachycardia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促进了高血压发病率的逐年提高[1]。有报道表明高血压发生和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血管炎性进展的疾病且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2]。而全身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通常可由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了解并观察[3]。颈动脉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最主要或最常见的累及部位,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的评估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研究重点,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为评估病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4]。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会出现降低,而动脉管壁会受到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剪切率的影响。收集2010年2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并将其作为观察组,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52例,占57.14%,女39例,占42.86%;年龄最低46岁,最高75岁,平均(58.1±9.7)岁;体重最小44 kg,最大87 kg,平均(68.2±11.4)kg。另选取与观察组同期来我院治疗的8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3例,占62.35%,女32例,占37.65%;年龄最低43岁,最高74岁,平均(57.6±8.9)岁;体重最小45 kg,最大88 kg,平均(69.5±12.1)kg。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均使用日立公司EUB-55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 MHz,操作医师要求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患者取仰卧位,垫高两肩,将颈部充分暴露出来,头偏向受检查血管相反方向。检查时先进行横断检查,再进行纵断检查,具体方法如下:先用二维超声进行横断检查,检查时从锁骨上窝水平沿颈总动脉长轴方向,检查的顺序为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再做纵断检查,检查从锁骨上窝开始逐渐上移探头,检查的顺序为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和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测量的部位为与颈总动脉分叉处距离约15 mm的位置,分别选取左侧、右侧颈总动脉与分叉处距离约15 mm远端的血管壁,测量管壁内膜表面经中层到中层外膜相移行处的距离为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最后所取数值为3次测量值的平均数[6]。患者是否颈总动脉管壁增厚根据颈总动脉IMT与颈总动脉分叉部IMT判定,患者颈总动脉IMT不低于1 mm,颈总动脉分叉部IMT不低于1.2 mm则可诊断为颈总动脉管壁增厚[7];以1.3 mm为临界值,颈动脉内膜局限性突出管腔(回声可不均匀或伴声影)增厚等于或高于临界值为斑块形成标志[8]。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组间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阵发性房性与房室结区性心动过速的统称[9],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不同其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相差较大,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该病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及年龄的差异[10]。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慢性疾病,体循环的大中型动脉及颈动脉、冠状动脉等全身各动脉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累及的动脉,其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原发性高血压为一项主要危险因素,能促进其发生、发展的过程[11]。
除了颈动脉听诊外,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等均为临床常用的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12]。其中颈动脉斑块采用超声检测具有简便易行、测量准确、重复性好、无创等特点,在临床广泛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并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改变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评价的早期指标,是颈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的标志[13],见封三图1。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81.32%,内-中膜增厚率为74.73%,对照组分别为32.94%、42.35%,两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内-中膜增厚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左侧、右侧内-中膜厚度均明显高于相应方向的对照组(P<0.05)。两组两侧颈总动脉内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推测原因可能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几率更高,原因如下:①心脏射血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减少,影响血管的充盈状态,显著降低患者血压,使血管内湍流增多和剪切应力改变,损伤动脉内膜;②患者的脉压会随着血压的变化而变化,血压出现突然升高或者骤然下降均会增加患者的脉压,从而增大动脉管壁张力,当张力持续增大到动脉管壁的弹力纤维不能承受时其发生断裂的几率加大,更容易使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14];③患者血流速度在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发生变化,同时改变的还包括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产生的血液流动切应力,见封三图2。上述三个因素的作用均加速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明显高于单纯的高血压患者,最终增加了各种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5]。
综上所述,颈动脉位置表浅,获得的图像质量较高,并且具有无创的特点,可重复检查,从而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发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庞兴美,张川荛,宋文娟,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4):129-132.
[2] 张国成,王继萍,王叶宝,等. 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6):1025-1027.
[3] 丁江丽. 298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分析[J]. 吉林医学,2013,34(33):6898-6899.
[4] 崔亚,于洋,董磊.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6(1):64-65.
[5] 刘力生,王文,姚崇华,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 中华高血压病杂志,2010,18(1):11-30.
[6] 程旭峰,谭刚,朱梦. 贝那普利对高血压晨峰患者颈动脉中膜厚度及斑块的影响[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 10(4):290-292.
[7] 周蕾,王晓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579-4580.
[8] 周英,赵艳.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脉压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41-42.
[9] 陶虹.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接诊和心电监护[J]. 工企医刊,2013,26(4):365-366.
[10] 易辉,梁晋川,吴音,等.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伴高血压的疗效[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6):547-548.
[11] 唐敏,张敏惠,顾鹏,等. 原发性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关系的超声研究[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0, 12(11):751-753.
[12] 黄淑华,刘新红.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J]. 河北医药,2009,31(1):60-61.
[13] 王义成,袁桂莉,赵久安.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4):30-33.
[14] 张丽华,王岩,刘爱琴,等. 便携式超声心动图仪在急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3,32(4):412-414,411.
[15] 郭雪梅,南群,翟飞,等. 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研究现状[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4, 33(4):430-433.
(收稿日期:2014-09-01)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52例,占57.14%,女39例,占42.86%;年龄最低46岁,最高75岁,平均(58.1±9.7)岁;体重最小44 kg,最大87 kg,平均(68.2±11.4)kg。另选取与观察组同期来我院治疗的8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3例,占62.35%,女32例,占37.65%;年龄最低43岁,最高74岁,平均(57.6±8.9)岁;体重最小45 kg,最大88 kg,平均(69.5±12.1)kg。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均使用日立公司EUB-55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 MHz,操作医师要求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患者取仰卧位,垫高两肩,将颈部充分暴露出来,头偏向受检查血管相反方向。检查时先进行横断检查,再进行纵断检查,具体方法如下:先用二维超声进行横断检查,检查时从锁骨上窝水平沿颈总动脉长轴方向,检查的顺序为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再做纵断检查,检查从锁骨上窝开始逐渐上移探头,检查的顺序为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和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测量的部位为与颈总动脉分叉处距离约15 mm的位置,分别选取左侧、右侧颈总动脉与分叉处距离约15 mm远端的血管壁,测量管壁内膜表面经中层到中层外膜相移行处的距离为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最后所取数值为3次测量值的平均数[6]。患者是否颈总动脉管壁增厚根据颈总动脉IMT与颈总动脉分叉部IMT判定,患者颈总动脉IMT不低于1 mm,颈总动脉分叉部IMT不低于1.2 mm则可诊断为颈总动脉管壁增厚[7];以1.3 mm为临界值,颈动脉内膜局限性突出管腔(回声可不均匀或伴声影)增厚等于或高于临界值为斑块形成标志[8]。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组间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阵发性房性与房室结区性心动过速的统称[9],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不同其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相差较大,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该病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及年龄的差异[10]。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慢性疾病,体循环的大中型动脉及颈动脉、冠状动脉等全身各动脉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累及的动脉,其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原发性高血压为一项主要危险因素,能促进其发生、发展的过程[11]。
除了颈动脉听诊外,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等均为临床常用的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12]。其中颈动脉斑块采用超声检测具有简便易行、测量准确、重复性好、无创等特点,在临床广泛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并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改变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评价的早期指标,是颈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的标志[13],见封三图1。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81.32%,内-中膜增厚率为74.73%,对照组分别为32.94%、42.35%,两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内-中膜增厚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左侧、右侧内-中膜厚度均明显高于相应方向的对照组(P<0.05)。两组两侧颈总动脉内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推测原因可能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几率更高,原因如下:①心脏射血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减少,影响血管的充盈状态,显著降低患者血压,使血管内湍流增多和剪切应力改变,损伤动脉内膜;②患者的脉压会随着血压的变化而变化,血压出现突然升高或者骤然下降均会增加患者的脉压,从而增大动脉管壁张力,当张力持续增大到动脉管壁的弹力纤维不能承受时其发生断裂的几率加大,更容易使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14];③患者血流速度在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发生变化,同时改变的还包括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产生的血液流动切应力,见封三图2。上述三个因素的作用均加速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明显高于单纯的高血压患者,最终增加了各种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5]。
综上所述,颈动脉位置表浅,获得的图像质量较高,并且具有无创的特点,可重复检查,从而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发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庞兴美,张川荛,宋文娟,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4):129-132.
[2] 张国成,王继萍,王叶宝,等. 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6):1025-1027.
[3] 丁江丽. 298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分析[J]. 吉林医学,2013,34(33):6898-6899.
[4] 崔亚,于洋,董磊.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6(1):64-65.
[5] 刘力生,王文,姚崇华,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 中华高血压病杂志,2010,18(1):11-30.
[6] 程旭峰,谭刚,朱梦. 贝那普利对高血压晨峰患者颈动脉中膜厚度及斑块的影响[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 10(4):290-292.
[7] 周蕾,王晓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579-4580.
[8] 周英,赵艳.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脉压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41-42.
[9] 陶虹.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接诊和心电监护[J]. 工企医刊,2013,26(4):365-366.
[10] 易辉,梁晋川,吴音,等.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伴高血压的疗效[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6):547-548.
[11] 唐敏,张敏惠,顾鹏,等. 原发性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关系的超声研究[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0, 12(11):751-753.
[12] 黄淑华,刘新红.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J]. 河北医药,2009,31(1):60-61.
[13] 王义成,袁桂莉,赵久安.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4):30-33.
[14] 张丽华,王岩,刘爱琴,等. 便携式超声心动图仪在急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3,32(4):412-414,411.
[15] 郭雪梅,南群,翟飞,等. 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研究现状[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4, 33(4):430-433.
(收稿日期:2014-09-01)endprint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52例,占57.14%,女39例,占42.86%;年龄最低46岁,最高75岁,平均(58.1±9.7)岁;体重最小44 kg,最大87 kg,平均(68.2±11.4)kg。另选取与观察组同期来我院治疗的8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3例,占62.35%,女32例,占37.65%;年龄最低43岁,最高74岁,平均(57.6±8.9)岁;体重最小45 kg,最大88 kg,平均(69.5±12.1)kg。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5]。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均使用日立公司EUB-55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 MHz,操作医师要求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患者取仰卧位,垫高两肩,将颈部充分暴露出来,头偏向受检查血管相反方向。检查时先进行横断检查,再进行纵断检查,具体方法如下:先用二维超声进行横断检查,检查时从锁骨上窝水平沿颈总动脉长轴方向,检查的顺序为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再做纵断检查,检查从锁骨上窝开始逐渐上移探头,检查的顺序为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部和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总动脉收缩期内径测量的部位为与颈总动脉分叉处距离约15 mm的位置,分别选取左侧、右侧颈总动脉与分叉处距离约15 mm远端的血管壁,测量管壁内膜表面经中层到中层外膜相移行处的距离为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最后所取数值为3次测量值的平均数[6]。患者是否颈总动脉管壁增厚根据颈总动脉IMT与颈总动脉分叉部IMT判定,患者颈总动脉IMT不低于1 mm,颈总动脉分叉部IMT不低于1.2 mm则可诊断为颈总动脉管壁增厚[7];以1.3 mm为临界值,颈动脉内膜局限性突出管腔(回声可不均匀或伴声影)增厚等于或高于临界值为斑块形成标志[8]。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组间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为阵发性房性与房室结区性心动过速的统称[9],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不同其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相差较大,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该病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及年龄的差异[10]。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慢性疾病,体循环的大中型动脉及颈动脉、冠状动脉等全身各动脉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累及的动脉,其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原发性高血压为一项主要危险因素,能促进其发生、发展的过程[11]。
除了颈动脉听诊外,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等均为临床常用的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12]。其中颈动脉斑块采用超声检测具有简便易行、测量准确、重复性好、无创等特点,在临床广泛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并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改变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评价的早期指标,是颈动脉早期粥样硬化的标志[13],见封三图1。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81.32%,内-中膜增厚率为74.73%,对照组分别为32.94%、42.35%,两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内-中膜增厚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左侧、右侧内-中膜厚度均明显高于相应方向的对照组(P<0.05)。两组两侧颈总动脉内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推测原因可能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几率更高,原因如下:①心脏射血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减少,影响血管的充盈状态,显著降低患者血压,使血管内湍流增多和剪切应力改变,损伤动脉内膜;②患者的脉压会随着血压的变化而变化,血压出现突然升高或者骤然下降均会增加患者的脉压,从而增大动脉管壁张力,当张力持续增大到动脉管壁的弹力纤维不能承受时其发生断裂的几率加大,更容易使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14];③患者血流速度在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发生变化,同时改变的还包括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产生的血液流动切应力,见封三图2。上述三个因素的作用均加速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明显高于单纯的高血压患者,最终增加了各种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5]。
综上所述,颈动脉位置表浅,获得的图像质量较高,并且具有无创的特点,可重复检查,从而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发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庞兴美,张川荛,宋文娟,等.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4):129-132.
[2] 张国成,王继萍,王叶宝,等. 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6):1025-1027.
[3] 丁江丽. 298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分析[J]. 吉林医学,2013,34(33):6898-6899.
[4] 崔亚,于洋,董磊.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6(1):64-65.
[5] 刘力生,王文,姚崇华,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 中华高血压病杂志,2010,18(1):11-30.
[6] 程旭峰,谭刚,朱梦. 贝那普利对高血压晨峰患者颈动脉中膜厚度及斑块的影响[J].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 10(4):290-292.
[7] 周蕾,王晓燕.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表现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579-4580.
[8] 周英,赵艳.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脉压指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41-42.
[9] 陶虹.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接诊和心电监护[J]. 工企医刊,2013,26(4):365-366.
[10] 易辉,梁晋川,吴音,等.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伴高血压的疗效[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2,4(6):547-548.
[11] 唐敏,张敏惠,顾鹏,等. 原发性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关系的超声研究[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0, 12(11):751-753.
[12] 黄淑华,刘新红.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J]. 河北医药,2009,31(1):60-61.
[13] 王义成,袁桂莉,赵久安.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4):30-33.
[14] 张丽华,王岩,刘爱琴,等. 便携式超声心动图仪在急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3,32(4):412-414,411.
[15] 郭雪梅,南群,翟飞,等. 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研究现状[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4, 33(4):430-433.
(收稿日期:2014-09-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