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金龙,刘东兴
西南联大创造了战时联合办学的典范。在八年的战争岁月里,西南联大以刚毅不拔的精神,坚持严格的学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仅以1955年中国科学院评选学部委员为例,首届学部委员共233人,联大师生入选了59人[1]2。“它是晚清至战前中国学科发展的总结,亦是当代中国学术接续前行的起点。”[2]24以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为研究基点,对其系科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和继承西南联大的传统,对于今天的师范类院系也有借鉴意义。
“高师改大”运动中,除了北京高师改为北京师大、北京女子高师1924年升为女子师范大学外,其它师范学校都相继并入或改为综合性的大学,成为大学下属的学院或者系科。例如南京高师并入东南大学,广东高师改为国立广东大学,沈阳高师改为东北大学等等。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方式削弱了师范教育,造成了30年代初期,中小学教育出现了“师荒”现象。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1930年的教师统计,在中等学校教师中师范大学毕业者占4.39%,高等师范毕业者占11.42%,二者合计受过教师专业训练的人员不到16%。而大学毕业者占24.83%,专门学校毕业者占20.74%,加上其他不同资格出身者,80%以上的中等学校教师没有接受过教育专业训练。1931年在校学生总数仅为 1845人[3]126,除师范大学外,即使上述学生毕业后全部任职中等学校,仍无法满足中等学校的师资需求。据各省市中等教育统计报告,1937年时任中等学校的教师中,真正受过专门训练的只占1/3。
抗战爆发后,大量学校遭到日军破坏,局势动荡,当年中学师资就锐减至前一年度的1/2左右[4]1437,大量学生流离失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38年3-4月,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纲要中提议建立“师范学院”制度。其师范教育的实施方案为:“师范学院应独立设置,或将大学教育学院改称”,“全国应化为若干大学区及师范学院区,分别设置大学及师范学院”,“中等学校师资训练应集中于师范学院内,合格之中小学教师应予以保障,提高其待遇,并予以进修机会”[5]318。1938年7月27日国民政府颁布《师范学院规程》,并创立六所师范院校,有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中央大学师范学院、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后来的西北师范学院)、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浙江大学师范学院。
1938年秋,联大师范学院开始招收首批学生,学制五年,下设有国文学系、英语学系、史地学系、数学系、理化学系、教育学系。1939年初又设立公民训育学系。从1939年开始,为了解决云南原有中学师资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的不足和参差不齐的问题,联大与云南省教育厅决定由联大师范学院举办云南省中等学校在职教员进修班,学制一年,分国文、数学、史地、理化四科,学员从在职各科教师中选拔。第一期于1939年10月开学,1940年暑期结束,学员普遍感到收获颇丰。但由于战事趋紧加上空袭频繁,第二期拖延到了1944年才开班,分成文史地和数理化两组,效果同样显著。为了给师范学院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并为一般中学树立楷模,1939年9月联大常委会筹设师范学院附属中学、附小及幼稚园,1940年11月1日附校开学。1941年增设师范专修科(初级部),学制三年,分文史地、数理化两组,于该年11月26日开学。抗战胜利后联大当局决定联大师范学院单独留昆。1946年8月1日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改名为“国立昆明师范学院”。
联大师范学院以培养健全与合格的中学教师为任务,由于驻地在云南昆明,则比较注重满足云南的教育需求。师范学院在这八年期间,开设了几种专修班、培训班和暑期进修班。这些班大都是为云南而设的,当然作为一所大学的一部分,师范学院在为云南服务的同时也为国家培养师资。师范学院不仅与云南省教育厅签定师资定向培养合约,也与贵州省教育厅和江苏省驻重庆办公室签订培养本省教师的合约。
联大和联大师范学院的存在确实满足了云南中小学教育的需求并促进了其发展,这仅从私立学校的增长就可以反映出来。战前云南全省仅有四五所私立学校,而到了抗战结束仅昆明地区就达到二十二所,这些学校中八九成的行政人员和教师都是联大学生。
联大师范学院学制五年,最后一年是教学实习。学生在五年中修满170学分,考核及格,方能毕业。师范学院的学生的课程分为:(1)普通基本科目,与文、理学院规定的共同必修课程大体相同,也就是通识课程,包括:国文、社会科学、英文、自然科学、哲学概论、中国通史、西洋通史。(2)教育学科基本科目,这是师范学院各系学生的共同必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概论、中等教育、教育心理学、普通教学法。(3)专业课程。(4)专业训练科目,即分科教材教法研究和教学实习。
以联大师范学院教育学系课程设置为例。联大师范学院教育学系的前身是北京大学教育学系,设置联大师范学院时为了充实教育学系的力量又将云南大学教育学系并入联大师范学院教育学系。建系之初,教育学系有学生133人 (其中一年级新生23人),占师院学生总数的 54%[6]315。从全校来说,教育学系也是学生较多的一个学系,当时仅次于经济学系和土木工程学系[6]315。联大师范学院教育学系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见表1:
除表中所学18门必修课程外,学生还得提交毕业论文,五年级从事教学实习一年。师院还为教育学系三、四年级学生提供了专业选修课程,详情见表2:
从上述来看,联大师范学院的课程主要由通识课程、共同必修课程、专业课程(这里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大部分组成。通识课程是由校务会议决定,共同必修课程则是由学院自己决定交由校务会议审查后通过,专业课程则是由学系制定。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使学生的知识面不仅宽广而且在专业知识方面更加深厚。
表1 联大师范学院教育学系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
表2 联大师范学院教育学系专业选修课开设情况
联大师范学院的教师来源包括两个部分:(1)西南联大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人数占联大师范学院教师人数的多数。因为师范学院“成立之始,依本部令之精神,各系教师充分利用西南联大原有之人才。就文、理、法各院教师之中,选其富有教学经验者,于本职之外,加聘为本院教师”[7]。(2)招聘专职教师,人数较少。例如1940年度,兼职教师有二十八人,专职教师有二十二人。随着联大师范学院的发展,专职教师在教师总数中的比例逐渐增大。这些专职教师在联大结束后都加入了国立昆明师范学院。
联大师院教师的实力在当时的国立师范院中是数一数二的。曾任联大师范学院院长达八年之久的黄钰生教授曾回忆道:“据《联大大事记》所载,曾在联大师院任职的教师先后有91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9人,讲师12人,教员14人,助教36人。”[8]应当说,院方从建院之始,就对师资力量建设相当重视。1938年建系时国文学系系主任由文学院中国文学系系主任朱自清兼任,罗常培、罗庸都先后兼任过国文学系的系主任。教师一方面由中文系教授兼任,另一方面则由师院专聘,例如沈从文、张清常、余冠英、李广田等都是当时师院的专聘教师。
前后八年,师范学院院长都由黄钰生担任。作为一名老南开人,他将南开的教学理念带入师院,使联大师院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风貌。在生活上,师院对学生严格管理。除了家在昆明的学生,其他人一律住校,即使是周末外宿也需履行请假手续。严格执行作息制度,早晨按时起床,晚上按时熄灯。每天早晨,师院学生都得做早操,举行升旗典礼,由院长或者训导长讲话,每逢周一还举行总理纪念周。在个人品德修养方面,联大师院要求学生衣着整齐而不华丽,仪表端庄而不放荡,口不出秽语,行不习恶人。
每一年的教师节 (6月6日),师院学生都会集会,并由黄钰生和梅贻琦讲话。黄钰生还特别设计了一个“传播光明”的活动,在每年的“院庆”日(12月12日,联大师院开始上课的日子)举行。教师们举着没有点燃的火把,绕着篝火围成一圈。学生在外面围成一个更大的同心圆,聆听黄钰生宣讲。然后,教师点燃手中的火把,并用他们的火把点燃学生的火把。这样,集会现场一片光明。接下来,教师把火把扔进篝火,学生也跟着将火把扔进篝火,然后师生一起歌唱,唱出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心声。这种联大师院独有的活动,形象地表现了教师和作为未来教师的学生的职责是传授知识,传播光明。
联大师院学生有许多课程是与文、理学院的学生一起上的,加之联大对转系的规定又很简单,只要转入学系的系主任同意,教务长批准就行。师院各学系的系主任都是由联大相关各学系的系主任兼任,只要学生提出申请转系,没有不批准的。所以,中途转系的师院学生很多。国文学系在1943、1944、1945这三年共毕业7人,中途流失了超过2/3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是转入了文学院的中国文学系。其他各学系情况大体相同(除教育学系、公民训育学系以外)。1938-1946年,联大师院共毕业179人,其中教育学系毕业的有140人。这些毕业生大部分都终身工作在教育岗位上,特别是为了云南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黄钰生曾回忆道:师院培养出的杰出人才不多,但不修边幅的“名士”也很少。
联大师院在抗战的环境下能够延续和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它能够适应战时的环境,它和其它高等师范院校的存在使得高等师范教育得以延续。联大师院在当时环境下采取了种种应变措施,使师范学院不仅仅是为中小学培养师资,还在整个教育领域扮演了更为活跃的角色。它开设了进修班、初级部,使得高等师范教育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师院国文系创办的《国文月刊》将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对国文教学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今天看来,联大师范学院存在的时间不长,只有八年而已,培养的学生也不算多。但是,它作为当时师范学院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史和抗战教育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它的一切对于我们今天的高等师范教育乃至高等教育都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1]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刘超.联大社会学及其谱系、源流与嬗变:以联大社会系为基点的历史考察[J].学术界,2008(3).
[3]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一次教育年鉴[M].上海,开明书店,1934.
[4]国民政府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
[5]李桂林.中国现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6]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张映庚.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学、科学研究及教学实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8]冯友兰,等.联大教授[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