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智学
(西北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甘肃 兰州730124)
舟曲地处甘、青、川交界地带,位于甘肃省南部,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北邻陇南市武都区、文县和宕昌县,西连甘南州迭部县,南与四川九寨沟县接壤,自古以来有“陇右孔道”“甘川锁钥”之称,是原丝绸之路河南道和甘、川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四千多年来,氐、戎、羌、藏、汉、回等多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下形成了特有的民风民俗,多项古老的文化揭示了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历程。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存和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及寺洼文化遗迹星罗棋布,现存“三连罐”“二连罐”等数百件文物和“多地舞”“东山转灯”“织锦带”等60多项国家级、省级、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文物宝库”“民俗长廊”之称。
民俗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早在《诗经》时代,我国的文献古籍就有关于地域民俗方面的记录与研究。几千年来,为了适应和利用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共同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且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而民俗体育正是这个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民俗体育依附于民俗节日,并与其他民俗节庆活动杂糅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各个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等,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节庆是一种文化现象,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曾指出:“民间流行的节日,是各民族所同有的、必然要有的文化”[2]。而民俗体育活动是反映人们日常生活及各种娱乐活动的真实情况,是人们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的真实写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状况和社会文化背景,它和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祭祀活动、经济水平、人文风情等息息相关[3]。
2000年出版的《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界定为:“在民间民俗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一种运动风俗包含一个民俗体育模式,当行为变成风俗的时候,也就是行业形式稳定的模式的时候”[4]。笔者将“舟曲民俗体育”界定为:在舟曲地区广泛流传并与当地藏汉民俗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舟曲民俗体育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舟曲藏汉同胞的生存智慧、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是他们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与社会背景下的社会文化追求与文化生活方式的体现。
“舟曲”即藏语“龙江”之意,以龙喻水而命名,是中华民族远古时代“龙图腾”的遗迹。数千年前,黄河文明遭遇了气候变化的威胁,一部分人逐森林而栖,依江河而居,逐步退居森林茂密、江河纵横、气候温暖、土地肥沃的长江流域白龙江河谷,孕育了强大的远古部族。后西南部族与中原部族多次发生冲突,有的部族东迁,有的北徙,大部分则分散到西南一带,成为“西戎”,后分化为氐、羌、苗等多个民族[5]。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秦征服西戎,设置四郡,次年在舟曲境内置“羌道”,治羌水(今白龙江中上游)流域。公元七世纪,吐蕃兴起,统一诸羌和吐谷浑,后趁“安史之乱”占领白龙江一带,当地各部族遂与吐蕃军民融合,逐渐形成今白龙江一带的藏族[6]。宋王朝发动“熙河之役”收复此地后,历代中央政权为了巩固边疆,不断迁内地居民屯边,此地更名“西固”,成为中原地区稳固的西陲重镇。因此,舟曲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民间传统文化底蕴。
舟曲岁时节令文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传统岁时节令文化,二是宗教节日文化和地方民间信仰节令文化。如腊月二十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五)、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是我国传统的岁时节令;三月二十七跑马节、五月初五巴藏朝水节、博峪插花节,七月十五天干吉祥节、正月十五东山转灯等为宗教节日和地方民间信仰节令。在这些节日中,舟曲藏汉居民不仅根据我国传统习俗庆祝节日,而且在历史发展和传承流变中逐渐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
农历三月二十七的坪定跑马节是甘肃舟曲坪定乡非常隆重的一项民俗节日。跑马节按“战序”罗列,可分为“演练”“接驾”“庆贺”三个阶段。三月二十五日起开始敲锣,制作兵器至二十七日,以示“战备”。二十六日为“演练”日,炮声震起,众集一堂进行“写旗”。旗为红黄色,全开纸一张,白色锯齿边,三条纸絮垂下,木杆撑起。“演旗”时,“士兵”持长矛、大刀两排对峙,旗手由该年主持会事的12人担任。二锣前引,内外左右各转三圈,一声炮响,两排长矛、大刀做相互对打、厮杀之势,戏耍一番,随着喝令声冲向远方。二十七日拂晓,各家牵马骡出厩进行装束,头束红绸,尾坠纸花,身披彩虹,符纸点缀,马背上搭有棉毯、毛毯、栽绒马褡。骡马脖挂铃铛,随步作响,向位于距坪定乡3公里处的西寨村后向阳台集结。汇聚在这里的近百匹马骡,由演旗者引绕九圈。拉马者弃缰于后,马骡扬蹄欲奔,执事者高念术语,“三眼炮”点燃,一声巨响,马骡争相奔驰,牵马人群奋起直追。这里的“跑马”有别于横列并排的草原赛马,也有别于战斗中的万马奔腾,类似于骑兵在山地林间行进。因地形所限,马依次顺弯曲的小路急驰,形成一条游动的彩带,别有一番景致。历史悠久,声势浩大的舟曲坪定跑马节既是当地群众向神灵祈求风调雨顺,祷告地方平安,亦包括庆祝春耕完满结束和农事闲暇时的一种身心娱乐和民众健身活动。
吉祥节是舟曲县曲告纳乡天干沟藏族群众的传统节日。每年七月十五凌晨,天干沟群众早早的起身洗漱打扮,穿上节日盛装,准备好美酒、食品及供品,由村寨里的高僧或德高望重的长者带领青壮年男女上山。男子们一般骑高头大马,身背猎枪、腰挎板刀、领上猎狗,带上生活用品,在半山古树下鸣枪,煨桑,举行插箭、祭拜山神仪式。妇女们步行上山,一路欢歌,到山顶的“枇杷沟”采摘枇杷花、山荷叶、野葱花。接着大家喝酒吃肉,唱祝福吉祥的歌。中午时分大家下山,边走边唱:“我们已给长寿树插了箭,已堆砌了吉祥石,已采到枇杷花,已穿了荷叶衣,我们为此而欢歌。”下山归来,寨子里没有上山的男女老少都来到村口迎接、敬酒,然后一同来到村寨里的打麦场,煨桑祈祷,诉说一年来的“运程”和民情,许愿发心,祈求神灵保佑全村平安、人丁兴旺、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祈祷完毕,开始歌颂神灵,歌唱祖先的智慧和恩德。随后跳起“突谷”舞、猴子舞,模仿大仙作法的姿态,模仿并描绘祖先的原始生活状态,歌唱部族的起源和进化历程。说祖先是猴子,靠采食野果草籽为生,后来用石块、木棒打猎,之后又发明了弓箭。母猴种植草果生产出粮食,养动物幼崽成为牲畜,穿荷叶和兽皮做衣服,祖先们才解决了吃和穿的难题,演变成人。从吉祥节的舞蹈和唱词可以断定:天干吉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是原始人类在草果和猎物最丰富的七、八月份欢庆丰收时的古老庆祝活动,千百年来代代言传身教流传至今。
此俗于舟曲博峪盛行并延续至今,农历五月初五凌晨,当地群众纷纷赶到附近山泉“抢水”,双手捧水痛饮,然后用手沾花草上的露水擦洗脸和身体,再折柳枝和鲜花。人们背着泉水、捧着柳枝和鲜花,口念“嘛呢”经文回家,把“圣水”供于香案,将柳枝和鲜花插在门窗。全家人饮用“圣水”、洗漱和净身。据说这天神仙在泉水、花草上撒了灵药,喝了日出之前的泉水能祛病健身,洗浴会带来吉祥,插柳可以“辟邪”。
“采花节”期间,浩浩荡荡的采花队伍跋山涉水,穿行在花丛林间,休憩于林中草地,上山时要在三个固定的地点“歇场”,煨桑祭山神、财神,跳“多地舞”,唱祝福歌、敬酒歌、抒情歌。爬山约四、五个小时,历经千辛万苦才到达花山的主峰——海拔4 000多米的“刺儿坎”。小伙子们在达玛花(即枇杷树)旁插上木箭、木枪,敬献哈达,拿出祭品、美食和酒,抛撒“龙达”(小片经文)、煨桑祭祀花神、牧神及祖先——战神、猎神。部族头人祷告祈福,大伙鸣枪齐吼。部落头人带头唱起描写先祖原始生活状态的歌,指出人类祖先为了生存,发挥聪明才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一步步艰难地从原始状态发展到农牧结合的母系社会。这些与大自然作不懈斗争的祖先被当地的群众尊为“战神”“猎神”,年年祭拜。博峪采花节历史悠久、形式独特、内容丰富、服饰艳丽,歌谣、舞蹈有明显的藏族古风。
每年端午节,舟曲县和迭部、岷县等周边群众自发地汇聚八寨沟“昂让”雪山,举行规模盛大的“朝水”活动。人们早早起床,穿上节日盛装,山寨里充满了节日的喜气。扶老携幼,成群结队穿山越涧,过密林、走竹径,一路高歌,攀登到昂让山万丈悬崖下。悬崖下千年寒冰形貌峥嵘,苍松翠柏随飞瀑摇曳,水雾漫漫,烟云缭绕。高僧和长者煨桑、诵经、祭祀、祈祷,大家高声齐呼,鸣枪放炮。不畏寒冷,围着“曲沙”飞泉跳舞唱歌,诉说心中的祈愿,钻进瀑布中沐浴、洗濯、畅饮、追逐、嬉闹、呼喊。“曲沙”飞泉也随呼喊声不断变幻,忽大忽小、忽远忽近,扬波起舞,与百姓同乐。悬崖下还有数十处小泉水,如“聪明泉”“吉祥泉”“明目泉”“健康泉”等;游客可根据各自的祝愿和疾病择泉而浴。据说端午节这天,“司医仙子”在“曲沙”圣水中撒有大量仙药,沐浴和饮用此水,能医治百病,净化身心,消灾避难。“朝水”后,人们带着给亲友的“曲沙”圣水沿着林间小道下山,一路相互敬酒,对歌献艺。回到村寨,热情美丽的藏族妇女尽情地跳起“罗罗舞”,歌颂大自然、神灵和美好幸福的生活。男子则由长者带领,持长矛大刀,在外围列队摆出威武的“龙阵”,吆喝跃进,模仿先祖们御敌战斗的情景,缅怀先辈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尽情地展示着古老的民俗。夜幕降临后举行篝火晚会,男女老少载歌载舞,饮酒吃肉,将节日的狂欢气氛再推向高潮。
每年正月十五前后,舟曲东山弓子石、上湾、真节村一带,要举行“转灯踩道”活动。据传,某年东山一带虫旱灾降,庄田俱毁,民苦不堪言。为免除灾难,须“踩道转灯”,形成习俗流传至今。每次转灯,每家派出年轻精干的男丁,带着花灯自始至终参与本村的灯会,数百个五颜六色的花灯沿着羊肠小道形成长龙阵,鼓乐而行,游村转庙“散福祈祥”。随后灯队在庙前的平地里转灯踩字。4个“挡灯人”站成边长20至40米的正方形,“头灯”带领花灯队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地上,按锣鼓的节奏和踩字口诀进行踩字。所有转灯人必须步调一致,每个人都要按前灯的步伐依次行进或转弯。灯队跟着“头灯”不断变换队形。约十多分钟,所有转灯人依次完成踩字过程,继续前行,踩出一个大小400至1 600平方米的大字,一般是“福禄寿囍”“风调雨顺”等字,各村乡亲们白天都来品评。转灯时每天晚上都在蜿蜒崎岖的小路上行走数十里,危险路段要互相帮扶,踩字、奏乐要团结协作、整齐划一,互相评比要客观公正、虚心接受。每个人都要尽心尽力,再苦再累都要走完全程走到天亮,维护全村人的良好形象。所以元宵转灯会既是东山人展示才艺的盛会,更是互相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通过元宵转灯会这个重要的民间活动,东山形成了村村热情好客、家家尊师重教、人人争先创优、事事团结协作及诚信守诺、吃苦耐劳、崇文尚武、顽强拼搏的“东山精神”。
节庆文化往往与民风民俗紧密结合,与民俗体育水乳交融,互动发展。节庆民俗中绚丽多姿的民族体育,表现了各民族独特的风格,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和内涵,在相当程度上成为本民族特征[7]。著名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指出,“仪式不应该被看作是‘奇异怪诞’的,因为它的象征意义并非荒谬而突兀的[8]。每一项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都与现实经历中的某种经验性事物相联系”[9]。舟曲节庆民俗体育也不例外,久远的历史已使其深深打上民族印记和地域特色,各种节日庆典中的民俗体育在其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特征。
一项民俗体育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虽经流传演绎而难免变异,但其核心和主旨总有因袭的内涵和固定的仪式,代代相习,绵延传承。它对维系一个民族的群体凝聚力和趋同意识具有很大的正效应[10]。舟曲节庆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大多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如罗罗舞、突古舞等活动,早在吐蕃时期已经举行。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内容和形式不断地丰富创新,分类更加细致繁多,技艺日益完善,但其仪式的形式和根本蕴意经代代相传,仍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态势,经受“烙印”的传承洗礼,始终表达着藏族人民勤劳勇敢、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民族性格,从而体现出强大的民族感召力。那些古朴的仪式已成为充分表达节庆体育民俗内在性质的特定符号,其特征在婚嫁、节庆等民俗事象的活动过程中体现尤为明显,形成了一整套程式化的节庆体育民俗程序。如“天干吉祥节”“巴藏朝水节”时,时下青年男女虽手拿相机,脚穿品牌旅游鞋,穿行林间,嬉笑拍照,增添了不少现代时尚气息,但鸣炮出发、煨桑插箭、抛撒经文、歌词唱腔、舞蹈形式、饮酒祝福等均按传统仪式进行,任何一项环节均不得随意改动,在严格遵守程序中表达着心中的虔诚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并根植于节庆习俗文化的舟曲节庆民俗体育活动,通过节庆越来越多获得传承的生命活力。因而,在舟曲藏、汉村寨生活中,传统的节庆习俗已内化为村寨的传统文化,使得节庆民俗体育具有鲜明的仪式性和习俗性而得以世代传承。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俗现象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必然将活跃在民间的文化生活包括体育活动领域中[11]。然而同一个民族因分布在不同的地域,使相同的体育民俗事象也表现出各自的地域特色[12]。舟曲藏族分别居住在山后、山前(以安扎梁、青山梁为界划分),上河、下河(以白龙江上下游流域划分)等地,由于高山、半山、河川等居住地域分布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其节庆民俗体育也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例如:同在节庆时所跳的“多地舞”,博峪藏族多在林间、草地上大家手拉手每半圈为一组进行,男子蹲踏步时两手胸前交叉拉开,有拨开蔓枝寻找食物的直观感觉,模拟狩猎的动作尤为突出,属于典型的林区“贡边多地”。而上河藏族多在麦场、院落大家手拉手围成圆圈进行,女子擦跳步时左右手不时在胸前交替屈伸,形似挥镰收割,属于反映农耕文化的“格班多地”。住在高山上的藏族,因妇女长期背水,上肢动作简单,开张幅度不大,而活动主要在下部,合着脚步和节奏律动,较之草原藏民族长臂舒袖和两臂大开张、大交叉的粗犷之态,舟曲高山藏族的女性舞姿显出了山地藏民族腆静、文雅、内秀的性情,其肢体语言是山地人地理、生产、性格的形象表达。
舟曲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经常在节日集会里,它与歌舞、宗教仪式等文化娱乐活动相结合穿插进行。这既是人们休闲放松、健身悦心及享受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节庆民俗体育项目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如“博峪采花”节、“天干吉祥”节、“坪定跑马”节、“东山转灯”等,均为舟曲藏汉人民重要的宗教祭祀节日和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敬神与悦人相结合,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其次,在诸多节庆中,除了大人进行舞蹈表演等大型民俗活动之外,不乏有“荡秋千”“踢毽子”“打转转儿”(小陀螺)“搬棍儿”“吃子儿”“绊跤”等少年儿童极为喜欢和乐于参与的民俗体育活动。这些活动相互映衬、相互促进,不仅赋予机智、风趣、幽默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趣味性与娱乐性。人们以多种身体活动方式参与的这些节庆民俗体育活动,在欢快的过程中承受着一定的运动负荷,在充分愉悦人们精神的同时,对人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舟曲藏、汉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劳动、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了各具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锻炼意识和锻炼手段逐渐得以加强。节庆民俗体育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喜爱和重视。随着一定数量的民俗体育项目在“非遗”保护视角下的日益普及,其中所包含的娱乐性以及健身性特点会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其中。
舟曲主要节庆民俗体育活动开展一览表
在节庆活动中民俗体育是节日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身体行为的文化符号,节庆中的民俗体育更是民族文化的表征,它以独特的文化内涵赋予了传统节庆特有的魅力,并以此作为传承自己文化理念的方式和手段,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13]。以增进健康、陶冶情操、增强意志、振奋精神、体验欢乐为目的舟曲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具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它是历代藏、汉民族人民群众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维系整个民族群体的精神文化纽带,是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宗教性与民俗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统一;是舟曲地区独特的生存环境与宗教信仰以及民俗文化相融合,所形成的特色鲜明的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形式,在代代自我复制中得以传承。它不仅表现出舟曲地区的民族外在风貌,而且承载着民族灵魂,所追求的是自然的、开放的、不受约束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理念,其文化底蕴和活动内容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永恒的价值。
[1]陈莉.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定位及其策略选择[J].体育与科学,2010,(1):56-59.
[2]钟敬文.民俗学概念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20-25.
[3]邹利江.湘赣边区民俗体育状况研究[J].农业考古,2010,(3):318-320.
[4]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12
[5][6]甘肃省舟曲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舟曲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6.3-5.
[7][9]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3,3.
[8]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3.
[10]刘万武,姚重军.体育民俗之探讨[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1999,(3):125-128.
[1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42-29.
[12]虞重千,张基振.休闲语境中的中国民间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1-5.
[13]李军.西部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中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及价值[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