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的《南国今报》有这样一则报道,台湾一名女子手机通话30分钟后,脸被灼伤;湖南苏女士由于打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脸被烫出一个大红印,一个月后还没消失。
无独有偶,今年8月,13岁的重庆巫溪男孩小平(化名) 一个人在家边充电边玩手机游戏时,手机突然爆炸,等小平回过神来,发现地上有一摊血,自己右边小腿被手机碎片炸伤。据医生介绍,小平右小腿伤口最深的一块贴近骨头,需通过多次手术才能取出。
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说过有关手机充电产生危险的报道,这些报道在网站、微博等新媒体上广泛流传。谈到引发事故的原因,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手机过热、充电器不是原厂配置等原因。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很多人采取了充电时不打手机的办法。
那么,充电时用手机通话是否真的那么不安全?
充电时使用手机通话,手机往往会发热,这是大家认为的引发手机爆炸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这种温度究竟能达到多少度?是否会引发爆炸或其他危险?
国家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是对各型手机进行检测与认证的专门机构。针对手机发热问题,该实验室的专家利用一种特定的红外测试仪,对正常销售渠道购买的同一款手机在待机、通话、充电通话等不同情况下进行了温度测试。这种红外测试仪,能让人们直观地看到手机温度上升的情况和最高温度点的位置。
待机时的温度:将手机跟泰尔终端实验室的红外测试仪连接起来,手机在最大发射条件下且处于刚刚开始测试还没有打电话的状态时,它的温度比我们的身体温度稍微高一点,通过红外测试仪可以看到,它的最高温度大概是39℃。
通话时的温度:专家表示,手机通话过程中,温度肯定会有一些变化的,但保持通话状态一段时间,手机的温度会趋于稳定。
红外测试仪显示,手机以最大发射功率通话1小时后,手机的正面温度大概是40℃左右,背面温度是41℃,手机的温度上升了1℃左右,这是手机不充电时,在通话状态下的正常温度提升。
充电通话时的温度:温度测试显示,手机在充电通话状况下,正面温度约为42℃,背面温度最高是44℃,比不充电通话时稍微高了2℃左右。这说明,充电时通话,对电池的温度提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远远不会达到危险的程度。当然,这一结论是建立在手机和电池都是合格产品的基础之上。
除了充电时通话是不是安全的问题之外,还有不少人对手机长时间充电是不是安全也有不少的担心。实际上,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手机厂商在生产时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一问题。
温度检测触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手机电池有3个触点,一般人比较熟悉的是正极和负极触点,那么,第3个触点是做什么用的?
实际上,位于中间的触点是温度检测触点,它能把检测到的电池内部的温度信号输出来,传到手机上。然后,手机再根据这个信号进行一些功能处理,并启动“手机保护闸”。
手机保护闸:合格的手机对于充电有2道保护闸——电池保护电路和手机充电管理模块。因此,即使对手机进行长时间充电,一般也都是安全的。
为了形象地说明手机保护闸是怎样起作用的,专家将手机电池放入温度箱并不断增加温度,十多分钟后,温度箱的温度上升到80℃左右,仪器上显示的电流数据却有了明显的下降。专家表示,这是电池的温度检测触点触发了电池保护电路和手机的充电管理模块工作。
电池里都有保护电路,如果发生过充(电)、过放(电)或高压、短路,电池会自动切断充电电路。同时,手机本身的充电管理模块对充电的电量、电压都有一些限制。
但这些都是针对合格的手机和电池而言。山寨电池跟正规电池相比,在保护电路的设计方面存在缺陷,如果再遇到外界使用条件不理想,就极易发生危险。
在测试中,专家把没有保护电路的山寨电池放入特制的防爆箱中,接通充电电路后,在充电20分钟后,防爆箱中的电池先是发生了形变,继而起火爆炸,使得坚硬的电池外壳变得脆而易碎。
电池的爆炸威力很大,因为电池里面有电解液,电解液过热会汽化,然后膨胀,最终冲破钢壳造成爆炸。爆炸引发的炸伤,主要是由于钢壳的飞溅造成的。当电池充满电以后,如果还继续给它加一个高压的电,其内部能量会不断积累,形成一个内部短路,最终引发过热、爆炸。
影响手机充电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手机的充电插头。通过不同渠道购买的充电插头,价格相差较大,有些甚至在重量上也有较大差异,那么,这是否会影响到它们的质量?
专家用电子秤对原配充电插头和2个街边零售店买的山寨充电插头的重量进行了测量,发现它们之间存在10克的差距。正常情况下,一个充电插头本身设计好了以后,它的用料、电路板都不能随意改动,重量应该是固定的。
那么,这10克的差距是从何而来的?
将3个充电插头打开,检查内部结构后发现:原配充电插头里面的零件比山寨充电插头的多,用的材料质量也比较有保障,这是原配充电插头比山寨充电插头重10克的一个原因,。
其次,充电插头接220V电压的那端是危险电路,接手机的那端是安全电路。山寨充电插头的结构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它的危险电路和安全电路之间没有任何的隔离,会使危险的电压直接接到安全电路中,容易导致人触电,继而引发事故。
除了充电插头,不合格的万能充内部也存在问题。万能充里面,一边是危险电路,另一边是安全电路,中间有一条隔离带。虽然不合格的万能充电器也有隔离带,但隔离带太小、太短。正常标准要求,危险电路和安全电路的间隙至少要达到4个毫米以上。
专家表示,对于充电插头及充电器,国家对相关产品的材料、抗电强度等一系列的指标进行检测,只有满足要求的产品才是安全的。因此,在购买中,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选择品质有保证的产品,从而避免发生危险。
也就是说,如果手机、充电器还有电池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那么不管是充电时通话,还是长时间充电或通话,安全都是有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