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材质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新材质层出不穷,但是有些传统材质还是人们生活中所喜爱沿用的。例如,木头的桌椅、陶瓷的杯碗、纸质的包装等等,无论材质怎么发展变化,传统材质始终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材质,也是人们沿用至今的材质。
关键词:传统材质;传统造物观;造物文化
1 传统造物文化中材质的重要性
1.1 材质是“天人合一”理念的物质基础
中国传统的造物文化中,最为推崇的就是“天人合一”,它所体现的和谐思想是传统社会观与自然观的表现,同时“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造物的核心,古人崇尚自然,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间万物循环,本因融为一体。而材质作为造物的物质基础在表达“天人合一”的理念上更凸显其重要性。
《考工记》中所说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就是把天时和地气这些自然的环境与生态看作人们造物活动的首要前提,认为人们造良物的前提是顺应自然,让人和自然可以融合在一起。
适应自然是对中国传统造物与设计的最普遍要求。在这些古人对生活物品的加工改造的过程中,都展现出了实践和自然的结合原则,这是中国人对天地万物,对自然的崇敬心理的具体体现。
1.2 材质伴随工艺为造物提供可能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两句话“朽木不可雕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见就算有了高超的技巧,没有合适的材质也是无法完成作品的。材质被作为造物的客观前提而存在。
在当代我们通常把“工”类比为“工艺,技艺”。而材料对于工艺的作用更是关键,可以说在传统的造物中,是材料决定了工艺。所谓“因材施艺”就是由于不同的材质有着自身不同的物理特性,所以需要施以不同的加工工艺。在传统造物活动中,人们对材质自然特性的遵循与物理属性的把握实际就是一种人与自然的能动关系。材质是用于工艺的手段,而工艺是利用材质的技艺。材质是决定工艺好坏的物质基础,而工艺从选材到完成制作的过程,正是对自然材质的筛选、制作和表现的过程。
适当的材料再施以适当的工艺才能使器物展现出本应有的优质功能,材质的好坏关系到器物的功能与审美。匠人们必须用心去感悟,认真探究材料的质感和特征,思考其使用特性,准确地按照其性能制造合适的器物。
1.3 物性价值决定社会文化
材料的物性价值主要表现在视觉与触觉两方面。与此同时,材料的质感将视觉与触觉与整合在了一起,也是人对材料的真实感受。人的眼睛能直观看到的便是视觉,通过身体触碰感受到的便是触觉,自然材料的质感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或粗糙或细腻,或冰冷或温暖;不同自然材质所表现的质感也是不同的,给人的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木料与竹材的质感会给人以亲切、温暖,朴实无华的感觉,而硬朗的石材则给人严肃冰冷的感觉。自然材质因取自天然,人工痕迹较少而使人倍感亲切,它独一无二而又灵活多变的纹理是现代人造材质所无法比及的。
看到石头感觉冰冷,看到木头感觉温暖,这就是传统材质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同时除了材质给人的生理与心理的感受之外,还有传统材质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对人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们对传统材质的感知不仅仅是对材料的表面属性的描述与表达,更包含了文化的属性。首先传统材质的天然、古朴的特质符合当下设计文化中所强调的人性化、回归自然与人文关怀。其次由于传统材质本身的地域特点,也代表了地域文化的背景。传统的材质承载着人们几千年来经验总结与对生活的体验,所以也可被看作是表达文化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2 传统造物思想中材质观的特点
2.1 就地取材
《考工记·总叙》中说道“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造物必须首先顺应天时。中国传统民间造物的观念中注重对自然的观察与利用,顺应自然。
其次是要顺应自然而取材,《考工记·总叙》中写到“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燕之角,荆之干,妢胡之笴,吴粤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由于地域不同,导致材质的特性也不同,古人在当时凭借生活的经验已经得出只有顺应当地天时地气去选材才能制作出适合并且完美的器物。所谓“材之美者也”,就是展现了人对材质的选择与审美,并主动去顺应和利用材料本身固有的特性,施以“巧工”,以制造出良器。
传统造物中顺应天时地气的取材还意味着材料的地域性。江南多潮湿,竹木多,棉麻材质多,北方多干旱,石材多。材质的不同导致了造物的不同技术,而且不同时节材质也会有所不同。
2.2 因材施艺
所谓“材美”,是肯定人对材料质地品性的选择性,要求工匠根据所制器物的需要去主动的体验材料的美,合理地利用材料的性能,发挥材料本质的美感。《考工记》开篇就讲道:百工之事为“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强调工匠应该因材施艺,要求工匠在制作加工器物的时候,要仔细观察材质的曲直,以便根据不同的情况加工处理材质,根据材料的特点来制造器物。这是传统造物中对材质利用的重要思路。就像王符的《潜夫论·相列》中所说“巧匠因象,各有所授,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檀宜作辐,榆宜作毂,此其正法通率也”说明匠人应该考察材质并合理利用材质的不同特点,制作不同器物。
2.3 物尽其材
物尽其材是传统造物中充分利用材质的一个表现,如传统木质家具制作“框料腿料选硬料,镶板花板选软料。坐具必选硬木做,柜橱要选材质好。先选面料和腿料,柜门屉面留好料。侧面背面搭配做,内框底板剩余料”匠人们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选料,同时还要做到对材质不浪费,使每一块材质都可以被利用,做到了物尽其材。这种造物观念在房屋建造上也有体现,许多剩余的边角木料,工匠会把它们巧妙地粘合或拼接用作其他的建筑材料,在拼接的缝隙处,用木灰或土灰填平,同时还可以在上面上油料与彩绘,即美观又具有实用性还不浪费。在类似这样的过程中,材质的不同特性也促使了匠人们提高自身技艺,雕刻,绘画,建造,织绣等传统技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
“材有美”也是提醒造物者关注材质本身所表现的美感,说明古时人们在造物时,已经开始對材质有了充分认识。正是因为材质能给人带来各种丰富的心理感受和审美情趣,所以,自古以来的匠人们,在对材质进行加工时,都会注意保持材料的原始质地和独特的纹理,同时通过多种加工手法与技术,对材质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并且强化和丰富材料的质感和纹理变化,从而使材质在传统造物中得到极大的表现。
参考文献:
[1] 柳宗悦.工艺文化[M].徐艺乙,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柳宗悦.民艺四十年[M].徐艺乙,译.广西桂林大学出版社,2011.
[3] 闻人军.考工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 范钦满,吴永海.包旭中国传统造物中的先进设计思想[J].包装工程,2008.
[5] 王兴业.民间造物艺术的材质观念及对现代设计的启示[J].设计艺术研究,2013.
作者简介:姚吉人(1989—),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