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赟 喻鹏
摘 要: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朝代,唐文化的开放多元使其在艺术领域显出更蓬勃的生机,在传承传统的同时有了新的发展。本文对唐代仕女俑的造型,服饰,色彩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个人情感体验和关注自身现实生活是艺术语言探索和创新的根本。
关键词:艺术语言;个人体验
俑是古代墓葬中德陪葬物品,早期墓中多用奴隶殉葬,从东周起墓中渐渐出现殉葬奴隶象征的偶人,秦汉至隋唐时期是俑最为盛行的时期,宋以后逐渐衰落,俑的材质以陶最为常见,不同的俑的组合都是在模仿墓主人生前的现实生活的情景,俑的创作较宗教更加自由多变,更为准确生动地体现出时代风格与个性特点。由于经济的繁荣及厚葬之风的盛行,隋唐时期随葬陶俑数量很多,特别是唐以后陶俑从题材到面貌都有了大的发展,北朝多见的列队铠甲俑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仕女、舞乐、游骑等,他们更多地体现了生活的习俗和风尚。唐代的陶俑风格写实生动,人物形象富于性格特征。如果说汉代俑的生动在于写意奔放的浪漫主义,唐代俑的美则体现在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细心体察和再现。绘与塑的结合也是唐俑的重要特点,彩绘使俑的色彩更加丰富,也突出了对象的精神气质和心理活动,唐俑的风格既不像早期陶俑那样过于简拙,也不像后期那样过于繁复,更为注重作品的整体效果,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1 唐代仕女俑的艺术形象
唐代仕女俑是当时世俗生活的体现,丰肥雍容中的雅致,是盛唐仕女俑所独有的。这种繁荣、自信、满足、大气的风貌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唐代仕女俑丰满的造型也可以说是以形写神,写的是盛唐历史和文化的神韵和气质。
(1)唐代仕女俑的头部和身体的处理凝练,简洁,注重大形状,细腻处精致,收放自如。大部分的仕女俑头部都被处理成浑厚的椭圆,形态各异的厚重扭髻压在圆面方额上,发饰亦成了整体造型的重要组成。肩膀刻意处理的窄小,颈部加宽,身体形成向下收拢,中间饱满的梭子形,整體造型显得圆润厚重。然而,精致的五官,收拢的小巧手部,裙摆下露出的尖尖小脚,又强化了整体的“扩大”和局部的“缩小”,使造型充满趣味。这种富有节奏感的“收”和“放”,配合仕女俑丰富的表情和动态,将一个个鲜活的唐代仕女再现了出来。这种美是一种非常世俗和健康的自然美,唐代女性美是通过扩张的力量表达女性之美,具有明亮的“阳光”气质。即使穿越千年的时光,用二十一世纪的眼去看她们,依然能感觉到她们就像我生活中熟悉人物,熟悉的事件,熟悉的心情。这是一种贴近生活的美。
(2)服饰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整体精神面貌。经济的繁荣为丝织业的发展带来了物质前提,以纱罗做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饰中的一个特色。文化的融合,观念意识的开放体现在妇女的服饰上,出现了袒胸露臂的形象,仕女俑也被描成轻纱半裹姿态婀娜的人体。唐代仕女俑衣着上的表现形式被称之为“薄衣贴体”,衣服的塑造轻薄而贴合身体的造型,显现出肉体的美感,犹如湿衣贴身的感觉。早在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初,受到印度马拉图艺术的影响,就以细劲有力的线条处理佛像的衣纹。到了唐代,这种衣着薄柔,褶纹均衡流畅的处理线条的方式,正是受外来艺术潮流的影响。衣纹处理,线条稠密规整,流畅有力,没有单纯地通过写实去表现,而是通过归纳和梳理的线条造型将造像人物的形体起伏展现出来,人物的浑厚饱满和服饰的轻薄贴身对比呼应,体现了沉静内敛的气质效果。
(3)唐代仕女俑的设色受同时期工笔人物画的影响,用色大胆、色彩富丽,富装饰性。仕女俑上多以绿釉、钴蓝釉、黄釉、朱砂和石绿等浓郁的对比色为主体色调,冷暖结合,即丰富了色彩的搭配,同时又显低调醇厚。浓丽的服饰映衬洁白委婉的面部,更显富丽高雅,烘托出盛唐的华丽气氛。
与西方艺术相比,中国传统艺术更注重一种主观心理世界的构造,这种艺术思维的主观性,反映在人物造型的创作中,首先是对“传神论”的奉行。在这种思想的主导形成了强烈的东方文化特点的意象性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唐代仕女像的造新特点并不像西方造型那样酷似真实的写照,而是形貌描摹中关注精神的传达,艺术家通过面部形体的刻画传达气质神态,营造气氛,烘托人物心理。这些对于我们自身进行艺术创作颇有启发。
2 开放与交流是艺术生命不息的动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唐代艺术形式大放异彩的深层原因是开放所带来的勃勃生机以及文化交流互动所形成的全新的文化氛围。一个具有开放精神的社会,其文化必定是兼收并蓄从而多元化的。民族融合使得唐文化不仅是传统的中原文化或汉文化,而是具有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混合的新文化,唐初统治者对魏晋以来胡汉融合的状况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破除了民族的交流障碍,经历了魏晋南北朝胡汉文化持久反复的冲突交流之后,多元化在唐代充分显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开放性,使得唐朝人在其思想观念上有了极大的宽松感自由开放。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健康的民族心态使得人才辈出,促进了人的潜能的发挥,从而有利于人才的形成。因此,吸收不同的艺术文化,技术,保持开放的心境和状态,对我们自身创作也起到了良好的启发和激励作用。知识和文化建立起来的不是壁垒和高墙而是纽带和源泉,唯有开放才能看到全新的艺术形式。
3 艺术是自然和人生的返照
艺术家最终要忠于自己内心的感受去表达。从艺术的发展历程看,艺术作品也是各个时代艺术家个人体验的一种传达,艺术的根本特征之一是源自现实,追求理想又创造理想。现实生活和个人的情感体验是艺术创造的“火种”。
4 总结
从唐代仕女俑的审美探究中,深刻地感受到若一个民族不去重视前人的成果乃至忘记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便会被世界其他民族所看淡,甚至失去自己的地位,“为我所用”地吸取融合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珍惜前人遗留给我们的文化珍宝,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营养。艺术风尚一半源于作者,一半源于社会。在文化交流日益开放频繁的今天,如何面对庞大的信息资源,在传承的同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将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探索的问题,这个过程必将是永无止境的。
参考文献:
[1] 姜澄清.中国绘画的精神体系(第一版)[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2] 朱光潜.无言之美(第一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刘继潮.笔墨之外(第一版)[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8.
[4] 敦煌石窟全集(第一版)[M].商务印书馆,2000.
[5] 吴站磊.图说中国陶瓷史(第一版)[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6] 陈绶祥.中国绘画断代史丛书·隋唐绘画史(第一版)[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张静赟,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现为江苏理工学院刘海粟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雕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