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创作心理探析

2014-12-24 13:50邢家严
艺术科技 2014年12期
关键词:自画像镜子

邢家严

摘 要:艺术家创作自画像除了可以探索艺术表现形式以及磨练技法之外,还可以成为认识自我的有效途径。美术史上伟大艺术家的自画像有共性,也有个性。

关键词:镜子;自画像;认识自我

翻阅美术史我们会发现大多数艺术家都通过画笔留下了自己的肖像,这使得我们有幸可以一睹自己敬仰的大师的风采,这些自画像也无疑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珍宝。自画像除了具备一般肖像画的特点以外还具有许多自身的特征,其中艺术家创作自画像时的心理就很有特点,我们通过对此研究将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同时也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

1 给自己一个面对镜子的理由

凡·高曾经说过:“一个人要了解自己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画好自己则尤其不易。”[1]认识自我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欲望,不过大多数人因为这不容易做到而将它长期埋在心中。艺术家创作自画像的动机除了对艺术形式的探索与技法的磨练之外,另外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认识自我的需求。

当艺术家面对镜子凝视自己,内心要比面对其他模特显得从容和平静。他们不需要考虑雇主的审美趣味,也不需要担心模特是否具有耐心,更容易达到艺术创作的理想状态,这也许就是自画像更能体现艺术家的创作风格的原因吧。面对镜子他们可以尽情探索艺术形式的可能性,并且身心相对放松可以使他们更敢于去做出更多的尝试。

自画像的创作十分有利于艺术家对技法的磨练。技法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对于同样的事物的反复描绘更有利于这种提高,自画像创作就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途径。面对镜子,艺术家可以充分地看自己所看,想自己所想。不同的自画像可以是同样的角度,也可以寻求角度与光线的变化,无论如何,艺术家都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光影在形体上变化,推敲色彩的浓淡、色层的薄厚。

如果说艺术家最初创作自画像是由于找不到模特,是为了提高创作技巧,那么到后来就可能激发起了他们关照自我、认识自我的欲望。当艺术家长时间面对镜子,内心自我认知的需求就会变得逐渐强烈,他们会逐渐意识到认识自我可能是认识世界的一个切入点,认识自我可以解除内心的许多迷惑,使自己的思想脉络逐渐清晰化。高更就曾经创作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那里去?》,其就表达了艺术家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需求。自画像作为艺术家直接面对自己的创作方式,为他们认识自我,解除内心的困惑提供了一个契机,当他们面对镜子长时间观察,面对画布反复捕捉的时候,自己似乎变得没有以前那么陌生了,一次次的创作,一次次的激发自我认知的欲望,长期的思考后模糊的我就会逐渐清晰。我们能够从伦勃朗和凡·高这样伟大的艺术家的自画像里看到作者前后的内心变化,越来越体现出一种顿悟后的从容与平静。人类的许多痛苦源于困惑,这样经常性地创作自画像也可能会成为艺术家减轻痛苦的手段。

2 在镜子中看到了什么

我们每个人家里面都有镜子,但我们日常照镜子和艺术家在创作自画像时照镜子有着本质区别,因为我们平时面对镜子主要是为了正衣冠,很少长时间的审视自己,即使在平常我们也极少会长久盯着他人的脸仔细观察,这样就很难对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带有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去观察一个事物,就能对自己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在这方面儿童强于成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小学的第一位老师会在一个人一生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的原因。

另外,我们平时面对镜子首先看到的是自己的相貌特征,其次还有年龄特征,最后如果仔细观察还会看到岁月在自己脸上留下的痕迹,我们对自己面部的观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观察的程度不同决定了观察到的内容也不同。短时间的观察主要获得的是人的自然特征。例如,岁月会在面部留下痕迹,我们照镜子时常会感慨岁月流逝、青春易老。作为一般观众可能就观察这么多,但作为创作自画像的艺术家,他们还会继续深入探索这一视觉历程,并且全力把握更具内涵的东西。因为人的一切遭遇与经历都会最终导致相貌的变化,这将会被艺术家经过长期的观察而捕捉到。俗话说“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内在的心理状态会通过外在器官表现出来,日积月累地改变着外在形态。人的心对相貌的改变需要时间,而从相貌洞察出心的变化也同样需要时间,在这方面自画像胜于其他肖像画创作。如伦勃朗、梵高等这些艺术家一生都在观察自己,创作出了比自传更加动人更加深刻的艺术作品。

3 如何表达

纵观美术史上的自画像,除了具备自画像的共性以外,各自之间还有许多的不同,如果仔细分析将会发现这种不同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艺术创作理念及表现风格的差异;另一方面就是自我认识的方式与程度不同,这两方面因素常常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决定着艺术家自画像的面貌。而自画像的面貌一般会呈现出三种类型:

第一类:理想型。这类自画像在文艺复兴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艺术家常常把自己描画成一个地位较高,拥有较多优点的理想化人物,这其中从人物的服饰到面部表情都会被粉饰与美化,艺术家会将自己的某些缺点掩盖起来。这个时候从生活到艺术人们更多的崇尚一种共性、标准化的模式。艺术家不会在自我表现的个性化上下很大功夫,相应的艺术表现手法是规矩、精致、充满法度,典型的代表人物如丢勒、提香等。

第二类:现实性。与前一类艺术家不同,这一类艺术家并不满足于美化与歌颂自己,而是追寻真实的自我与自我的灵魂。近代像鲁本斯、普桑、伦勃朗、荷加斯、戈雅、安格尔、库尔贝、梵高等艺术家都程度不同地具有这种自画像创作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伦勃朗与凡·高。伦勃朗一生创作了90多幅自画像,早期由于生活优裕,加之受到巴洛克风格的影响,自画像明显表现出作者想向贵族靠拢的理想色彩。从1638年开始伦勃朗的画风开始转变,他开始完全描绘自己真实的模样,而且越来越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与精神世界。当艺术家的创作理念转变后,他好像逐渐深谙面部痕迹对于表现自我的重要性,画风变得自然而朴素,充满内涵。贡布里希教授在论述伦勃朗晚年的自画像时说道:“这不是一副漂亮的面孔,而且无疑伦勃朗根本无意隐藏自己面部的丑陋。……它丝毫没有故作姿态的痕迹,没有虚夸的痕迹,只有一位画家尖锐凝视的目光,他在仔细观察自己的面貌,时时刻刻准备看出人类面貌的更多奧秘。”[2]另一位荷兰伟大的艺术家凡·高在用自画像表现真实自我方面同样出色,凡·高一生画了40多幅自画像,完全在观众面前将自己暴露出来。我们如果仔细欣赏这些伟大的作品,会发现这些作品里的所有人物的眼神里是一种一致的东西,那是一种坚毅不屈的神情,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即使有哀伤也是不易觉察的,不是有意掩饰,而是性格使然。

第三类:符号型。到了现代,许多艺术家创作自画像时已不再满足于真实的表现自我,而是将自我当成一种符号来表达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来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的各种可能性。代表艺术家如毕加索、夏加尔、培根、席勒等,另外当代的荷兰艺术家阿克尔曼也属于这一类型。阿克尔曼可能是所有画自画像艺术家里最极端的一位了,他从1981年开始画他自己,自画像是他唯一的绘画主题。阿克尔曼只描绘自己的面部到目前创作了2000多幅自画像作品。他在不断审视自我熟悉自我的基础上将面部抽象成一个符号,通过无止境的重复来测试绘画的可能性。

我们发现自画像在揭示作者内心与精神世界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艺术家如果能经常性的创作自画像,必将提高他们对艺术的理解与对于事物的感知能力。

参考文献:

[1] 凡·高论艺术[M].李华,译.四川美术出版社,2003:112.

[2]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234.

猜你喜欢
自画像镜子
神奇的镜子
五月·自画像
空镜子
我的自画像
自画像的内心独白
我的自画像
“三面镜子”照亮初心使命
我的自画像
镜子中的我
他者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