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泰元
继韩国泡菜去年成功申请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后,武汉的特色面点“热干面”已正式申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中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饭店文化节暨首届中国面条文化节上,大会评选出了“中国十大面条”,武汉热干面排名居首。在此之前,民间一直将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一说河南烩面)、四川担担面并称为“中国五大面食”。
武汉热干面的地位已经确立,要用英文走出去,把这“中国第一面”介绍给外国人时,许多人或许会采取逐字翻译的hot dry noodles。然此举有如隔靴搔痒,无法充分彰显文化主体性,我认为热干面英文翻译的首选,当属音译的regan mian。
把热干面的英文依汉语拼音直接翻成regan mian,八成会引来媒体痛批,舆论哗然,社会各界调侃嘲讽之声将不绝于耳。不过且慢,请容我道来个中原委。
热干面是文化特色词,具有其文化的特殊性。文化特色词在翻成英文时,经常以音译为之,这是翻译时的基本做法。音译词不仅自然,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汁原味。
用音译来处理文化特色词时,许多人的反应总是质疑强过认可,批评多于肯定。大家或许有所不知,这种直接的音译法是最常见的,放诸四海皆准,任何的语言都是如此。近一点的,有中国的点心(dim sum)、日本的寿司(sushi)、韩国的泡菜(kimchi)。远一点的,有意大利的比萨(pizza)、法国的鹅肝(foie gras)、德国的香肠(wurst),这些都是英文借自其他外文的词,直取其音而不加翻译,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或论,“热干”放着hot dry不用,“面”有noodles也摆一边,还借由音译另起炉灶,造个让人笑掉大牙的regan mian,实在离谱。非也,我们不妨看看德国香肠的例子:明明就有现成的sausage,英文还原封不动照搬德文的wurst,这不就像中文的面不翻成noodles,而照搬面的音译mian一样?法国的鹅肝foie gras本可直译为fat liver(肥肝),英文却采纳原汁原味的foie gras,这不也就像热干不译为hot dry而采用音译的regan?
况且,“面”不见得就非用noodles不可。英文词典早就收录了各色的东方面,里头硬是没有noodles,只有面的音译mein或men,如炒面chow mein、捞面lo mein、拉面ramen。英语世界最大、最权威的《牛津英语词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还单独收录了面的音译mein(此乃传统的威妥玛拼音,当今主流的汉语拼音作mian),词条里还有引自英美国家的书报杂志、以mein为例的多条书证。日本的乌冬面udon以及荞麦面soba也都直接音译,没有noodles。
丰富多彩的意式面食更是如此,英文向来都只从意大利文直接挪用,后面也不见noodles。如意大利面spaghetti,意为little cord(小绳子)。意大利宽面fettuccine,意为little ribbon(小缎带)。意大利细扁面linguine,意为little tongue(小舌头)。意大利细面vermicelli,意为little worm(小蠕虫)。英文在借用这些意式面食的同时,都不按字面的意思翻译,只按原来的拼字发音照单全收,因此我们从没看过有人把spaghetti翻成little cord noodles(小绳子面)。准此,为什么热干面不可以音译为regan mian,而要逐字翻成hot dry noodles呢?
鉴往知来,把热干面音译为regan mian是语言的通则,是常见的做法,绝不是无的放矢,让人看笑话。老外若听到regan mian云里雾里,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那是他们该学,不应倒因为果,什么事都顺着他们。
当然,如果退而求其次,主事者倾向于稳健保守,那就采取借译(loan translation)的策略,逐字译为hot dry noodles。这个hot dry noodles有它容易理解的绝佳优势,这点不容抹煞,但却也少掉了它原本该有的中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