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俄罗斯外交

2014-12-23 20:49李丹
西伯利亚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外交俄罗斯政治

李丹

摘要:今日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一反过去的激进模式,转变为防御模式。战略思想和理论方面也有别于以前坚持本国、本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在其战略思想、方法、手段以及战略实践中,都体现出地缘政治的特点。作为地跨欧亚、领土面积最广、接壤国家最多、军事实力靠前、国际影响力强的国家,俄罗斯在制定本国对外政策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在外部环境中,独联体是俄罗斯的利益核心区,被其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欧洲是其传统的战略方向,被列为战略重点;亚洲太平洋地区也是其战略考虑的重要部分;美国由于其在世界安全战略格局中的特殊地位,被俄视作安全合作的对象。

关键词:俄罗斯;政治;外交

中图分类号:D8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4)02—0036—04

一、地缘政治理论概述

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源自于两个词:Gcopolitics和Gcopolitik,这两个词本身是同义词,但是翻译成中文时却成了两个词。英语Gcopolitics被译成政治地理学,德语Gcopolitik被译成地缘政治学。现在统一将political gcography译为政治地理学,Gcopolitics译为地缘政治学。

19世纪末,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地缘政治理论。1917年,瑞典政治学家鲁道夫·契伦在《论国家》一书中首先提出“地缘政治学”一词,称它是“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政治地理学家德温特-惠特莱西把地缘政治学贬为“一种教条……那种认为国家内在地被赋予了其在太阳底下的位置的信念”。二战以后,地缘政治学被打入冷宫。大学取消了地缘政治学学科,甚至波及政治地理学。直到20世纪60年代,利物浦大学才率先重新开始设立这门课程。对杰弗里-帕克来说,地缘政治学是“从空间或地理视角出发的国际关系研究”。

当今地缘政治学的主要理论流派是海权论、陆权论、空权论、德国地缘政治学、新型地缘政治学、环带论、中心论、多元论等。

结合当今时代背景,笔者更赞同把地缘政治学定义为对在地理环境为一端和以政治过程为另一端的两者之间的互动分析。它是关于国际政治现象制约于地理的理论,在国际关系中它利用地理因素来为一个国家的对外战略方针提供理论依据。地缘政治学中的环境由地理特征、模式和这两者形成的多层次地区组成。地缘政治学中的政治过程包括在国际层面活动的势力和国内那些影响着国际行为的势力。

地缘政治学已经成为表达大国间政治在战略上对抗与竞赛的通俗术语;在学术界,地缘政治学重新成为一个热门领域;欧美大国的政党、议会和各种政治势力集团对影响自己国家利益的各种国际事件、变革和关系、格局十分敏感。

“现代地缘政治学的真正价值是对构成国际关系基础和影响政治互动的地理因素的学术分析。”它虽不能完全限定国策的制定,但确实为决策者提供了合理的参考意见。作为现代地缘政治学创立者的拉采尔、契伦、麦金德、马汉、鲍曼,他们的著述是对当时强烈的民族主义、国家扩张主义以及打造海外帝国时代的反映。

苏联解体对“新俄罗斯”的地缘政治特征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尤其表现在以前核心区的收缩、一些矿藏储量丰富的领土的丧失及领土边界的变化等方面,尽管如此,它对世界各国的影响力仍不可小视。对俄罗斯这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国家而言,它的地缘政治更为特殊。美国学者写道:“有关俄罗斯横跨欧亚的独特位置及其对俄国社会发展和对外取向的意义的认识,已经成为俄罗斯政治文化的经久不变的因素。”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缘政治学创建以来,以哈尔法德·麦金德提出的“大陆说”和尼古拉斯·斯拜克曼提出的“边缘地带论”影响最大。“大陆说”的核心观点是位于俄罗斯境内中心地带的欧亚大陆“心脏学说”,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谁统治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谁统治大陆心脏,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世界岛,谁就能统治世界”。斯拜克曼则认为:“谁统治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统治欧亚大陆,谁就能掌握世界之命运。”

随着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全面西化,地缘政治因素在俄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上升。俄在制定国家安全战略、外交方针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地缘政治学的地理位置、距离、方向等要素。

俄罗斯学者结合本民族文明、地理位置特征提出了对俄罗斯外交具有指导意义的地缘政治学说。俄罗斯地缘政治学家利休特金纳认为,俄罗斯拥有不依赖于世界经济市场的相对自给自足的内部资源、保证国家独立发展的能力,这具有“俄罗斯岛”的地缘政治理论色彩。普京访问古巴和朝鲜的意图,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就是试图扩大“俄罗斯岛”的地缘政治空间。

二、地缘政治视角下俄外交政策

(一)俄对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外交政策

中国作为毗邻俄罗斯的领土较大、综合国力较强的国家,自然成为俄罗斯外交在亚洲首先要考虑的目标。同中国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俄罗斯周边环境的稳定,只有积极发展同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关系,谋求与俄东部的亚洲邻国建立稳定、友好的睦邻关系,才能保证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安全。“这种新型关系只是双方的协作友好关系,而不是结盟关系。它不针对任何第三国,更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在单纯依靠西方援助的一边倒幻想破灭后,俄把战略思想改为双头鹰政策之后又变为多边政策,并希望借助与自己有很强互补性的中国经济来改善本国现有的经济状况。面对中国的崛起,俄在充分考虑地缘政治因素和本国经济发展需求情况下,做出了自己的战略安排:

从近期看,俄罗斯对华是看重兼借重。“经济学家们指出……除非在该地区发生某种大规模的动乱,否则的话,亚洲有可能在25年的时间里在国民生产总值上超过北美和欧洲。”俄罗斯在倍感压力的同时又提出“借东风”的发展模式——借中国经济高速稳健的发展来重振俄经济,进而增加与东亚多边合作的机会,加强其在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从中长期来看,俄对中国的外交方针是怀疑兼防范。既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表示怀疑,又在政策上防范中国的经济发展、军力增强,认为“中国未来的强大和急剧动荡都意味着对地区性与全球性稳定与安全的挑战”。因此,俄罗斯在与中国的合作中也将附带着防范心理。为防范中国的强大使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俄在军事、能源等领域采取措施“控制”中国的发展。

俄罗斯在东部的地缘政治考量还涉及日本等国。缓和与日本的关系,争取日本对俄投资,在带有军事及其他条件的前提下分阶段解决与日本之间的领土问题等,是俄罗斯对日本的外交方针。

(二)俄罗斯对美国的外交政策

在全球结构空间等级体制中,最高一层是地缘战略辖区。这些辖区是世界上足够大的地区,是具有全球影响力、服务于重要大国以及它们所在地区的战略需要的地方。当今世界有三个地缘战略辖区:大西洋与太平洋贸易所依赖的海洋辖区、欧亚大陆俄罗斯心脏地带、混合型大陆兼海洋的辖区。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混合辖区,它既包括跨大陆权力又包括对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大部分地区的海上控制权。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军事与经济强国,美国因其在贸易依赖海洋辖区中的中心位置而得天独厚地适合领导这一辖区。

俄罗斯明确把坚决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大国地位作为对外政策的重要目标;开展全方位外交;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主张多极架构,并使俄罗斯成为其中独立的一极。从空间上看,俄美虽无陆地连接,但却隔海相望,美国企图控制欧亚大陆的战略思想与俄作为欧亚大陆核心地带的事实关系重大。俄罗斯虽然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但随着经济、军事、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俄罗斯不会甘心永远被美国边缘化,定会逐步提升本国的国际地位。

冷战结束后地缘政治的变化,使俄美关系的发展有了新的条件和环境,两国由战略对抗走向战略合作。特别是普京总统执政后,对俄罗斯外交政策的理念、目标、次序重新进行了修正。普京表示:“我们的优先任务是在俄罗斯周边建立稳定和安全的形势,创造条件,使我们有可能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和资源解决国家的社会经济问题。”这一外交政策的调整对俄美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俄罗斯对美国的利益诉求包括多个领域,有核裁军、军备控制、地区安全、经济利益、应对非传统威胁等。经济方面,俄罗斯与美国联系密切。美国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这些是俄罗斯经济发展中所缺少的要素。俄必须加强同美国的经济合作。

政治地理方面,俄罗斯几乎在其外交活动所及的每一个地区都与美国发生关系,特别是在北约问题上。美国是北约的核心国家,俄罗斯准备与北约建立的安全机制,从实质上看,它将覆盖从北美经欧洲直到俄罗斯远东地区。俄美安全合作在俄罗斯的安全规划中自然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对俄罗斯来说,改善俄美关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的安排和需要。改善俄美关系是普京既定的战略方针,是俄改善其国际环境的关键环节。俄美关系如能维持稳定和继续发展,美国在俄罗斯外交中的地位将会进一步提高。

(三)俄罗斯对欧洲的外交政策

“俄罗斯一欧洲”地缘政治学说的代表人物是齐明。该学说建立在俄罗斯首先是欧洲国家的基础之上。按文明属性划分,俄罗斯属于拜占庭文化圈,属于欧洲国家。而从普京所制定的外交政策也可以看出,俄罗斯想通过对地理位置、方向等因素的考虑制定具体的政策,以摆脱被欧洲边缘化的局面。

俄在与欧洲各国接触的过程中,总结出自己的对欧政策,即以历史地缘政治作为永存的盾牌,以核武器作为大国战略互动模式的利刃,以多层次交流参与欧洲事务,强化自身实力,力图在21世纪中期前后成为世界大国、强国。

东欧和独联体国家作为与俄罗斯有着特殊历史关系及特殊地理位置的区域,在俄外交方针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对原苏联武装力量的分割,打破了中东欧地区在常规武装力量方面的平衡。随着俄罗斯综合国力逐渐增强,提高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便成为俄罗斯人努力的目标,因此必须对东欧及独联体国家做出正确而适时的判断。

克里姆林宫认为,俄在这些国家拥有“最切身的利益”,“负有特殊的责任”。俄领导人公然要求联合国和国际社会授权俄作为前苏联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保证人,包揽独联体内的全部维和行动,扮演冲突调解人的角色。

“乌克兰是衔接俄罗斯与西欧两大地缘政治空间,具有枢纽意义的国家。”俄罗斯能否维护完整的地缘政治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原苏联地区国家对俄罗斯的态度。东欧是俄罗斯“通往西欧的桥梁”,东欧的地缘政治作用不可小视。俄要减少甚至消除东欧变为隔离俄与西欧联系的缓冲地带的可能性,增加在东欧的影响力。

俄对欧洲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

1.谋求在欧洲建立“第二代”多边集体安全体系,提高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作用,力争使俄和其他前苏联共和国同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纳入欧安组织的框架之内。

2.保持对西欧国家的影响力,避免同欧洲各国发生军事冲突,引起各国的不满和围攻。

3.保留在中东欧地区的缓冲地带,力争在该地区特别是巴尔干半岛通过集体维和行动和平解决地区冲突,确保俄罗斯的原有利益。

4.俄在西部的长期目标是要同美国及欧洲国家建立起稳定而现实的伙伴关系,俄不仅不能与西方发生不必要的冲突,还要通过协调双方利益同西方国家紧密合作。

三、结语

在新的地缘政治空间中,俄罗斯作为欧亚国家必将挣脱欧洲中心主义的束缚,其外交政策将以新的地缘政治地位为坐标进行相应调整,更加突出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平衡作用。“这是俄罗斯作为最大的欧亚大国的地缘政治地位所决定的,它要求所有方向实现最佳配合。这一立场决定俄罗斯有义务维护全球范围和地区水平上的形势稳定,要求在双边和多边基础上的外交活动相互配合”。历史经验证明,在新的全球化的转折阶段,俄罗斯要与东、西方拉开距离,避免单方面融入东、西方一体化机制。

这一由其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和欧亚大国地位决定的多方位政策的实质是,要在西部和东部同时崛起。对于俄罗斯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前景最有利的选择是既为欧洲大国,也成为亚太大国;既成为海洋强国,也成为陆地强国,这就要求俄罗斯维护和加强已经形成的世界力量平衡和保持地缘政治地位的稳定。

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俄罗斯实行的对各国外交方针,对中国在新形势下考量国际局势制定外交方针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从而做出适合本国国情的重大战略方针。既要看到中国与陆路相邻国家在不同领域的联系,又要考虑中国通过第三方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更不能忽视领海、领空及第三空间对国与国关系的重要影响;既要考虑各国间的利益冲突,又要考虑各国间的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为中国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内外部环境。

[责任编辑:张梅]

猜你喜欢
外交俄罗斯政治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