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
一
为了把握剧本的旨趣和价值,首先粗略地了解一下历史上吐谷浑与中央王朝以及与吐蕃的睦邻关系。吐谷浑自西晋永嘉之末(公元313年)西渡洮水建国于群羌故地,至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被吐蕃所灭,在青海草原立国凡350年之久。尊重中央王朝的正朔地位是吐谷浑的传统,早在南北朝时期,吐谷浑就与南朝宋、齐、梁政权保持着朝贡关系,几代吐谷浑国王都曾受南朝的册封。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隋以宗室女光化公主嫁吐谷浑国王慕容世伏,世伏死后隋文帝依吐谷浑“兄死妻嫂”的风俗又将光化公主嫁于伏允。隋炀帝于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发动了对吐谷浑的战争,吐谷浑王伏允败走党项,隋朝便封一直留在长安做人质的伏允长子慕容顺为吐谷浑王,让他返回青海统领其余众;但慕容顺不为吐谷浑部众所信服,因而很快又返回了长安。隋末唐初,伏允率部重新占据了旧有之地,吐谷浑又成为青海草原最强大的部落。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为平定尽占河西九州的“大凉王”李轨,唐朝以遣回慕容顺为回报约请吐谷浑出兵平定李轨势力,事后又封慕容顺为大宁王,由此启动了吐谷浑与唐朝的友好交往。遗憾的是,从唐太宗贞观元年到八年(627耀634),伏允一方面不断遣史向唐示好,另一方面却不断侵扰兰州、凉州等地,梗阻唐与西域的交通。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唐太宗以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五路大军征讨吐谷浑,伏允败逃塔里木盆地,最终被其左右所杀;慕容顺率部众降唐,唐太宗封慕容顺为西平郡王。也就是在隋末唐初这一时期,原属西羌的吐蕃兴起于西藏山南雅隆地区,吐谷浑王室与吐蕃王室在贞观年间联姻结成甥舅关系。随着政权的强盛,吐蕃王朝开始向外扩张,其在东北部的主要目标便是吐谷浑,吐谷浑内部也出现了以尊王为首的亲吐蕃势力,由唐朝扶持的慕容顺在内乱中为臣下所弑。唐朝又封慕容顺之子燕王诺曷钵为河源郡王统领吐谷浑各部,吐谷浑由此也便完全成为唐朝的附国。贞观十年(公元636)十二月,诺曷钵入长安觐见并请求与唐联姻,唐太宗以宗室女弘化公主许之;贞观十三年底诺曷钵亲到长安迎婚,太宗于次年二月派淮阳郡王李道明持节护送弘化公主到吐谷浑。历史自有吊诡之处,就在诺曷钵入长安向唐朝求婚时,吐蕃亦遣使到长安为松赞干布求婚。唐太宗许婚于前者而拒绝后者的求婚,吐蕃使者回去后谎称由于诺曷钵从中离间以致求婚未成。松赞干布听后很是恼怒,于是征调军队进攻吐谷浑,诺曷体无力抵抗而逃到青海湖以北,其失陷地区的人财物悉为吐蕃所掠。松赞干布进而攻破党项、白兰诸羌,并陈兵20万于四川松潘西境,扬言唐朝若不把公主嫁给他,他便“即当入寇”。在这种情势下,唐太宗遣侯君集率步骑兵五万人分四路出击,其先锋部队夜袭吐蕃军营斩首千余级,于是“弄赞大惧,引兵而退,遣使谢罪,因复请婚,太宗许之。”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十月,松赞干布遣使入唐献金5000两以为聘礼,太宗于次年正月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嫁松赞干布,并派礼部尚书李道宗持节护送文成公主进藏完婚。文成公主一行途经吐谷浑境内,受到河源郡王诺曷钵和弘化公主的隆重迎送。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吐谷浑内部以丞相宣王为首的亲蕃势力不满于诺曷钵与唐结盟,图谋趁祭山神之机劫持诺曷钵和弘化公主然后投奔吐蕃,诺曷钵知情后遂率轻骑奔鄯城向唐朝求援,鄯州驻军与诺曷钵属下威信王兵合一处击杀宣王兄弟三人,吐谷浑内部的亲蕃势力由此受到沉重打击。
二
矛盾冲突是构成戏剧的根本因素,也是展开故事情节和展示人物性格的基本手段。这个剧本的最大看点是巧妙地设计一个又一个意外事件,这些事件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从而使剧情的进展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剧中的矛盾和冲突紧紧围绕着两个谎言而展开,其一是吐蕃特使把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被拒谎称为吐谷浑人从中离间作梗,其二是吐谷浑丞相宣王把慕容顺可汗之死嫁祸于唐朝。松赞干布以第一个谎言为借口发兵威胁吐谷浑的安全,宣王以第二个谎言为借口阴谋借吐蕃之力以自立为王。既不脱离历史大背景,又不拘囿于具体史实,坚持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剧作者凭一枝生花妙笔,借题发挥,生发升华,衍化出险情迭出、波澜起伏的八幕大戏。全剧着力塑造了弘化公主这位女政治家的形象,在外有吐蕃大军压境,眼看战火一触即发,内有宣王通敌叛国,随时阴谋篡政的危机关头,她沉着应对,严密布防,外排强敌,内除奸佞,不仅使吐谷浑安然度过一场严峻的政治危机,而且使吐谷浑和与吐蕃睦邻修好,为双方争取到和平安宁的发展机遇;不仅使一场即将来临的腥风血雨消弭于唐浑和亲的欢歌笑语,也使吐谷浑和吐蕃都与大唐建立起和平共处的友好关系。弘化公主西行,不仅仅是去完婚,而且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那就是通过唐浑联姻以确保大唐三十年的安宁。然而,正当她艰难地跋涉于西行途中时,宫廷内宣王已磨刀霍霍,暗通吐蕃欲篡夺可汗大位,松赞干布也已兵临边界,随时准备向吐谷浑开战,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情势万分紧急。在此危难关头,弘化公主决心“与可汗同心合力赴艰难,排强敌除隐患重塑好山河”。她审时度势,冷静果敢地做出了第一个决策:礼请吐蕃出席婚庆,以主动示好来赢得时间;严密监视宣王动向,以掌握其通敌叛国的铁证。在强敌压境的情势下向对方发出大婚请柬,这无疑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大胆决策。当请柬送到吐蕃大帐后,松赞干布惮于唐浑联盟的力量,随之采取先避锋芒再谋胜算的策略,以贺婚为幌子,派特使与宣王密谋串连,内外勾结,里应外合,企图绑架诺曷钵和弘化公主,从而颠覆吐谷浑政权。为了应对复杂的局面,使吐谷浑在这场关系国家存亡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弘化公主协助诺曷钵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其一是通过祭神箭从而维护唐浑结盟的安邦方略,二是通过探访纪连琛掌握宣王借吐蕃之力篡权自立的内幕。祭神箭的活动其实是一次战前动员,“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这四句话是凝聚吐谷浑人心从而使江山永固的法宝;而实行亲汉联唐政策,既是吐谷浑强盛之本,又是老百姓福祉之根。纪连琛这个人物是全剧矛盾的交集点,他本来是一位忠君爱国的重臣,却被宣王散布的谣言所迷惑,由此对唐浑联姻产生不满情绪,认为这是与仇人交好,这又成为握在逆贼宣王手中的一个把柄;而当他亲自听到宣王和吐蕃使者的密谋后,便与阴谋集团进行周旋,并在关键时刻暗送情报。弘化公主的探访打消了纪连琛的思想顾虑,公主由此掌握了敌方的具体阴谋和行动方案,从而由被动变主动,为夺取斗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层层设置悬念,既使剧情环环相扣,又使情节波澜起伏,这是该剧鲜明的特色。就在纪连琛提出立即将宣王和吐蕃特使擒拿归案时,弘化公主却出人意料地说“此事不可操之过急”,表现出在危机关头不同于常人的沉着和冷静。在叛逆罪行已经查清、威信王主张即刻抓捕宣王时,弘化公主却说“不可”,这个出人意料的举动恰是剧作者神来之笔,表现出弘化公主的高远见识和精深谋略———她又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铲除隐患,除恶务尽,假扮新人入洞房,埋伏精兵擒歹徒。而在实施这个计谋时,虽然抓获了吐蕃特使和宣王家将卫跋堤,而宣王这个重要主犯却得以逃脱———就剧情的进展而言,这无疑是又一个意料之外!就在威信王提议立即处死嚣张的吐蕃特使,以此杀了吐蕃人的威风并为国人出口恶气时,弘化公主又一次说“不可”,理由是国家之争不可意气用事,对吐蕃特使不仅不可草率处死,而且还要好生相待,因为在与吐蕃的较量中此人将大有用处;继而,弘化公主主张先发制人,立即向吐蕃发出文书,抗议其干涉吐谷浑内政并强烈要求送还叛贼宣王。至此,弘化公主的精明干练形象便栩栩如生地跃然于纸上,以致诺曷钵可汗和淮阳王李道明异口同声地称赞她超人的谋略与见识。接到吐谷浑措词强硬的抗议文书后,松赞干布顿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最终做出双方在边界会谈的决定。威信王担心吐蕃或以和谈为手段而拘留专使,因而主张不去会谈以免上当受骗。在此重要关头,弘化公主又一次提出具有战略意义的主张:争取主动,不失机缘,应约会面,伸张正义,出奇制胜,力挽狂澜。而当诺曷钵为专使人选劳心费神时,公主又主动请缨,表示愿以专使身份前去谈判,这又是出人意料的举动!她之所以不惜赴汤蹈火而临危请命,完全是为了吐谷浑的国家利益和百姓的福祉;她这样做又是成竹在胸的,那就是松赞干布仰慕大汉文化,又对大唐存有敬畏依靠心理,因而未必就会加害于她。应约参加这次会谈,不亚于去赴鸿门宴;大义凛然,慷慨如斯,实乃巾帼大丈夫也!随着弘化公主的出使和谈,整个剧情由此进入了高潮。她在会谈中沉着冷静,大智大勇,虽为一介女流,胜于十万甲兵!面对高傲的对手,她应付裕如,叙旧情申正义,讲道理明是非,因势利导,有理有节,终于使松赞干布回心转意,提出与大唐及吐谷浑和好的愿望,请求弘化公主父女从中斡旋并予以沟通。弘化公主不仅慨然允诺为唐蕃通好奔走周旋,而且主动为松赞干布再次向大唐求婚出谋划策———这是剧作者精心设计的又一个意外!折冲尊俎,终化干戈为玉帛,睦邻修好,争锋诸方成友邦。层层铺垫,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性格,剧作者最终完成了弘化公主这一形象的塑造,一位美丽贤慧、机智干练、多谋善断、精明干练、可亲可敬的巾帼英雄形象也便栩栩如生地站立在读者面前。
三
剧情推进张弛有度,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赋予全剧以鲜明的民族和地方色彩,这些都是该剧追求的艺术效果。在序幕中,剧作者就为剧情的展开设置了一处特定的场景:伏俟城内外一派祥和景象,远处是蓝天、白云、草原,近处是红灯、彩旗、歌舞,一群群男女手捧哈达、舞动彩旗,正在兴高采烈地等候吐谷浑可汗诺曷钵迎娶唐朝弘化公主归来。这种极具青海草原风情的场景设置,既为剧情的展开提供了真实的生活背景,又为主题的宣示创设了浓郁的抒情色调。血雨腥风,斗智斗勇,折箭遗教的重温坚定了亲汉联唐的信心,吐蕃特使的擒获宣告了叛乱阴谋的破产,经几番冲突和较量,吐谷浑面临的被动局面初步得以扭转。有道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剧作者紧接着设计了极为抒情的一场戏:广阔的草原,湛蓝的湖水,白云、山影,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以如此美景为衬托,弘化公主策马驰骋,趁暇了解民情风俗,尽情抒发治国安邦的豪情壮志:“乘龙驹奔驰在大草原上/天地宽心旷神怡迎朝阳//吐谷浑国衰败民穷愁怅/盼富裕增实力国运畅祥//我定要不负重托迎难上/为振兴吐谷浑运筹周详//除宣王只算是第一胜仗/还必须沉着应对密设防//为吐谷浑免灾祛祸乱自有主张”。剧作者借弘化公主与宫女的对话,介绍了颇富传奇色彩的良马青海骢,顺势谈及当年吐谷浑与大唐茶马互市的情景;还安排了弘化公主与当地百姓亲切交流的场面,加入了群众给她赠送吐谷浑民族服饰等细节的描述。这些描述似乎是无关剧情进展的闲笔,却起到了烘托和映衬主题的作用,从而使弘化公主这一形象更为鲜活、更为丰满。
历史对文成公主西行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事迹有详尽记述,而对弘化公主嫁与吐谷浑可汗诺曷钵一事鲜有具体描写,这正好为剧作者塑造弘化公主这一形象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这部洋洋洒洒的八幕大戏,以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件为本,以丰富的史实为基础而生发创造,通过塑造弘化公主这一形象,表达了邻国之间和谐相处以造福黎民的美好愿望,这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部新编历史剧,既不可能只是史实的汇集或重复,也不会是为讲故事而编故事。以历史为背景的文学创作,大都寄托着对现实的关注,因而借题发挥是惯常的做法。睦邻友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只有这样才能求得共同发展,从而造福于黎民百姓。然而,这种局面往往又是通过斗争换来的,只有秉持和平理念,坚持正义原则,以实力为后盾,对内凝聚共识,对外主张平等,才能创造和平发展的环境,从而求得民族强盛的动力。张武明先生以耄耆之年精心创作《弘化公主西行》,其拳拳之忱想必也就蕴含在其中。
行文至此引一段史实,这未必就是画蛇添足:唐蕃联姻并未能阻止吐蕃的对外扩张,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吐蕃开始大举进攻吐谷浑,龙朔三年(公元663)吐蕃在黄河岸边击溃吐谷浑军队。诺曷钵偕同弘化公主率数千帐奔凉州并“请徙居内地”,乾封元年(公元666)唐朝封诺曷钵为“青海国王”以示安抚。咸亨元年(公元670),唐与吐蕃决战于大非川,薛仁贵统率的唐军被吐蕃全歼,吐谷浑复国的希望就此破灭,所余残部被唐朝安置于今宁夏灵武县境内。吐蕃吞并吐谷浑后,立吐谷浑王子为王并以吐蕃公主嫁之,又一次结成“甥舅关系”,似乎有点黑色幽默的意味。后来,吐谷浑族屡有迁徙,留下来的或归化于吐蕃族,或同其他民族组合为今天的土族。唐垂拱四年(公元688)诺曷钵卒,唐圣历元年(公元698)弘化公主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