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瑜钢
(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浙江 宁波 315100)
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电工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
吴瑜钢
(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浙江 宁波 315100)
探索如何提高专业课堂教学互动性,是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新课堂”、“新教法”等三新教学活动的需要,更是实现在“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的需要。基于中职学生基础较薄弱、缺乏求知欲、遇到困难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特点,“互动式”专业教学模式应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通过增加动手实践的时间并渗透情感教育,调动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
中职学校;提高;电工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
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互动式”专业教学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显现出较好的优势,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薄弱、缺乏求知欲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如:“对话变成问答、传统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等等。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及实际教学效果,我对如何调动中职学生参与“互动式”专业教学的积极性进行了探讨。
兴趣会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充满热情,就对这门课全神贯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经过笔者的研究和调查,就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互动式”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以下几个方法。
1.1 精心创设情境,有效导入新课
“互动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参与性”,那实验教学就具有非常好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巧妙安排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小实验,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串联谐振电路”知识时,可先拿出卡通现状的收音机,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以此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打开收音机电源,收到节目后学生恍然大悟——哦,原来这是收音机啊!然后教师提问:“收音机选台是怎么回事?”学生感到非常惊奇,表现出想探究收音机选台的原理,于是就把学生带入了自我探索、自我学习的阶段中。
1.2 建设设计并提出问题,引人入胜
设置一些学生现实生活中非常熟悉但又不能准确回答的问题,使学生对自我的认知领域产生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由教师提问:“收音机靠什么器件来接收信号?这个器件又有什么魔力能让收音机收到电台信号呢?”学生会感到问题问的非常巧妙,可以解答但不确定准确性,于是就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1.3 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使其体现创新性
(1)教学过程趣味性。用新的充满趣味的教学观点、手段、技术支持来营造有趣、引人入胜的教学氛围,使孩子在学习中感到乐趣,产生兴趣,从而自主、积极学习的一种教学新理念。
例如在搭建RLC串联电路时,根据学生暴露出来的电路知识模糊问题,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首先各学生针对自己所接的电路进行自查,然后再进行互查,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活动多样性。多样性可避免由于长期单一的刺激而引起的思维疲劳现象。多样性的选用教学活动形式,可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引导他们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愿望。
如针对串联谐振的问题,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交由学生探讨,如:“您能根据串联谐振的奥秘来专业性地分析收音机选台的原理了吗?”这样就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召学生,以平等的心态、温暖的语言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并要给学生留下亲近、尊敬、佩服、友好等印象,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1 创造融洽、温馨的情感关系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融洽、温馨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融洽、温馨的师生关系要以真诚的爱为基础,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视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发展潜力的人。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召学生,才能引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融洽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使情与知相互融合,创造出智慧,提高教学效率。
2.2 重视教师个人的修养
教师个人的影响力是学生学习的潜在环境,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因此,每一位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道德修养,要重视业务进修,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面带微笑进课堂,要时刻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去影响、熏陶学生,实现情感教育。建立客观积极的评价标准。
电工课题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积极探索、研究和创新,不断更新实训内容和教学方法,使电工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汪官琪,关于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4(08):65.
[2]黄捷等.技校生自信心培养的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06(04)38.
[3]何建军等.提高高职化学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法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