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栽培关键技术

2014-12-23 11:40撰文
浙江林业 2014年7期

◆撰文/林 文

香榧又被称为“中国榧”,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和珍贵的经济树种。香榧属于常绿乔木,适宜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临风、向阳的环境里,雌雄异株,一般分布在海拔200—800米的地区,以土层深厚肥沃、质地松软、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为好。现介绍5种香榧栽培关键技术,助推浙江省“香榧南扩”、“香榧西进”及农民增收致富。

双层塑膜拱棚增温催芽技术。种子必须充分成熟,应在假种皮大量开裂、部分种子脱落时采种。采下的种子堆放在阴凉的室内,等大多数种皮开裂时,脱去假种皮,用水洗净,浮去空籽,堆放于阴凉处,上覆20—30厘米厚的湿稻草保湿。在种子催芽前一定要防止种子干燥或一干一湿。

催芽时间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之间,12月以后催芽效果差。用双层塑料棚下湿沙层积催芽,催芽期间沙的湿度需保持在9%左右,棚内最高温度需超过20摄氏度,通气良好,层积层数不超过两层。

种子胚根露出长度在1.5厘米以内时播种为好,要分期播种。4月中旬,将不发芽的种子集中沙藏,下半年播种。

双层塑膜拱棚催芽,种子出芽率可达80%;单层塑膜拱棚催芽和直播后用薄膜覆盖的出芽率分别为61%和48%。

香榧贴枝接技术。接穗基部去叶后,削去带木质部的皮层3—4厘米,背面反削一刀;选砧木的光滑部位,削出与接穗同样长短、深度较大的切口,插上接穗用尼龙带绑紧即可。

传统的嫁接时间在2月下旬至4月初,此时地温升高,根系活动旺盛,树液开始流动,但尚未萌芽,采用切接与劈接成活率高。香榧嫁接后愈合能力强,采用“贴枝接”的方法,接后不立即断砧,除4月中旬至6月初的新梢生长期外,其他月份均可嫁接。在5月、11月至次年1月(低温季节)外的各月嫁接试验中发现,只要接穗新鲜,接后遮阳,香榧成活率均可达80%以上,大多数可达90%以上。

香榧早实丰产技术。要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香榧种植基地,应选择海拔在200—800米(浙南地区根据小气候可选择200—1100米)、土层深厚(至少60厘米,最好超过100厘米)、通风向阳、无积水的平缓坡边或谷地,避免选择山顶、风口或有环境污染的地段。同时,要选用早实品种。试验证明,建立以丰产型为主的多品种复合林是目前香榧基地发展的好模式。要适度增加种植密度。由于香榧生长慢,前期土地利用率低,适度的密植有利于增加前期土地的利用率,提高香榧前期产量。

整地:香榧林地应在秋冬季进行块状整地和定点挖穴,穴径80—100厘米,深80厘米,穴内施足基肥后盖土;基肥每穴施25—50千克腐熟厩肥,或2—3千克腐熟菜饼,最好与土拌匀;定植时,要避免苗木根系与基肥直接接触。

栽植时间:香榧栽植时间在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或2月上旬至3月中旬,选择无风阴天或毛毛雨天气栽植为宜。香榧肉质根系很容易失水造成横向开裂,裸根移栽应在挖取苗木时带宿土,尽量做到根系完整;起苗后要采用根系保湿措施,大苗应带土球移栽;栽时需做到根舒苗正,下紧上松,宜浅不宜深;栽后浇一次定根水,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再在根颈处培上松土,要高于地面20厘米左右;为防止幼苗被风摇动,最好立竹竿支撑苗木。

苗木选择:提倡大苗造林。使用大苗造林可使香榧基地提早投产,而集中的苗木培育不仅有利于苗木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苗木的生长量,还可以降低基地的管理成本。应尽量选用容器苗、本地苗或带土球苗。

品种配置:香榧雌雄异株,极少有雌雄同株,属于风媒花;在建基地时,需在迎风处适量配置授粉树,比例在2%左右。

嫁接:培养香榧树体骨架的工作应从嫁接第一年开始,主要手段就是摘顶,以控制优势枝,加强弱势枝,促进榧树形成健壮的树冠;经过4—5年的培养,当榧树形成了一定的树冠后,在坚持摘顶控制优势枝的同时,还要对树体内部过于密集的重叠枝,特别是贴生于地面的下垂枝进行适当修剪,以防止榧树早期过度结实,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间种套种:要坚持间种,合理套种,以种代管,这是保证造林后香榧苗不受鼠害的关键,也是保持土质疏松、为香榧生长创造最佳条件的有效方法。间种必须注意作物种类的选择,套种的作物最好是豆科、禾本科植物、药材等,这些作物可以为香榧提供肥料或好的真菌。最好不要套种茄子等与香榧有共同病害的植物,以及藤蔓植物,如西瓜等。套种一年生作物时不要过于靠近榧树,至少离树苗50厘米。套种一年生作物后应合理轮作,尽量避免连续套种同一品种或同一类作物,以避免某一作物吸收土壤养分不平衡,同时可避免某一病虫在香榧基地繁衍发生危害。

合理施肥:香榧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的生长季节,对矿质营养有不同的需求,“三要素”的施用比例也要有所变化。要促进结实,必须适当多施磷钾肥,每年施3—4次为宜,施肥时间为每年3—4月、5—6月、9—10月以及12月;造林1—2年每株香榧苗施氮、磷、钾比例为2∶1∶1的复合肥5—10克或有机复合肥25—50克,以后每株苗的施肥量逐年增加50%。一般在3—4月、5—6月施复合肥或有机复合肥,在9—10月可以施复合肥,也可以在施有机肥的同时加施25—50克的复合肥。

根系生长:香榧的根系是浅根性的,有相当多的表面根,随着树体的生长,植株的抗性会越来越低,长势也会越来越差,这种情况如果不得到及时纠正,会影响树体的进一步生长。具体的纠正方法是在香榧栽植后第二年的9—10月,结合施有机肥进行深翻扩穴,在离根基30—50厘米处挖一个深20厘米、宽40—50厘米的穴,以后每年扩穴一次,逐年向外扩大,直至全部翻完为止。通过深翻,土表20厘米以内的吸收根会被基本清除,但深翻后很快就会由根系切点形成大批新的吸收根。这些吸收根吸收能力很强,直接起到保证植株正常生长结实的作用。为了促进香榧根系向下深扎,条件允许时还可以采用在根系外围开深沟施有机肥的做法逐年扩穴引根,在完成冬季施用有机肥作基肥的同时,将植株的根系不断引向深层。

值得注意的是,前5年不要让植株结实,主要让其长树;5年以后,也只让植株少量结实,对其开出的花要进行人工摘除,不让其大量结实;10年以后,当植株已经长成1米以上的树冠时,可让其正常结实。

生态复合栽植技术。板栗、梨、桃等与香榧套种进行复合经营,可在夏季利用这些经济林的树冠为香榧幼苗遮阳,不仅有利于香榧幼苗的生长,还可以减少前期投入,增加香榧投产前的林地收入。

板栗林下栽香榧,除采用“香榧早实丰产技术”外,主要还是采用对板栗林“开天窗”及适度修剪技术。“开天窗”就是要去除遮盖在香榧苗上方的板栗枝叶,一方面能让光线透射进来,促进香榧苗生长,另一方面可在下雨时预防板栗枝叶上的雨水滴在香榧苗上造成伤害。适度修剪就是要对香榧东西两个方向的板栗枝叶进行修剪,使夏天树冠的透光率达到40%—50%;随着香榧苗龄的增加,应逐步提高透光率,确保香榧对光照的需求。

香榧与桃、梨的复合经营需掌握3个技术要点。一是套种遮阳与人工辅助遮阳相结合,透光率过低时对桃树、梨树的枝叶进行适度修剪,光照过强时进行人工搭建遮阳棚遮阳,确保透光率在40%—50%,并随着苗龄增加,逐步提高透光率;二是解决好争水争肥问题,以免造成香榧生长不良;三是解决好林内通风问题,以免产生病虫害,导致香榧生长不良。

香榧与茶叶套种时,茶叶对香榧幼苗有一定的遮阳作用,利于香榧的生长;香榧苗长大后,可反过来为茶叶遮阳,最终达到立体经营、减少管理投入的目的。香榧与茶叶等矮干作物套种的主要目的是以耕代抚,等套种的作物收获以后,可将秸秆铺于林地或翻入土中,保持土壤疏松、湿润,减少水土流失量。

无公害栽培技术。一是以调整氮肥使用量和增施有机肥为重点的科学施肥技术,即使用有机肥、生物肥、专用复合肥,适当配施无机肥,适时采用“绿孢宝”等有机肥进行根外追肥。二是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即严禁使用高残留的农药、除草剂,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推荐使用触杀性除草剂,禁用内吸性除草剂,防止污染环境和果品;推荐使用植物源农药和生物源农药,适时用药、合理用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果品的农药残留量;推荐使用“诱杀一体包”等环保型高效林蚁防治技术,对白蚁为害严重的香榧林进行防治;保留蚜虫喜欢的蔷薇科、十字花科植物,为瓢虫、花蝽、草蛉等螨虫天敌提供食物;在香榧树干上绑扎草把等保暖物,供螨虫天敌过冬;使用黑光灯诱杀害虫;修建微型生态池;推荐采用香榧人工授粉、化学调控保花保果等关键技术,提高香榧品质,促使成林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