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芳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武汉 430223)
潜东南新沟嘴组油气藏主要富集于有利生烃向斜周缘的正向构造带上,具有环洼含油,沿脊富集的特点,纵向上油气富集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新下段Ⅲ油组、Ⅱ油组、Ⅰ油组。油气藏分布遵循以下规律:首先是在主力烃源岩分布区及周缘可发现较为富集的油气藏;其次是根据油气的运动流向可以判断油气藏的分布和富集程度,而断层结构可以对油气的运动造成影响;最后是沉积相带控制储层展布,也是影响油气储量的因素之一。
并非所有的生油岩都能够提供油源,新沟嘴组烃源岩为湖相暗色泥岩,实际影响到油藏分布的仅限于部分有机质丰度较高、母质类型较好、生排烃强度较大、为新沟嘴组油藏的形成提供了主要油源的母岩,也就是主力烃源岩。
新沟嘴油藏分布在纵向上,潜东南地区新下段Ⅱ、Ⅲ油组合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占潜东南地区全部的78%。同时Ⅰ油组油层主要分布于Ⅰ油组中、下部,还有部分油层处于底部。平面上,油藏以总口-潘场向斜为中心呈环带分布,在潜江凹陷中北部由于距离生烃中心较远,目前未发现新沟嘴组下段油藏。
全区总体上是由两洼(总口向斜、潘场向斜)、五隆组成,形成“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五个隆起分别为:老新鼻状隆起、建新鼻状隆起、拖市中央隆起、马王庙鼻状隆起及新沟断垒带。五个隆起均为继承性发育古隆起,均具有形成时间较早、长期继承性发育的特点。
研究证实,荆沙组沉积末期—荆河镇组沉积末期是新沟嘴组烃源岩主要的生油期,潜江组沉积时期—荆河镇组沉积末期是油气的主要运移期。
马王庙鼻状隆起、建新鼻状隆起、老新鼻状隆起、拖市中央隆起和新沟断垒五个古隆起均为过剩压力相对较低,油气一般是由过剩压力的高值区向低值区运移的。这些古隆起均于白垩纪晚期开始形成,并且,烃源岩在整个热演化过程中排出的油气均可以向古隆起上运移、聚集。所以,继承性古隆起是油气运移的长期指向区,具有良好的油源条件。
相比较而言,古隆起构造脊的位置上更容易形成富集的油气藏,这是由于圈闭、储层以及油源的有利条件,为油气运移的主要路径,因而其上的油气最丰富。例如马王庙和老新鼻状隆起就属于这个范畴,并且拥有丰富的油藏,据分析这两个区域的油藏油丰度也很高,在马王庙鼻状构造脊含油丰度为130.2×104t/km2,属于这一带油气藏分布中丰度最高的区域,近期勘探证实毛场斜坡带油气分布也具有沿脊富集的特点。
按照断层的断面封闭能力有以下类型:①纵向完全封闭型,将油气完全遮挡在油源一侧,统计发现这种断层数量不多,马36井区的北部边界2号断层是其中之一。②纵向不完全封闭型,遮挡作用有限,从而使得断层两侧均能够找到油气藏,如马王庙油田的彭市河断层,在它两侧有高度相异的油气藏,断层一方面起到了一定的遮挡作用,另一方面可作为油气运动的通道。③纵向开启型,油气运移到断层附近后无法聚集,只能沿断层垂向运移,断层对油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油气的跨层位二次运移过程中,断层是上部油藏形成的必要条件。
潜东南地区下第三系新沟嘴组分属两套沉积体系,即北东向的汉川沉积体系和北西向的汉水沉积体系。前者在马王庙地区,新下段Ⅱ2+3、Ⅲ1+2砂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最为发育;汉水沉积体系新下段以Ⅲ1+2砂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较为发育,在老新、新沟和拖市地区新下段Ⅰ、Ⅱ油组多发育河口坝、席状砂及滨浅湖滩、坝砂体。砂体储集性能是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砂岩物性最好,其次是席状砂,滨浅湖亚相中,砂坝砂体物性好于滩砂。
储集层的孔隙是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之一,其大小决定了油气运移的多少,骨架砂岩厚度百分比可作为判定油气运移的重要参数。通过对潜东南地区新沟嘴组下段主力烃源岩段发育部位Ⅱ油组渗透性砂岩百分比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北部马王庙地区渗透性砂岩占地层厚度百分比一般为10-40%,而南部拖市、老新、新沟地区一般小于10%,这种显著的差异造成了Ⅱ油组油气分布数量上的差异,即马王庙地区Ⅱ油组油气比较富集。
通过对古构造、断裂、骨架砂体的研究,明确了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时期和通道,认为位于主力烃源岩及其附近的骨架砂体发育且连通性好的地区中的继承性古隆起是油气富集的区域;在纵向上油气是通过断层和断层间的裂缝运移的,成为Ⅰ油组含油的主要原因。
对比发现,油气最丰富的要属以河道砂体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油气藏,因为在这个区域中油层较厚,且物性佳,含油丰度理想,产量满意。研究发现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厚度大,一般为3-4m左右,连通性比较理想;滨浅湖席状砂岩厚度小,一般为1-2m左右,在受湖浪的改造作用强烈,均质程度高,呈薄层席状大面积分布的条件下,才会有较为满意的物性和连通性。如果出现构造圈闭,就能够形成以构造为主且油丰度高的油藏。如马36井区Ⅱ油组油藏,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02×104t,储量丰度高达251.3×104t/km2,为江汉盆地新沟嘴组储量丰度最高的油藏。
[1] 戴世昭等,江汉盐湖盆地石油地质[M]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 翁文波.陆源盆地的生油.中国陆相大油田[M]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年9月
[3] 林畅松,潘元林,肖建新等.构造坡折带-断陷盆地层序分析和油气预测的重要概念[J] .地球科学,2000,V.25, No.3:26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