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刍议

2014-12-22 22:52刘洁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商鞅诸侯诚信

刘洁

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那么何为诚信呢?其实,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汉字之初便有了明确的解析。“诚”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诚,信也”。而“信”从字形上看从人从言,原指祭祀时对上天和先祖所说的诚实无欺之语。如此简单来说,诚信就是说诚实之言使人相信。那从宏观的层面来看,“诚信”是培养人的高尚情操,旨在道德层面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一、相期教育,述诚信之重

在中华传统伦理中,诚信不仅作为人的一项基本品质,更是一项社会要求,而少年儿童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以诚立世则是为自己的将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诚实乃是取信于人的良策,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石。古往今来有多少有信之士,因为他们的诚信而获得成功,如宋代就有这样一个故事。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举荐给宋真宗。真宗召见了他,要求他与千余位进士一同参加考试。在考场上晏殊发现考试题目竟是自己十天前练习过的,于是他如实禀告了皇帝,并要求改换题目重新考试。宋真宗称赞晏殊的诚实,赐给了他“同进士出身”。而这样成于有信的例子在古代比比皆是。

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社会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为了树立威信,商鞅命令部下在都城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诺: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都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情就能得到这么高的赏赐,结果没人敢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扛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诚信之举,在老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进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六国。

而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也曾发生过一场败于失信的闹剧。商周时期,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的烽火台上点起烽火,而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要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当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得宠妃一笑的花招后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见周幽王失信于诸侯,戎大举进攻周,此时,周幽王再次燃起烽火期盼诸侯相救,自然诸侯一个都没来。大家谁都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局就是幽王被杀而褒姒也被俘虏了。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玩“狼来了”游戏群臣,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则统一天下,后者自取其辱,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也。如此看来,诚信不仅关系到个人成败,对国家的兴亡也会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具体到未成年人的诚信教育时,简单而言家长要允许学生犯错,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处于学习期间的中小学生。错并不可怕,帮助学生正确面对错误,改正错误才是最重要的,绝不能姑息未成年人为了掩盖错误而撒谎。同样,作为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不懂、不会,但不能纵容学生不懂装懂,更不能放纵学生因不会而作弊。丢分不可怕,丢了诚信则会失去生活的坐标,因此在学生整个成长过程中,需时刻教育他们诚信为人。

二、教育之路,议诚信相伴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要捍卫知识的尊严,更要教授学生做人的规范。纷繁多变的成人世界存在种种价值取向,而未成年人的心智尚未成熟,对于社会中的某些现象,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甄别、把握。为防止腐朽的思想侵蚀学生的世界,校园是他们身心栖息的港湾。在这里教师的言行时刻影响着未成年人,每一位教师都要秉承古训“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教育工作者以诚待人、以信做事,言传身教中培养学生做诚信之人。在当今社会由于信仰危机产生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物欲膨胀时更需教育界人士耐得住清贫、禁得住诱惑,以身正为荣以学高为范,努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之德才能在学生心中种下诚信的种子,在家长和社会环境中树立起教育的口碑。

莫言说过“大海中坚硬的贝壳内含娇嫩的生命,柔软的心必有一副坚硬的盔甲守卫”。爱学生,要为其计深远——爱护学生,不单是教授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做人的道理。知识的学习、掌握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而成长的道理更是生活的必备技能。这些就需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传授给他们,如此才能使他们明白得诚者得天下之公,失诚者失人间正途。

三、素质教育,言诚信教育进课堂

中小学阶段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是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黄金时期,学生需要在思想层面得到指导。具体来说,什么是人?包括如何为人才能得到家人和社会的认可。这类教育与诚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诚信教育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告诫学生端正态度,明白许诺是非常慎重的行为,对于不应办或办不到的事情,不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要努力兑现。如果自己失信于人,那是贬低了自己。从小事树立诚信观念,从点点滴滴做起,日常教育会逐步树立学生的诚信意识,培养诚信操守。

传统的国学教育中,其实不局限于应试。早在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信”是“仁”的体现,他要求人们“敬事而信”。他曾言:“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就是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用,不知其如何做事。宋代时就有了记录诚信教育的蒙学著作——《三字经》,书中关于诚信做人有明确的要求“言必信,行必果……诚为本,信为先。守信约,重笃实。失诚信,最为耻”。可见,先人很早就知道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到了清代,更有李毓秀编写的《弟子规》以专门的章节“谨而信”来记录关于诚信的具体规范,对学生提出了以“信”为本的做人准则。

如今处于教育改革的新时期,伴随素质教育的推行,笔者希望将诚信教育搬回课堂。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对存世的文献中关于诚信的内容进行甄别选择、加以补充。

而课堂上加入诚信为内涵的礼仪文化教育,不仅不会增加课业负担,还会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将他们从应试的窠臼中解放出来。在课堂上,面对低年龄段的学生可以讲一些“狼来了”“曾子杀猪”等明白易懂的小故事,对中学生就可以加入如“晋文公退避三舍” “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等历史典故,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也可以在与学生互动中加入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他们关心的话题来交流、讨论,如此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书本知识到社会事件,使学生们对学科的重要性和知识的实用性都得到充分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深化知识,切身感受到课堂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们学以致用,在社会生活中反复运用。如此的诚信行为亦会受到周围人的赞许,这样他们就在生活实践中得到认同产生喜悦感,单一的尝试自然会逐步内化为行为。这样,我们中华诚信礼仪文化也就得到延续和发展。

此外,随着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家长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书籍和学生一起阅读,如前文提及的《三字经》、《弟子规》等,这类蒙学读物内容浅显易懂,十分易学。家长进行诚信学习,就可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让学生来效仿。配合学校的诚信教育,可以说是相得益彰,教育效果一定会非常显著,同时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与家长的交流,沟通思想增进感情,真可谓一举数得。

以上乃笔者之陋见,望业界同仁不吝赐教,志在努力将知书实为达理的教育理念发扬开来,故不惜抛砖,只求以众人之力共同培植教育这片阳光下的净土,为办好学子、家庭、社会都满意的教育略尽绵力。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金常政.百科全书的故事[M].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5.

猜你喜欢
商鞅诸侯诚信
五张羊皮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鞅: 史上酬劳最高的搬运工
烽火戏诸侯
树敌太多商鞅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
商鞅取信秦孝公(下)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