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重点中学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浅谈

2014-12-22 01:55陈建军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陈建军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效率一直较为低下,极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要构建新型的课堂模式,适时运用过程性评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  过程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58-01

传统教育应试色彩极为浓厚,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提高学生分数进行的。这也导致了一些非应试科目的地位显得非常尴尬,比如音乐欣赏、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但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然而,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是高分低能型的,很难适应社会。也正因为如此,新课标提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在高中,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般可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吸引教学法”、“实例操作法”和“任务驱动”等,坚持“以用为主,培养能力”的原则,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机完成操作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亲身体验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了探索、发现、创造与成功的喜悦,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这对于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任务驱动模式”教学方法,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这一目标展开的。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都是根据教材来设计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的。教材固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所以根据教材设计教学目标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信息更新速度之快也令人咋舌。因此,在设计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时,可以根据以下两种方式来确定:一是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目标,由于学生信息技术的基础不一,甚至有些学生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更不明白其中的软件和程序,因此,如果教师设计同样的教学目标,对于后进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二是围绕社会需求设计教学目标,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其脚步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抱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将来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交流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前提。有了兴趣,才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探求未知领域。而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试问一个对学习没有兴趣的人,即使给他机会也未必参加,更何况主体。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应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由做课件的教师选择或编制课堂教学软件,将教学的重点、难点用适宜的多媒体信息(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表现出来,变抽象内容为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促进学生对事物全面、准确的认识,达到认知的高效率。同时也就要求微机教师在做课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形、声、色等各种信息作用于学生感官,创设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些理念对改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信息技术学科所要教学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可谓浩瀚无边,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么多内容,只能无限地提升,不断地获取。所以,学生要更好地获取知识,紧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的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走在时代的潮头。

3.给学生提供多动手多训练的机会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要真正把所学知识溶入到自身,还必须亲身实践,动手操作。我们要把培养信息技术的基础操作技能作为主要任务,而动手去实践去操作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方法。

在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提倡他们敢与动手,勤动手。从最基本的指法,到各种软件的应用,只要能坚持练习的话,速度和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学生在不断地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技能。动手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这种动力将极大地推动学生对信息技术地掌握。

四、科学运用过程性评价,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要应重点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关注学生的努力情况,其意义在于提高学生对学习质量的追求意识,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习惯;二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体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尤其是学生,对于成功的需求更为迫切,如果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成功体验,那么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为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意识。例如,在教学“Excel工作表数据录入”时,要求学生在A1~A10的区域中采用自动填充方式产生1、2、3、4……10的连续数字。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课本中的方式进行操作,但是有一位学生却自己找到了一种新的填充方式,于是教师可以请这位学生为大家演示新的方法,并对这位学生提出表扬,以激发其他学生的创新热情。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教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教师都必须进一步提高我们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认清和避免出现教学中的一些误区,这样我们才能取得出色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新时代具有信息素养的创新型人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过程性评价教学目标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Office高级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