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明坤
近年来,经济社会频频出现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信仰迷茫的现象,引起各界关注。从食品领域屡屡曝光的“毒奶粉”“地沟油”“苏丹红”,到医疗行业出现的“毒胶囊”“铬超标”“抗生素”;从面对他人生命垂危拒施援手的“小悦悦”事件,到大学生因个人争端不惜同室操戈向室友投毒;从学校评估作假、就业率注水,到学生考试作弊成风、教授院士造假;从韩国大妈怒吼中国式过马路,到中国游客在埃及金字塔刻字引来声讨;从国外一些人看不起中国人陋习,到网上盛传“中国国民素质全球倒数第二……”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一幕幕失德行为透支着道德教育的声誉,让人触目惊心;一次次失范事件践踏着文明的底线,令人扼腕叹息。
诸多事件都折射出当前社会道德失范已到了非常严重、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国民道德素质着实令人堪忧,成为影响社会繁荣进步的“软肋”,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
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合格公民的重任。目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是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
毋庸讳言,当前学校道德教育还存在诸多弊端。譬如,偏重理论学习,忽略道德实践,导致道德教育与道德生活脱节。正如陶行知所言:“嘴里讲道德,耳朵呼道德,而所行所为却不能合乎道德标准,无形无影当中,把道德和行为分而为二。”再如,德育内容空洞抽象,苍白无力,学生只能学到关于道德的理论知识,根本进不了学生的脑子,无法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在教学方法上,灌输说教盛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学到的不是沉甸甸的生活与道德智慧,而是枯萎的道德语言符号。杜威对此有一著名论断: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
长此以往,形成一个怪圈:许多学生背《学生守则》倒背如流,却随手扔纸屑;许多孩子节假日走向街头巷尾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学生从小就受教育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但是到了大学反而还得从头来学不随意踩踏草坪。这一怪象值得深思。
曾有一位专家表示:德育是盐,但不能让孩子们直接吃盐。如何改进学校德育,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道待解的难题。
首先,道德教育应尊重规律,由小到大,由远及近。前不久,网上盛传各国小学生行为守则,引发热议。英国教导孩子们要自我保护:不喝陌生人的饮料,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等;美国强调与师长之间的礼貌和纪律,提问时举手,可以在座位上与老师讲话。从中不难发现,国外守则贴近孩子,简明具体,更易施行,非常实用。而我国对小学生的要求太高、太抽象,不符合实际。今年,教育部对中小学生守则重新修订,首次出现“践行垃圾分类”“低碳环保生活”“控制上网时间,抵制不良信息”等更贴近时代的新内容,广受赞誉。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发展规律,德育应该循序渐渐,制定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教育计划。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应该主要进行个人品格素质教育和公民基本道德常识教育,高中阶段主要进行公民政治性和社会性教育,进入大学后可以从理论层面加深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政治制度的认识。
其次,重视文明养成教育。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简单的解释,一句话就可以说尽,就是‘养成好习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诚哉斯言。据江苏省文明办专项课题组的调查显示,60%的小学生,并不真正掌握该年龄段应该掌握的文明礼仪要求。对此,应该强化学生仪表、餐饮、言谈、待人、行走、游览等方面的文明养成教育,使其从小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
最后,要注重强化道德实践。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目前,中小学生对德育活动感到枯燥乏味,究其原因是道德教育脱离现实生活,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新加坡高度重视学生的道德体验,制定和推行了一项学生社区服务计划,旨在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小养成服务精神。该项计划包括:“好朋友”计划、担负起校内的领导责任、到福利收养所和儿童组织服务、清洁环境、临时服务、春节慰问活动、慈善乐捐活动等。目前,学校应创造条件,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访贫问苦、勤工助学等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悟,去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道德境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