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学坤
【摘要】“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尤其在最宜养成习惯的小学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有着基石作用。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动手勤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大胆交流创新以及严格制定学习计划等学习习惯。而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小学生来说,这些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校纪律的约束和老师家长的引导、监督。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生 习惯 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97-02
新课标的逐步深入推进,不仅影响着学校课堂教学模式,也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接受理念和方式有了新的要求。在新课标要求下学生如何更好的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如何适应挑战。我认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什么是学习习惯?是指由重复和不断的强化而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更改的行为、倾向,并且能为完成某种工作而巩固下来的一种需要。那么相应的学习习惯,应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抓住这个黄金季节,努力帮助和培养学生,使其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回顾总结几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加之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我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生在接受新知识之前,提前对教本和有关方面的信息做出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认真预习的学生会对相应简单的知识层面有初步掌握,也会对较难的领域产生自己的疑问。预习的过程既是一个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又逐渐培养了学生敢质疑、敢提问的好习惯。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对课堂教学目的顺利完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复习是完成新知识内容学习的重要环节。子曰:“温故而知新。”新课学习结束后学生的知识记忆停留在短时记忆中,研究表明短时记忆在人脑中保持1分钟左右,后很快消失。而如果对短时记忆的知识进行有效复习就会成为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可以保持几天、几个月、几年乃至终生记忆。为了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记忆品质,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简单实用的记忆方法给学生如:直观形象记忆法、谐音识记法、特征识记法、歌诀识记法、列表识记法、归类识记法、重点识记法、活动识记法等。
二、勤于思考,全神贯注学习的习惯
学习时勤于思考,全神贯注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缩短单科的学习时间。全神贯注,是对小学生注意品质的要求。而小学生阶段低年级学生仍然以无意注意为主,具体生动、直观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这要求低年级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有耐心多花心思。而且适当的监督管理、约束、强迫是必要的。高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发展起来,教师和成人需要长期逐步培养,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向内部控制这种高水平的有意注意发展。
现在学生学习的课业种类多,如果没有全神贯注的好习惯,作业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不仅降低了作业效率更浪费了宝贵的休息时间。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一写作业就叫苦连天的原因。不过客观的讲,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时也要科学合理适量布置。
除了在作业时需要全神贯注的精神,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全神贯注也至关重要。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中的《学弈》一课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三、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所谓“课堂学习活动”是指为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设计的,由学生自主参与的各种学习形式。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讓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大部分是交往内驱力向内部动机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设计能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意识,进而形成了一种学习习惯。
其次要对学生的参与多给予口头表扬或激励式奖励,“教师不应该吝啬自己对学生的鼓励”。改变课堂活动只是“好学生”的活动的教学观念,多给予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参与机会和信心。改变“等待学习,等待答案式”的课堂学习习惯。
四、敢于创新,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新课改中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的进行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敢于向权威挑战,向课本质疑。而要做到这些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于教师的指导,在于教师能放下架子与面子,在于教师的鼓励与参与。事实上,这才是真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关键。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的那样:“心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对小学生在行为上监督、约束、正确引导,反复训练。且这个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学生的习惯养成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3-78
[2]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