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本刊记者 陈向国
环保低碳贵在躬身实践
——由一张简易名片引发的思考
文 _ 本刊记者 陈向国
一张简易甚至寒酸的名片却蕴含着不可低估的躬身践行低碳环保的正能量。
环境污染问题、雾霾问题备受重视,几乎所有人都埋怨过、谴责过污染者、雾霾制造者。然而,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却时常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忘却——每一个人都是环境污染者:区别只在于多与寡、经常与偶尔。既然这是一个应该众所周知的事,既然环境污染、雾霾形成与每一位公民都有关系,既然每一位公民都对环境污染、雾霾不满甚至口诛笔伐,那么,请行动起来——如何?
尽管历史上的刘备也许并不是《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样忠义,那样堪称完美,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却成为人们行为举止重要的原则之一。在保护环境、治理雾霾这个问题上,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小善而为、小恶不为,那么,其必将集小善为大善从而达到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的治理成效。引发笔者有此思者,来源于一张简易的名片。名片,人们司空见惯——为了相互联系方便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等信息印在一张卡片上——就是为了联系方便的一张卡片而已,却不知从何时起印刷越来越精美、用纸越来越讲究,其制作成本也从每盒10元一路走高:20元、30元、50元甚至上百元不等。不就是留个联系方式吗?何必花那些不必花的钱?!
不可否认,名片印刷是否精美、是否高端多少都能为自己、为自己所工作的单位贴点儿金;多少能为自己、单位的实力做点儿注脚。然而这点儿金、这点儿注脚还不是薄如纸?面子和实力与名片精美与否、高档与否很显然没有实质的联系。笔者看到、拥有这张简易名片的原始主人是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张桦先生。这张名片就是用普通打印纸打印、用剪刀裁剪而成:4个边框中有3个裁剪得不规整。是这家公司名不见经传?笔者在百度上搜索到该公司的相关情况:“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建筑设计为主的现代科技型企业,集团旗下拥有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上海现代都市建筑设计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现代工程建设咨询公司、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公司等20余家专业公司和机构。2001年至2012年连续十二年被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列入‘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00强’和‘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之一,根据2012年ENR发布的排名,集团位列‘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第64位。”“在国家建设部历年全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测评的前100名中跻身于前5名。”上述表述,说明该公司实力强劲,是业内翘楚。作为这样一家集团公司的总裁其业内影响力可想而知。这样的一家实力公司的核心领导者之一使用了这样一张名片,说明他看透了名片的作用;而他这样做,则有意无意地从细微方面着手躬身践行低碳、环保的工作理念。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面对一件事情,很多人都知道正确的做法,但由于这种正确的做法尚未蔚然成风,所以更多的人选择观望:结果是大家都想做,但由于怕遭人讥讽、有损身份等顾忌结果谁都没有做。至此,不由想起笔者采访微博达人“巴松狼王”杜少中的情景。他说,做环保工作要有狼性,没有狼性是不行的,“狼不仅仅是吃饱一件事,其行为、性格是持续的,其性格是体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狼的性格特征包含着两个方面:韧性和爆发力。现在从事环保工作正需要韧性和爆发力合二为一的狼性。环保工作需要更多具有狼性的人加入进来。为什么需要更多的具有狼性的人参与环保工作呢?因为环境保护是必须通过公众参与才能比较好解决的事业或工作。换句话说就是环保事业发展的程度取决于公众参与的程度,公众参与的程度越深,环保工作进行得越好。公众包括全体成员。可以说,不论是总体规划还是单项环保计划的成功推进,都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做环保、低碳的工作很难,必须有点儿舍我其谁的决心加之以狼的韧性与爆发力。杜少中先生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你”“我”共同去一个工作场所,每人拿着一瓶水,水喝完了,“你”把空瓶放在了垃圾箱里,这种行为是正确的。而“我”却随手扔在脚下。这时“你”面临三种选择:一是帮“我”捡起来放到垃圾箱。那么,“你”承担了我的污染,代表人类接受处罚;二是不理睬“我”的行为,但作为一个从事环保工作的人员来说,心里肯定矛盾、不舒服;三是提醒“我”。这可能引起“我”的不满,还可能对“你”恶语相讥。这三种选择都不是容易的,更是不轻松的。因此,从事环保工作面临选择,选择的过程体现狼性中的韧性和爆发力。“现在看,选择不理睬‘我’的人越来越少了,选择帮‘我’捡起来、提醒‘我’的人越来越多了。这说明乐于挑战的人多了,具有狼性的环保人士越来越多了。这样,环保这锅夹生饭才能早一些熟。”在杜少中眼里,包括中国在内,整个世界环保工作都是一锅夹生饭--以此观点看,低碳、节能不也同样如此吗?环保需要众人的参与,低碳与节能同样如此。
张桦先生采用这样的简易名片,有意无意地体现了舍我其谁的意志和韧性与爆发力合二为一的狼性。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发。
张桦先生使用这张简易名片有意无意地告诉我们,低碳环保要从我们自己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着手。譬如:在私人环境里,加入“光盘行动”行列;自己并鼓励家人不乱扔垃圾、实行垃圾分类;电器不用时关掉总电源;不抽或少抽烟;上下班多乘坐地铁、轻轨、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少开车,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燃油,减少废气排放,还可以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力所能及的事很多。这些事虽小,却都可以为低碳、环保、节能做贡献。在公共场合诸如办公室,更是可以“大有作为”:夏天马上到了,空调又要为缓解炎热的夏天出力了,把最舒服的温度调高1度;如果能确定下班的时间,提前半小时关空调。据测算,开中央空调制冷时,将室温调高1度,可省电10%以上,而这微小的变化并不会影响舒适感,但却会节省不少电。下班前提前半小时关闭空调,温度不会很快回升,但节省下来的电量却是很可观的。另外,在办公室,订书钉可以少用:采用无订书钉订书机。有资料显示,如果每位英国办公人员每天少用一枚订书钉,一年将会节约120吨钢材。当然制造这些钢材的能源也被节省了下来。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能省下的钢材将更多、能源节省也更多。
一张简易的名片带给我们如此多的环保、低碳、节能的信息与正能量,我们真应该真心感谢他,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成为正能量的制造者与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