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校体育课程身体健康目标的达成与对策

2014-12-22 06:36:06
关键词:统计表理论课目标

黄 杰

(安徽工业大学 体育部,安徽 马鞍山243002)

身体健康目标是体育课程目标的核心和主体部分,是实现其他领域目标的基石。目前,安徽在全面实施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过程中,对前期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缺乏系统的总结与提炼。为了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基础,笔者对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身体健康目标的达成现状进行调查,梳理出影响身体健康目标达成的主、客观因素,寻找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身体健康目标的达成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初步建立自己的研究内容,听取专家的意见与建议,确立身体健康目标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

通过对安徽省15所高校的1050名大四学生和60名一线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运用GUI灰色建模系统和Excel电子表格软件对安徽省高校当前体育课程身体健康目标的达成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身体健康目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本课题所研究的内容,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经专家论证,构建了身体健康目标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赋权法,选定母指标向量,指标进行无纲化处理,计算关联度,得出各指标的相应权重(参见表1)。

(二)大学生对身体健康目标的认知状况

身体健康对人生发展的作用很明显,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身体健康目标具有较高的认知度,见表2。

(三)安徽省普通高校学生身体健康目标的达成现状

1.身体健康目标各项指标的达成情况

(1)学生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的能力。正确的测试和评价自身健康状况是身体健康目标的基本要求。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较差和差的共占6.57%,选择好与较好的共占44.86%。说明,学生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的能力尚可,但不理想(见表3)。

表1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身体健康目标领域评价指标及权重

表2 学生对身体健康目标认知水平的调查结果(N=1050)

表3 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的能力的调查表(N=1050)

(2)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的能力。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是促成身体健康必备的能力之一。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选择差与较差的占15.24%,选择好与较好的共占32.38%。说明学生对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的掌握不太理想。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是学生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较少,大部分学生只靠课堂上教师的传授;二是理论课时数过少,对理论课的教学重视不够。

表4 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的调查表(N=1050)

(3)学生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的改善状况。健康有序的生活习惯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要求。调查结果显示(见表5),48.28%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对上述情况都有所改善,改善一般的占46.10%,没有改善与退步的占5.62%。说明学生在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的改善方面做得尚可,但不太乐观。

表5 饮食、作息等生活习惯的改善状况的调查结果统计表(N=1050)

(4)学生体质总体水平改善的状况。体质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从表6统计结果发现,学生选择改善与有所改善的占54.86%,选择一般的占42.38%,而选择没有改善和退步的仅占2.76%。

表6 身体总体水平改善情况的调查统计表(N=1050)

(5)患病、易疲劳现象的改善状况。患病、易疲劳是身体机能下降的体现。从表7可以看出,改善与有所改善的占40.19%,一般的占55.14%,没改善与有所退步的占4.67%。表明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在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表7 患病、易疲劳现象改善情况的调查结果统计表(N=1050)

2.大学生达成身体健康目标的总体情况分析

表8显示,大学生身体健康目标达成的总体均值为3.43分,其中男生均值3.54分,女生均值为3.26分。表9统计结果显示,分值在1~3分的比例为25.91%,分值在3~5分的比例为74.09%。结合以上数据不难发现,目前大学生身体健康目标达成情况总体尚可,但不理想。如果以60分为及格线的话,刚刚接近70分。另外,表8还显示,男生的标准差系数为0.141 2,女生的标准差系数为0.144 1,标准差系数越大表明他们之间的差异性越大。从而可以看出,男生的达成情况好于女生,女生之间的差异程度要高于男生。

(四)影响身体健康目标达成的主要因素

影响与制约学生身体健康目标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课时数较少。新《纲要》强调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调查发现,高校体育理论课时数严重不足,有1所高校每学年安排了6个学时的理论课,大多数高校的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为每学年2~4学时。在对大学生体育理论课开设情况的调查显示,定期上体育理论课占40.10%,偶尔上体育理论课的占41.43%,从来没上过体育理论课的达到18.47%。在调查中也只有一所高校定期对学生开展体育知识讲座。二是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据了解,平时的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只注重体育的直观教学,而忽略了体育课背后的间接效应。三是学生自身不重视,缺乏锻炼习惯。在传统“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下,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受到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片面认为家庭教育的任务只是配合学校抓好学生文化课的学习,缺乏对体育锻炼价值的正确认识。另外,饮食与生活习惯不合理也是影响学生身体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表8 身体健康目标达成情况总体统计表(男N=600,女N=450)

表9 身体健康目标达成情况分布统计表

三、结语

安徽高校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学生对身体健康目标的认知度总体情况较好,高校体育课程身体健康目标基本达成。高校应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实行体育多元化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适当加大体育理论课时比重,建立健康知识的专门网络平台,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度。教学评价应实行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定、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等综合评价方法。同时,建立智体和谐的校园平台,形成体育锻炼的好氛围、好风气,并把学生体质健康,运动开展情况纳入到院系考核制度中。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北京:国家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2002.

[2]刘思峰,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

[3]孙秀娟.上海市高校体育课程身体健康目标的达成与对策[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1:5.

[4]于秀玲.对新课程标准中五个学习领域目标理解的探讨[J].体育教学,2005(6):19-20.

猜你喜欢
统计表理论课目标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神奇的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我们的目标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27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