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菊
杜诗真性情说
姚菊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杜甫诗歌具有“真性情”的特点。首先,杜诗中的自我形象极其丰富真实,而且具有鲜明的情感特点;其次,诗歌呈现出作者的心境之真,这主要体现在大量的内心独白诗中,夔州以后尤多;再次,杜诗之真与陶诗不同,陶诗之真是对于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与思考,具有一种哲理精神,杜诗之真是对生命悲欢离合的体验与记录,具有一种实践精神。在固穷安贫的主题上,杜诗对陶诗有所发展。
杜诗;真性情;自我;独白;陶诗
杨伦《杜诗镜铨·凡例》中说“试观少陵之诗,宪章汉魏,取材六朝,正无一语不自真性情流出”,王嗣奭《杜诗笺选旧序》亦称杜诗“一言以蔽之曰:以我为诗,得性情之真而已”,可见,“真性情”是后人阅读杜诗的一致感受。杜甫一生漂泊,颠沛流离,其喜怒哀乐、感物兴会,一发于诗,可谓地阔海涵,兼备众体,包揽万物,根于性情之真,发而为集大成之诗。关于杜诗的集大成特点,前人多有论及,以下就其诗歌的真性情特点再作阐发。
为什么读者对杜诗的感受一致是“性情之真”呢?黄生评杜诗曰:“盖能以其性情达之纸墨,而后人之性情类,为之感动故也。”[1]969个中真意还要从杜诗本身去寻找。
陈绎曾评价《古诗十九首》说:“情真,景真,意真,事真。澄至清,发至情。”[2]627此语对于杜诗也适用。关于事真,自从宋人提出“诗史”说,对于杜诗记录一代之史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杜甫作为一个士人的真性情。至情至性的人,绝非日日吟风弄月之人,一定是对人类和自己所生存的处境有着极大关怀和忧虑的人,范仲淹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也。杜甫一生服膺儒学,深于经术,笃于忠义,在冻馁饥寒当中还时刻关注时事进展,忧虑国家安危,表现出了极深挚博大的士人情怀。故李格非说:“老杜谓之诗史者,其大过人者在诚实耳。”[3]26我们认为,杜诗性情之真,还在于诗中表现了真实的自我。
第一,杜诗中的自我形象非常突出,而且十分丰富。杜诗像一部心灵日记,记载了生活的真实和心灵的真实,杜甫本人的灵魂也完全浸透其中。因此,从诗中可以直接感受到杜甫极其鲜明的个人形象:旅食京华,麻鞋见帝,典衣沽酒,负薪拾橡,浣花醉游,白帝悲吟,夔府沉思,耒阳泛舟,无论哪一个,都是一幅极其鲜明的画像。例如《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①: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其一)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独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闾里为我色惆怅。(其二)
这是安史之乱后,杜甫流寓到秦陇一带寓居同谷县而作。在《发秦州》中,杜甫直言不讳:“我衰懒更拙,生事不自谋。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谁知到了秦州之后,境况更加糟糕,杜甫一家无衣无食,寄迹寒山,“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因此就有了催人泪下的同谷七歌。诗中自称“客”,说明无家可归,“白头乱发”,形容苍老困顿。一个身体羸弱的老人,白发凌乱,衣衫单薄,因为家乡战乱不止,而在外流寓、不得归乡。家人冻馁饥嚎,只得在天寒地冻的季节外出寻食,手脚皴裂,衣不蔽体,希冀拾得橡栗、挖得黄独,无奈都不可得,丧气地回到家中,悲声哀歌。这个时代背景是典型的,遭遇经历也是独一无二的,山谷拾橡栗、雪天挖黄独的个人形象,与盛世帝国的战火衰败一起,构成了具有沉重历史感的画面,同时也让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加沧桑动人。又如《百忧集行》: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时年杜甫50岁。在诗中,杜甫回忆了自己15岁时的健壮、调皮——“一日上树能千回”,虽嫌夸张,但展现了孩童的活泼好动、天真无虑,让人看了忍俊不禁,极大地丰富了个人形象。这让我们想起《昔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诗人刻画自己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裘马轻狂,也是颇让人惊诧的。如今慢慢年老,已经没有气力去奔腾跳跃,只能坐卧养身,在这样的年龄,却依然家徒四壁,面容枯槁,“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有辛酸,有悲痛,有惭愧,亦有无奈,父与子的形象都极其传神。
后世之所以出现诸多题咏杜甫画像的诗,也正是由于杜诗中的自我形象非常鲜明,读了杜诗的人在看到杜甫的实际画像时,自然能勾起诸多思绪与情感。王安石称杜甫“青衫老更斥,饿走半神州。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4]715,黄庭坚亦称杜甫“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5]1011,这是他们从诗中看到的杜甫。
第二,杜诗中的自我有着极其鲜明的情感特点。杜甫情感诚挚、浓烈,而且柔软、细腻,如悲黎民有“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怀李白有“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别房琯有“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哭郑虔有“飘零迷哭处,天地日榛芜”,念兄弟有“十年朝夕泪,衣袖不曾干”,见妻儿有“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吊宋玉有“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恋故国有“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情感热烈赤诚,直达人心。杜甫继承了儒家“仁”的思想理念,由己及人,真情披之万物,笔触极其细腻温柔,如写孩子:“忆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轩”“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慈父的形象饱满真实。甚至对于一个陌生的老妇人,杜甫亦有“不为家贫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的慨叹,甚至看到天空的孤雁也真情凝注:“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杜甫对于国家民族更是情意拳拳、至死不渝,在这一点上,杜甫固执几近于迂,热烈几近于狂,执着近乎痴,哀怜近乎卑。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杜甫自己穷困潦倒,还在诗中担忧国家社稷,其实这跟杜甫心中始终坚持的信仰有关。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家庭,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早年有极高的襟怀抱负:“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然而随着唐王朝的崩溃,杜甫的这一理想再也无从寻觅。杜甫对于朝廷始终如一的赤诚其实也是诗人情感诚挚专一的表现,当然,有人可能讥其为迂腐、不知变通,但只有怀有赤诚之心的人,才能对人或事始终抱有纯真专一的理想。
杜甫的真性情千载之下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梁启超称杜甫为“情圣”,并说“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象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6]313。《杜臆》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说:“读此诗,君臣父子夫妇之情谊蔼然。”[7]35张上若亦说:“但见精神,不见语言。此五百字真恳切至,淋漓沉痛,俱是精神。”[8]112让人如身处其间而不知有文字,这是文学作品兴发感动的最高层次,读者受作者性情之熏陶浸染,久之亦能灵心善感,性情纯正,无怪乎王安石深深折服,在《杜甫画像》中真诚呐喊:“所以见公画,再拜涕泗流。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4]715
着力往心灵深处开掘,呈现心境之真,是杜诗性情之真的又一特征。杜甫以真淳的性情对待万事苍生,一生困顿流离,诗歌成了他寄托生命与排遣忧愁的工具。杜诗绝大部分都是杜甫在独自状态下创作的,即“沉吟聊自遣,放歌破愁绝”“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吟诗”“新诗改罢自长吟”,此种状态下所写的诗,往往是诗人灵魂的呻吟与生命的呐喊,必然更多地表现作者的真性情。翻检全部杜诗,按照传播功用与表述方式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交往酬赠,直接与社会进行对话交流;另一类是自我抒怀,多采用心理独白的方式②,是一种自我对话与诉说。下面我们根据这种分类结合创作时期,将杜诗统计列表如表1③。
表1 杜诗统计列表
由表1可得,内心独白的诗达900多首,在杜集中约占63%,遍及各种诗体形式。入秦之前,杜甫的交游酬赠诗相对较多,基本上和独白类的诗平分秋色,但入秦以后,内心独白诗大量出现,尤其在夔州400多首诗中,有300多首都属于意蕴深沉的纯粹内心独白。杜甫的这种独白,虽重在内在情感的抒发,但多托兴于山林,使无处安放的痛苦灵魂在万物生机的感发兴会中有所寄托。后期杜甫流寓夔湘,瀼西东屯,西阁白帝,白小黄鱼,伐木种菜,信手拈来,俱臻佳境,诗人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独坐独想,从日落到日出,看星月,沐风雨,寻幽径,内心充满了无处不在的愁绪。老年杜甫内心的联想与回忆越来越多,情感的关联面更为深广,对事物的观察与感受也更加敏锐细致,渐趋物我两忘、圆融高绝的境界。如《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近期接受采访,表示自己从未想过会当商人,直到现在中国越来越需要商人了,才认为自己可以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
因为思乡念国,内心惆怅抑郁,愁闷难遣,故耳目所及,枫林凋敝,砧声阵阵。心灵的触觉与感受,情感的记忆与撕裂,与此时的风云波浪、丛菊孤舟一起构建了一个幽微迷离、惝恍深远的心理境界,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思考与律动。这首诗短短56个字,出现的意象有“玉露”“枫树”“巫山”“巫峡”“波浪”“风云”“丛菊”“孤舟”“寒衣”“暮砧”,极其密集,却密而不乱,远与近、上与下、视与听,融合在一起,统一在“一系故园心”的心境之中。
在人与人的交流系统关闭的时候,交流的指向转向了内部心理世界,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外物环境。这时,诗境往往是心境的映像,是内心情绪与感受的瞬间记忆。诗人的情感触点伸及心灵深处,把生命中瞬间的点滴感动与情思一一表现于诗中,诗境呈现出来的是执着人生中分分秒秒的心境,如《燕子来舟中作》: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这是杜甫生前所做的最后一首七律。此时杜甫已到风烛残年,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却仍然滞留潭州,以舟为家,不得归根。人事冷落,亲友凋零,唯有旧时社燕,情意依依。可叹燕子无一安稳之所,似己身之他乡流落,怜燕也就是悲怜自己。燕似有情,“暂语船樯”“穿花贴水”,亦是杜甫不忍其离去,依依惜别之意。自身之心境、情思一赋予燕,燕即是人,说燕亦是说人,此时,舟中偶然相逢的小燕子,承载了杜甫自身命运的悲慨。卢世㴶评论该诗说:“茫茫有身世无穷之感,却又一字不说出,读之但觉满纸是泪,世之相后也,一千年矣,而其诗能动人如此。”[2]2064
其境真,故能动人。杜甫以外物驱遣忧愁,以诗歌浇筑心灵,凡物均带上一己之悲欢,凡境亦是己心之所历,心系万物,投之以赤诚,运笔为之,无不自然相合。情之所到,以我为诗,后人亦可从诗中体会到诗人性情之真。
“诗者,吟咏情性也”[9]26,大凡好的诗歌作品,总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作者的性情。自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评价陶渊明的诗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10]60。“自然”“平淡”“真淳”已成为形容陶诗的不刊之论。陶渊明也是古今诗人当中最具性情之真的一个,以下就对杜诗之真与陶诗之真作一比较。
第一,两者有很大的不同。陶诗的真,本于自己的性情,不矫饰,不趋俗,不受外物驱使,趋于生命的本真状态,是一种对于生命终极本质的追问与思考,具有一种哲理的精神。杜诗的真,是情感的真淳浓烈,是喜怒哀乐一发于诗的真实,是一种执着于人生、伛偻而行的执行与践约,是对生命悲欢离合的体验与记录,具有一种实践的精神。下面就以《饮酒二十首》④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例做一比较。
宋人黄彻云:“观《赴奉先咏怀》五百言,乃声律中老杜心迹论一篇也。”[11]186“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虽然颇自嘲,可终究“不忍便永诀”。“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是那么忠诚与执着,“独耻事干谒”又是如许高洁与狷介,一腔为国为民的抱负不得施展,只能“沉吟聊自遣,放歌破愁绝”,王嗣奭曰:“二语乃杜之自状甚真”[7]35。“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是真实的经历与感受,“行李相攀援,川广不可越”,也是乱中行人争相逃窜的影像,“谁能就不顾,庶往共饥渴”“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心中的凄凉与哀痛着实深刻,“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世之心终不改。杨伦《杜诗镜铨》中引卢德水的话说“赴奉先及北征,肝肠如火,涕泪横流,读此而不感动者,其人必不忠。”[8]163杜甫是一个情感丰富充沛、具有民胞物与精神的人,大到国家民族,小到鸟兽草虫,他都怀有浓烈的感情。在自然万物的兴会之中,在齐家治国的双重困顿当中,杜甫形之于诗歌,真气流转,景真情真,意与境会,非亲身实历不能得之。
陶渊明笃奉“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杜甫一生的志向和抱负在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陶诗之真体现了一种本性的解放、回归,美在齐生死的了悟感;杜诗之真彰显了一种情感的黏着、热烈,美在舍生取义的崇高感。陶诗之真深受玄学的影响,有一种随缘自适、与物同化的尘外之思;杜诗之真是儒家思想土壤里陶冶出来的性情,体现了一种最高的儒家的人生理想。
第二,杜诗对于陶诗之真有所继承并发展。陈寅恪论陶渊明之思想为“新自然说”[12]201,陶渊明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但也吸取了儒家思想的一部分。“箪食瓢饮、君子固穷”虽是儒家提倡的士人立身法则,陶渊明任运自然,摆脱流俗,“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13]10,此之固穷乃其天然本性之追求。如其《乞食》中写道“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又说“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没有虚伪矫饰,直接袒露自己乞食的经过以及内心的感恩,真诚而坦然。
杜诗则很好地发展了“固穷安贫”这一主题,并且有所丰富和深化,在诗中真实反映了心理的痛苦、挣扎与变化过程。他有“自断此生休问天”的痛苦呐喊,有“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的愤激,有“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的哀怜,甚而有“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的自我戏谑。尤其到了晚年,他处处叹老嗟卑,毫无掩饰,十分真实感人。有些评论家不喜欢这些穷愁之语,认为格卑志陋,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存在,亦可见杜甫的性情之真,让我们能够认识到一个更完整的杜甫。刘熙载《艺概》中说:“杜诗云‘畏人嫌我真’,又云‘直取性情真’。一自咏,一赠人,皆於论诗无与,然其诗之所尚可知。”[14]59正是由于真,他对于儒学的坚守后人有目共睹,对于唐王朝的忠心苍天可鉴,对于亲朋的孝爱动人心腑,对于山花山草的“友与”亦灵动可爱。
总之,杜甫漂泊流窜,除了简短的草堂时期,几无一日安稳,经历国家社会之大乱,目睹人民之种种流离痛苦惨状,自己身处其中亦深受其害,对乱离之焦虑与煎熬体会得无比深刻,对国家和生命也都时刻在进行深入的思考,真情真性,化而为诗,如实地记录了国家与个体的双重命运,诗中具有极鲜明的自我形象及情感特点,大量内心独白的引入,也极大地呈现出了心境之真。正所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杜诗的真性情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但给予了后世读者深深的感动,在情感上滋养了华夏民族,而且为后世确立了士人人格以及诗歌品格的最高典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
①本文所引杜诗均出自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以下不再一一标注。
②关于独白的概念,其实传统抒情诗多属于一种自我咏怀,也就是独自一人状态下的内心剖析与独白,有学者视为中国诗歌的一种表现形态(参见戴伟华《独白:中国诗歌的一种表现形态》,《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另外有学者依此对诗歌进行分类,分为酬赠诗和独白诗(参见尚永亮《柳宗元古近体诗与表述类型之关联及其创作动因》,《文学遗产》2011年第3期)。本文借用“独白”概念,对杜诗进行粗略划分。
③本表分期数据的采集,分别以《遣兴三首》《酬高使君相赠》《移居夔州作》《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为秦陇时期、两川时期、夔州时期、湖湘时期的起点。
④本文所引陶渊明诗均出自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以下不再一一标注。
[1]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陈绎曾.诗谱[G]//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3]释惠洪.冷斋夜话[M].陈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4]王安石.王荆文公诗李壁注[M].李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5]黄庭坚.山谷诗集注[M].任渊,史容,史季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6]梁启超.情圣杜甫[G]//陈引驰.梁启超学术论著集·文学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王嗣奭.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8]杨伦.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9]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0]郭绍虞.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11]黄彻.䂬溪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2]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魏晋清谈之关系[G]//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3]萧统.陶渊明集序[M]//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
[14]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The Natural Emotion of Du’ Poems
YAO Ju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China)
The natural emotion is what Du’s poems convey. Firstly, the self-image in his poems is abundant and distinctive; Secondly, plenty of interior monologue in the poems show himself, especially the poem wrote after he went to Kuizhou; Thirdly, different from Tao’s poems which try to make a detailed inquiry about life and have philosophical spirits, Du’ poems pay attention to record life grief at separation and joy and have practical spirits. On the poverty-stricken topic, Du’ poems are help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ao’s poems.
DU Fu’ poems; natural emotion; ego; monologue; TAO Yuan-ming’s poems
姚菊(1983―),女,河南驻马店人,博士研究生。
I207.21
A
1006−5261(2014)06−0071−05
2014-04-03
〔责任编辑 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