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文本虚构形式分析

2014-12-22 06:35邓稳
天中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虚构老子

邓稳



《老子》文本虚构形式分析

邓稳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虽然《老子》历来被哲学、文艺学奉为经典,其对中国文学形式与艺术手法的影响却有待进一步探讨。实则,《老子》运用“若、似、犹、如、象”等词语,通过比喻、假设等方式进行“文学虚置语象”的构造。这种虚置语象可分为:静态语象、运动语象、混沌语象三种。正因为《老子》运用了许多厚重、刚健的虚置语象,所以《老子》一书虽然重虚无、贵柔弱,但文风上却显得刚健、雄放。

《老子》;比喻性虚构;假设性虚构;虚置语象

一、《老子》与文学虚置语象

《老子》又名《道德经》或者《老子道德经》,历来被作为道家经典,为其作注者不可胜数。近年来从艺术和文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的著作也与日俱增。许结、许永璋合著的《老子诗学宇宙》是最早把《老子》当作文学作品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具有极高的理论开创价值。该书以音韵和情志定义诗歌,由此指出《老子》是哲学诗与诗哲学的渗融,故兼得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的双重审美价值[1]。此后,刘介民《道家文化与太极诗学——〈老子〉、〈庄子〉艺术精神》[2]、刘占祥《〈老子〉与中国诗学话语》[3]两书也对《老子》一书蕴含的文艺理论价值做了可贵的探讨。《老子》一书虽然涉及政治论和人生论,但主要探讨无形、无色,具有形而上学特点的“道”。在论述“道”及相关概念时,《老子》没有用抽象的论述,而是虚拟为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图像,由此形成富含文学性的虚置语象。其典型代表如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①[4]116

本章写“善士”,而又不全面着笔,只单论善士“微妙玄通”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又“深不可识”,要对其进行准确描述、定义根本不可能,在语言和逻辑的困境中,只能“强为之容”。于是作者为我们描述了与善士微妙玄通相仿的七种状态,及每种状态对应的可以感知、经验的语象。

表1

状态连接词对应的语象状态连接词对应的语象 豫焉若冬涉川敦兮若朴 犹兮若畏四邻旷兮若谷 俨兮若客混兮若浊 涣兮若冰释

本来“豫”“犹”“俨”“涣”“敦”“旷”“混”七种状态都是虚拟出来“强为之容”古之善士微妙玄通的特征,但由于这七种状态本身也具有飘忽不定和不易感知、把握的特点,于是文中为了“强为之容”这七种状态,便把相对而言可具体感知且通常为人们经验的七种语象:冬天涉足结冰的江河、提防四周的围攻、作宾客、冰柱消融、未经雕琢的素材、深山的幽谷、浊水,联系起来。是什么让这种联系得以成立呢?我们发现连接词“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老子》一文中,与“若”字异形同质的词语有“似、犹、如、象”等七个,它们的意义和功能与英语“as if”(好像、仿佛)相近,正如汉斯·费英格在《“仿佛”哲学——人类理论的、实践的及宗教的虚构学说》中指出的一样:“这一连词连接的是一种假定的、不可能发生的情况。”[5]258这表明“若、似、犹、如、象”等连接词连接的是一种实际上不存在,或不发生关系的虚构语象。当然,这里的“虚构”不是传统中诸如“欺骗、谎言、白日梦”的意思。在传统定义中,“虚构”就是“现实”的缺席,与“现实”二元对立,不可调和。而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文学乃是对于人类可塑性的真实写照。文学一方面是虚构的,另一方面“如果某一虚构文本割断了与已知现实的一切联系,那么,它必然就是谁也无法解读的天书”[6]1。这种矛盾在传统二元对立的理论下不可能解除,所以,沃尔夫冈·伊瑟尔在《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中引入一种三元合一的观点,即“文本除了以现实和虚构为媒介以外,还有第三种因素,这一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想象”[6]2。想象具有“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7]493的特点,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发散性,没有固定的形式,必须经过作者有意的引导、梳理后才能成为一种可阅读的“有意味的形式”,即文学作品。

二、比喻性虚构与假设性虚构

我们把《老子》中用“若、似、犹、如、象”等连接词进行比喻虚构的文句整理如下。

一是以“若”字进行虚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十三章)

古之善为士者……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十五章)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隅。(四十一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

二是以“似”字进行虚构。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四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六十七章)

三是以“犹”字进行虚构。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五章)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三十二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七十七章)

四是以“如”字进行虚构。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十章)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二十章)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三十九章)

五是以“象”字进行虚构。

吾不知谁知子,象帝之先。(四章)

六是以“譬”字进行虚构。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三十二章)

七是以“比”字进行虚构。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趸虺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骨弱筋肉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五十五章)

上面所列七种是以连接词通过比喻进行的虚构。《老子》一书中还有省略“若、如、似”等连接词进行比喻虚构的例子。今摘录几条如下。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二十三章)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三十六章)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

上面的例文都是省略了“若、似、犹”等连接词的比喻虚拟,因为我们可以把它们略加修改为下列的句子(依次译为“好像、好像、好比、好比”):

人事不能长久不变,就好像受天、地影响而成的风、雨一样不能长久——再猛的狂风也刮不到一个早晨,再大的暴雨也持续不了一整天。(二十三章)

国家的利器好像鱼儿离不开深渊一样,不能轻易耀示于人。(三十六章)

在事情没有发生以前便应当做好准备,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便应当处理妥当,这好比合抱的大木,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筐泥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一样。(六十四章)

坚强者死,柔弱者生。这就好比人出生时柔弱,死时坚硬。又好比草木初生时柔脆,死亡时枯槁一样。(七十六章)

除了比喻虚构外,《老子》一书中还有以下几种虚构形式。

一是以“是谓”进行定名式虚构。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斫。(七十四章)

不死亡的谷神,我们把它称之为“玄牝”。“玄牝”的门户,我们把它称为“天地的根源”。然而,“玄牝”是什么,不死的谷神和“玄牝”有什么样的必然联系,作者全然不顾,只是依自己的意向,把两者某一方面的相似性用语词展示出来。在作者思维里这两者有什么相似性呢?司马光《道德真经论》说:“中虚故曰谷,不测故曰神,天地有穷而道无穷,故曰不死。”[8]263魏源《老子本义》从体用角度论述为:“谷神喻其德,玄牝喻其功也。谷之于响,惟其无所不受,是以无时不至,是其神之存于中而长不死者也。”[9]24司马光以为谷神比喻“道无穷,故曰不死”,魏源从体用角度得出“其神之存于中而长不死者”,都强调了“谷神”不死的特性。朱熹说:“‘玄’,妙也;‘牝’,是有所受而能生物者也在。至妙之理,有生生之意焉。”[10]2995此语颇为含混,其实“玄牝”本指人类及动物界的母性生殖器,一代代的人类和动物都从这里诞生,由此观之,“玄牝”便具有生生不息的意义。人类及自然万物未曾消绝,那么诞育万物根源的天地之根也应具有生生不息的特点。至此谷神、玄牝、天地根的共性——生生不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便建立起来,这也是作者能把三者按意向虚构起来的基础。

二是以“不如”进行假设虚构。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五章)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六十二章)

第五章“多言”“守中”的解释很多,我们不用列出。就逻辑关系而言可为“如果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或“既然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两种,毫无疑问“不如”表示一种假设,即一种用假设进行虚构的形式。第六十二章相当于“即使有……,也不如……”的假设虚构。

三是以“是以”进行假设因果虚构。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防。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十二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四十七章)

以“是以”“故”等连接的此类句式很多,今不再举,兹以十二章略作分析。第十二章论述感官、经验世界的“缤纷色彩、纷杂音调、饮食厌饫、纵情狩猎、稀有货品”会使人“目盲、耳聋、舌不辨味、心发狂、行为不轨”,我们都必须予以舍弃。但这种因果关系建立在作者这样的一个推测上:过度的色、音、味、田猎、货,即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田猎、难得之货,可能让人得到种种恶果。本章的逻辑结构其实是:“既然……可能造成……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作者把表假设的相关词语省略,欲从语势上构建一种不可置疑的逻辑结构。

上面列举了《老子》一文中运用的多种虚构形式,但以“若、似”等七种为主,其他的形式可视为这一类型的变体或拓展。关于这类词语在进行虚构时的功能与意义,费英格有较为适当的表述:

“仿佛”是一个以高度发达的语言重建的语助词连接……很明显,在一个比较的语助词“比”之后,一个从句被排除了,其中心灵可被完成,语境可被推测,省略发生了。这个失去的从句具有实现的双重功能:一方面,它是相比较的联系的第二位的构成,它又是假定的连结的构成;从后者看它指代或必须指代独立的主要从句。即使它与向后的和向前的都有关系,它一般也被省略。“圆需要被看做仿佛它是一个多边形”,意思是“圆需要被看做它是一个多边形的话”。前面的句子明显地起了一种描述的作用。因此在这儿做了一个复杂的比较。一个简单的比较是将一件事与一件事可比较的关系并置在一起,一个事实和一个事实并置一起。是否这个比较建立在真实关系的基础之上,或者只应把它的存在归功于观念的主观作用,这一开始就不是语言学的事情。[5]591

这里的“仿佛”可以是比喻性质的,如“上善若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就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某种相似点进行比喻。也可以是“我像爸爸”“我好像重生了”“夫代司杀者,是谓代大匠斫”,在相同性质事物间的比较。因为这两种用法都表达出作者此处陈述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作者对现实加以虚构的表述。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回顾上文列出的多种虚构形式,我们便会对虚构的存在更加坚信不疑。

其实,如果从《老子》文本整个呈现出来的逻辑层次看,我们会确信《老子》整个文本便是一种多层次的虚构。正如陈鼓应所认为的那样,《老子》的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是由宇宙观到人生观再到政治观[4]1。对此,我们也可以稍加变通,不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代之以文章书写的逻辑,把它划分为宇宙观——人生观/政治观——自然或人事中普遍可经验的语象。作为宇宙观的“道”具有“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惟恍惟惚”的玄妙特点。由玄虚的“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生成自然、万物及社会人事,且“道”又对生成的世界万物加以“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所以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生观、政治观,必然会分享与作为宇宙观的“道”的玄虚特点,如果加以表述就是自然、无为、虚静、柔弱、谦退。但这五个特点也不能被具体感知和表述,所以为了表达的需要,作者引入自然及人事中具体可感的经验图景,诸如:水、海、婴儿,埏埴为器、凿户牖为室、张弓,善行、善言、善计、善闭、善结等。以道的玄虚特点演绎为人生、政治的自然、无为、虚静,又以自然、人事中的具体物象佐证道的玄虚,这就是《老子》一书中的循环论证。陈鼓应精辟地指出:“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是由‘道’这个观念开展出来的,而‘道’的问题,事实上是一个虚拟的问题。‘道’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所预设的。老子所预设的‘道’,其实就是他在经验世界中所体悟的道理,而把这些所体悟的道理,统统附托给所谓的‘道’,以作为它的特性和作用。”[4]1《老子》一文由“道”开始,既然“道”为预设,则其全文即为虚构,自不必待言。但这种预设,或称虚构,有其积极意义:“我们可以说,老子‘道’的论说之开展,乃是人的内在生命的一种真实的抒发。他试图为变动的事物寻求稳固的基础,他更企图突破我的局限,将个我从现实世界的拘泥中超拔出来,将人的精神生命不断地向上推展,向前延伸,以与宇宙精神相契合,而后从宇宙的规模上,来把握人的存在,来提升人的存在。”[4]43就整个中国文化传统而言,《老子》一直长盛不衰,甚至可能迎来中国哲学、文学研究的又一个重要转折,因此,《老子》正在很好地实现这一目的。

三、虚置语象的功用与特点

上文中,我们已多处论述到《老子》文中的虚构语象,为了不把它们当成动宾短语及区别的需要,姑且称之为“虚置语象”,表示作者为表达的需要,通过主观努力有意向地从纷繁的经验世界选择出来用语言虚拟而成的语象。正是这种虚置语象完成了作者表达的目的、任务,读者也借此重构文本中作者可能体验到的经验世界。所以,虚置语象是作者、文本、读者相互交流的重要媒介,或者说是基础媒介。不同的虚置语象甚至会影响到作品不同风格的形成。现在,我们把《老子》文中的虚置语象作一简单分类。(1) 可视之静态语象。如“上善若水”的“水”;“澹兮其若海”的“海”;“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飘风”“骤雨”。他如:玄鉴、婴儿、谷、客、江海、赤子、合抱之木、九层之台、鸡犬,舟舆、文采、利剑、财货,等等。(2) 运动中的语象。如“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描写风箱的运动不止;“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铺写弯弓射箭的情形。他如:持而盈之、揣而锐之、涤除玄鉴、埏埴为器、凿户牖为室、驰骋畋猎、冬涉川、畏四邻、冰释、春登台、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或行或随、或嘘或吹、降甘露,等等。(3) 混沌不可见之语象。如“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有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本章欲写“孔德”的容貌,而转写“道”的形态,道的形态是“惚兮恍兮、恍兮惚兮”。通过一段描述,我们也只是明白道体虚静无形的特点。后文说以此可知“众甫之状”,我们知道:众甫也和孔德、道一样“恍兮惚兮,而又窈冥深邃、玄通微妙”。此所谓混沌不可见之精微语象也。他如: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混兮其若浊;荒兮,其未央哉;我独泊兮,其未兆;累累兮,若无所归;我独昏昏;我独闷闷;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明道若昧;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等等。

上面是比较简易的虚置语象分析,每类都没有穷尽举例,因为实在太多。同时,相互平面交叉、立体重叠的情况也很明显。但我们依然发现,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虚置语象中,“混沌不可见之语象”很多且颇有特色,这和道体虚静、不可称谓有极大的关系。往往这些虚置语象与“大”等比较醇厚、刚健的词语并用。据许结与黄卓颖合著《〈老子〉的文学史意义》所作分析,王弼本《老子》一文用“大”五十多次,如“大白”“大方”“大器”“大音”“大象”“大成”“大盈”等[11],这就构成了许多厚重、刚健的虚置语象。所以,虽然《老子》一书重虚无、贵柔弱,但文风上却显得刚健、雄放。因此,德国学者马丁·布伯评价老子说:“老子之言绝非我们称之为言语的那种东西,而是如同轻风掠过海面时,取之不尽的海水所发出的澎湃声。”[12]198

《老子》反复强调“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道隐无名”,这种不可形容勉强形容、不可称谓勉强称谓的表述,让我们知道《老子》的作者已认识到客观现实、主观认知、语言表达之间的激烈冲突,为了使“言”达“意”,那就必须借助一个个虚置的语象间接表达。由此言之,《老子》是中国现存第一本自觉进行虚构创作,并对虚构加以研究的著作。

据《史记》本传,老子为楚国人,又曾为周柱下史,可能生活在孔子时代略为靠前[4]17−22,则其对中原文化(如《诗经》的比兴)和楚国文化(如民重淫祀、想象瑰玮)可能会有所继承、融通。以此为线,我们把《诗经》中《麟之趾》等虚构性动物,《老子》的虚构性语象,《离骚》用以“引类璧喻”的“善鸟香草”“恶禽臭物”“灵修美人”“宓妃佚女”“虬龙鸾凤”,以及汉赋中显示全篇皆为虚构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凭虚公子、安处先生”放到历史长河中加以细致比较,中国文学虚构形式的发展、变化,或许也会逐渐显现出来。

注释:

①本文所引《老子》均出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2009版)。本书以王弼本为底本,又用帛书、简本《老子》加以校订,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故全文所引《老子》以此为本,不再注明页码。老子生平,《老子》成书时间争论激烈,陈鼓应认为:“总结地说:老子即老聃,《老子》一书为老聃所作,成书年代不至晚于战国初。”则《老子》一书先于屈原《离骚》是可以肯定的。

[1] 许结,许永璋.老子诗学宇宙[M].合肥:黄山书社,1992.

[2] 刘介民.道家文化与太极诗学——《老子》、《庄子》艺术精神[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 刘占祥.《老子》与中国诗学话语[M].成都:巴蜀书社,2010.

[4]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 [德]汉斯·费英格.“仿佛”哲学——人类理论的、实践的及宗教的虚构学说[M].[美]C. K. 奥格登,译.纽约:劳特里奇,1952.

[6]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M].陈定家,汪正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

[7]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8] [宋]司马光.道德真经论:卷一[M]//明正统·道藏:第十二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9] [清]魏源.老子本义[M].黄曙辉,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 [宋]黎德清,编.朱子语类:卷125[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 许结,黄卓颖.《老子》的文学史意义考论——从“美言不信谈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12] [德]夏瑞春,编.德国思想家论中国[M].陈爱政,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2013-03-29

邓稳(1980―),男,四川南充人,博士研究生。

I206

A

1006−5261(2014)02−0049−05

〔责任编辑 赵贺〕

猜你喜欢
虚构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虚构
京东商城图书销售排行榜(2020年8月)
京东商城图书销售排行榜
虚构的钥匙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漫画
智者老子
寻找老子【三】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