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

2014-12-22 06:35张景纯
天中学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就业率河南省毕业生

张景纯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

张景纯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 办公室,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从毛入学率角度看,目前我国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河南省应从完善就业政策、拓宽基层就业渠道、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优化高校学科设置等方面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高等教育大众化;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历史回顾

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马丁·特罗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即某一国家高等教育能够容纳适龄人口的15%以下时为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之间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这是仅从毛入学率角度所做的高等教育阶段性划分。

1999年,为实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教育部做出了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决定。1999年6月16号,教育部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在年初计划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招33.7万人。该年度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15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44%,而实际招生增幅达47.8%。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320.5万人,高校在校生人数达1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我国迈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提前8年达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之所以出现如此大量的扩招,大概有下面几方面的考虑:一是刺激国内消费,满足经济增长需要,实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短期拉动作用和长期推动作用;二是20世纪末我国经济开始持续快速发展,人才需求量猛增;三是缓解因国企改制引发的职工再就业压力;四是最大程度地为人们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不可否认,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概况

(一) 河南省高校发展及招生情况

2012年,河南省共有本科院校47所(含8所独立学院),高职高专院校73所,成人高校14所,研究生培养机构26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4个、二级学科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82个;全省高等教育总规模258.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7.22%;招收研究生1.17万人(其中博士生395人),在学研究生3.2万人(其中博士生1298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分别为24.92万人和24.89万人,本、专科在校生分别为83.71万人和72.19万人;校均规模由上年的12630人增加到12802人,其中本科学校由上年的20151人增加到21300人,高职高专学校由上年的7580人减少到7331人[1]。河南省教育厅近年来发布的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自2008年到2012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总规模增加了43.15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增加了5.31万人,具体见表1。

表1 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统计表 万人

(二)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1.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根据近年来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见表2),2010―2012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虽逐年好转,但就业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的就业率统计缺乏统一标准,不同机构不同时段发布的信息互有矛盾,而笔者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厅网站。

表2 近年全国及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与就业率

2.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专业差异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的统计,2011届河南省各高校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工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88%),而法学毕业生就业率最低(72%),全省平均就业率为78%,失业人数较多的10个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会计学,这10个专业的失业总人数占本科毕业生失业总人数的45.4%;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制造类专业就业率最高(89%),而旅游类专业就业率最低(74%),失业人数较多的5个专业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这5个专业的失业总人数占高职高专毕业生失业量的37.8%。

3.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

根据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2010年和2011年已就业毕业生的去向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2010、2011年河南省就业毕业生去向统计表

由表3可知,非国有企业是近年来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2010年和2011年都达到了50%左右,其次是事业单位,占14%左右。另外,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09年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2008届毕业生在河南省就业的行业大类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本科、高职高专毕业生分别有20%和23%就业于制造业;民营和个体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两者共接纳了43%的本科毕业生及67%的高职高专毕业生[2]。

三、影响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因素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主要反映在以下6个方面。

(一) 经济发展状况

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河南省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至今仍没有完全消除,经济下行和通货膨胀的压力一直在增加,部分企业尚未完全走出困境,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自然也不大。同时,随着河南省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压力。

(二) 就业政策

国家和河南省近年来推出了一些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促进政策,但由于缺乏配套措施,这些政策难以得到很好的落实。例如,对“双困”毕业生(指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且由于生理缺陷、职业能力欠缺等客观原因造成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免收招聘报名费和发放求职补贴的优惠政策,对自行创业的毕业生提供政府担保小额贷款的优惠政策,均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因此执行起来环节繁琐,最终对毕业生的帮助有限。另外,国家和河南推出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如大学生村干部、“三支一扶”等)的后续保障政策不完善,使得在这些项目中就业的大学生在服务期满后可能重新陷入就业困境,因此这些项目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强。

(三) 劳动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用人单位是否有令人满意的劳动保障制度。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逐渐向中小企业转移,但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私有企业的员工普遍缺乏良好的劳动保障。例如,一些私企不愿意为员工缴纳各种保险金;一些私企经常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甚至不执行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制度;一些私企在年龄、性别、户籍、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就业歧视现象。

(四) 经费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中就提出:“促进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是我国政府工作的一项基本方针。”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又称大学生招聘市场)主要由高校出资建设,虽然国务院为各省、直辖市拨付有“就业和再就业专项资金”,但这些资金大部分由人社部门掌握,教育部门和高校很难利用。由于高校办学经费有限,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得不到稳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五) 就业市场管理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一些不法分子便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里进行诈骗活动。有的大学生被骗取中介费后,在用人单位工作了几个月但领不到工资,最后被开除;有的大学生甚至被骗到传销组织而失去活动自由。因此,政府应对用人单位、中介机构等严格审核把关并加强管理,切实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利益。

(六) 人才供求结构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很多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用人单位,一方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观念有关,也与一些大学生不愿做“灰领”的就业观念有一定关系。

四、改善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建议

(一) 建立长效机制,拓展基层就业渠道

政府应该“制定、完善各项法规和措施,促进就业公平,全方位、多角度地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3]。拓展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不应只是政府在现阶段的调控手段和权宜之举,政府要为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政府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工作,不但要从精神层面进行引导,还要充分考虑工资、住房、户籍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消除高校毕业生的后顾之忧,增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同时,高校要通过基层就业先进事迹介绍、大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做好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并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基层对人才的需求,了解基层发展的空间,认识到面向基层就业的意义。

(二) 构建科学的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相关政策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和河南省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但这些政策存在目标群体不清晰、易受条件限制等不完善之处,加上缺乏科学的监督反馈体系,其功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应加强对政策覆盖群体的跟踪调查,切实掌握就业市场对政策的反映情况,以实际数据为依据不断对政策做出适应性微调。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对政策具体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的评价,及时调整政策,做好顶层设计。

(三) 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服务

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主要是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如果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就会影响高校毕业生对国家就业政策和人才需求信息的及时了解。因此,政府应从制度层面力促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完善工作,尤其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就业服务体系中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充分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针对河南省就业市场的现状,可由政府牵头组建省内就业指导服务联盟,并依托现有人才信息网构建大学生就业网络信息平台。

(四) 优化高校学科设置,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当前我国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充分说明了高校改变办学理念、优化学科设置的必要性。对于河南省的大多数高校来讲,必须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育观念,着力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要及时根据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1]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2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EB/OL].(2013-01-23)[2013-07-15].http://www.haedu.gov.cn/2013/01/23/ 1358924474093.html

[2]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2009年河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R/OL].(2013-01-03)[2013-07-15].http://wenku.wenku. baidu.com/link?url=sfFxxWlH0itQXkXvlIJGrp50oX13BkNrwWQYqMsCQA8i1l31Nbt9ZtP67q4ioBCacd_MqYE4JrG-UeXUw2UFocWilm03i_PbG11W8HaQnjS.

[3] 魏俊燕.社会排斥角度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文教资料,2009(26).

2013-08-13

张景纯(1987―),男,河南泌阳人,硕士。

G646

A

1006−5261(2014)02−0126−03

〔责任编辑 张继金〕

猜你喜欢
就业率河南省毕业生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最“叛逆”的毕业生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