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峰
生物柴油是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化为长链烃类或脂肪酸甲酯为主的液体燃料。与燃料乙醇不同,生物柴油能量密度高,不会腐蚀发动机,可以完全替代石油。根据原料来源和生产工艺的不同,生物柴油分为两大类:一是以生物油脂为原料经转酯反应生成的脂肪酸(C12-C18)甲酯,即传统的生物柴油。根据生物油脂的来源不同,传统的生物柴油又可以分为动、植物生物柴油(第一代生物柴油)和微生物生物柴油(第二代生物柴油)。二是生物质经酸解、热解、催化加氢、脱氧形成小分子中间体后再经聚合反应形成的长链(C8-C16)烃类液体燃料(第三代生物柴油)。河南省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很快,已经成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
第一代生物柴油的原料是动、植物油脂,包括动物脂肪、植物油以及餐饮剩余物油脂(地沟油)和食品加工废油(高温降解、氧化、酸化油)。生物油脂转酯反应生成生物柴油主要有酸碱催化、金属氧化物催化和脂肪酶催化三种工艺,其中最成熟、成本最低的是酸碱催化,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的一种工艺。河南省生物柴油企业均采用酸碱催化工艺,但在以下几方面具有技术优势:一是具有高酸值的地沟油、废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难题已经解决,使餐饮业和食品加工业回收油脂得到高值利用,解决了食用油的安全问题。二是攻克了连续转酯反应工艺的难题,实现了设备成套化,生物柴油的分批釜式反应器被连续管道式反应器取代,不仅大大降低能耗、缩短工艺时间,还有利于自动控制和降低设备的腐蚀程度。三是高品质航空生物柴油取得重要进展,中试级生产工艺产品达到欧洲航空燃油的质量标准。目前,河南省传统生物柴油年总产能约70万~80万吨,其中,年产5万吨生产线3条,年产万吨以上企业10多家,已经形成一个新兴产业。但是,第一代生物柴油的产业发展问题十分突出,主要瓶颈是原料来源不足。随着打击地沟油、废油流回食用油市场的力度加大,回收率逐步提高,缓解了原料不足的矛盾,但是,从长远来看,即使全部回收用于生物柴油,仍然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种植生物柴油油料植物(如文冠果和麻风树等)也受地域和荒山面积的限制,同时还有收集难、加工难和区域生态恶化的问题。
为了突破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瓶颈,一种数量巨大、可再生的原料,木质纤维素物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秸秆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木质素纤维资源,然而每年屡禁不止的秸秆焚烧不仅浪费了巨大的能量,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另外,工业有机废水,大量市政固体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也是一种可观的资源。基于这些原料,微藻、酵母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应用到废物处理和再利用,不仅具有环保意义,同时产生新的可再生能源。微生物油脂在脂肪酸组成上与植物油相似,富含丰富的长链脂肪酸(C12-C18),是生产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因此,使用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尤其是秸秆和其他非粮食原料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可以有效解决食品安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生物精炼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亚太新能源科技集团等单位正致力实现微生物柴油的产业化。目前已经在高产菌株选育、微生物原位转酯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逐步提高转化效率,尤其是木质素的利用效率。
生物质经酸解、热解、催化加氢、脱氧形成小分子中间体后再经聚合反应形成的长链(C8-C16)烃类液体燃料,可称为第三代生物柴油。从化学性质上来看,第三代生物柴油和现在使用的汽油、柴油最接近,是最理想的生物燃料。这种技术的优势还在于对原料种类和性质要求低,最容易与石油精炼工业接轨。目前有关单位已经解决秸秆热解液化的效率问题,以及催化加氢工艺条件优化,中试级规模综合转化效率达到20%,即5-6吨秸秆(秸秆种类不同)可产生1吨成品油。但是,这种工艺路线复杂,对设备的要求较高,尤其是高温、高压设备的安全连续运行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河南省生物柴油研发平台建设工作突出,现已建成的研发平台包括:车用生物燃料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冠集团),河南省生物能源重点实验室(省科学院),生物精炼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商丘师范学院),河南省生物柴油炼制与装备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星火生物能源),河南省餐厨垃圾及废弃物生物柴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侨联生物能源)。并成立了河南省生物质能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协积极调筹建河南省生物质能化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协同创新,相信未来河南的生物柴油产业技术创新会更高更快,为打造生物能源产业强省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