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概论”课参与式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4-12-20 09:31才红英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概论评价能力

才红英

“概论”课指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规律;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因此“概论”课教学注重学生在主体参与中建构知识、掌握方法,体验丰富的情感并发展能力。参与式教学符合“概论”课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许建领博士认为:“大学参与性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它强调学生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投入———即包括学生个体的‘神入活动,也包括与老师、同学、群体之间的交往活动,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1]宁波在论文中写道:“参与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思维上的参与者,也是行动上的参与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处在一种信息交流和互动之中,学生从中学到了理论知识,并积极用来指导实践。”[2]王士恒在其论文中也谈到:“参与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共同参与、合作学习;强调在教学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责任的承担者,而教师只是扮演任务指导的角色。教师帮助营造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以个体、小组或集体的形式参与其中,并通过思考、演练与回顾来培养实践技能。”[3]综合来看,参与式教学主要强调三点:一是强调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二是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三是强调学生在全身心的参与中使能力和技能得到提高。参与式教学有利于突破传统单边教学的局限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促进师生、生生之间沟通交流、思想碰撞;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参与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发挥自主性、创造性,提高学习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但目前参与式教学未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如何充分发挥参与式教学的作用和实效,是“概论”课教学改革需要不断研究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学习品质,以及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手段等方面对参与式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教学中存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参与式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了解参与式教学现状,参考雷雳1997年的学习过程问卷并结合西藏高校学生实际编制了“概论”课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课题组以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概论”课教学改革试验班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72份,收回有效问卷167份,有效回收率为98.2%。问卷共12题,从主客观因素方面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调查结果采用Excel表进行数据统计;为深入了解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还进行了个别访谈。通过对调查与访谈的综合分析,发现参与式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

教学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当前学生对“概论”课程有一定的认可,但学习兴趣总体不高。在对课程喜爱度的调查中,非常喜欢的占12.6%、比较喜的为21.6%、一般的为52.7%、不喜欢的占13.2%。可见学生对课程的喜爱度并不高。

(二)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薄弱和能力偏低

据课堂学习情况调查,“一贯认真听讲”的占14.4%;24%的学生学习取决于对课程内容是否感兴趣;45.6%的学生取决于老师讲课好坏。12%取决于自己心情好坏;“从不听讲”的占4.2%。其中存在着客观原因,也存在着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的主观因素,同时表明大部分学生尚未形成自主学习品质。学生从内心喜欢参与式教学,但参与其中力不从心,特别是在独立思考、自主发表见解上信心不足。

(三)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低

教学效果调查显示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提高的效果要好于能力素质提高的效果,表明有一定的教学成效。但高校的教育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特别是知识运用能力。据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理想,选“很会运用”的仅占4.2%。“比较会运用”的占20.4%,58.1%的学生不清楚自己会运用与否;17.4%的学生表示根本不会运用。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讨论缺乏批判性和思辨性。有的学生对社会调查、考察等活动弄虚作假应付了事,缺乏实践意识和品质。

二参与式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外在动机及对课程认识不清,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成功的学习是伴有强烈动机的学习,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形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学习动机包括:外在的社会性需要、内在的主体发展需要和兴趣需求。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是社会性需要,占78.4%,这就使得学生迫于社会压力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在对课程认识的调查中,18%的学生表示“不是专业课,因而不重视”;29.4%的学生对课程性质认识模糊;12%的学生对课程本身不感兴趣。可见功利化的外在学习动机和对课程的价值意义认识不清,影响了学习兴趣和态度。

(二)疏于阅读,人文知识面狭窄,阻碍学习能力发展

“概论”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学习中人文知识储备尤为重要。据调查学生感到欠缺的人文知识较多,选项比例较高的依次是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当代史、西藏地方史和地理知识等。表明学生人文知识基础较为薄弱。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缺乏知识背景,影响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以及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人文知识的获取除课堂学习外课外阅读很重要,而学生并不重视平时的阅读和积累,主动经常阅读的学生只占4.2%,偶尔阅读和从不阅读的高达63.5%。学生人文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习能力的拓展。

(三)缺乏学习主体参与意识,自主学习习惯尚未形成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低,习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因为在这种教学中承担的学习任务少,较为轻松。能够主动认真学习的只占14.4%。在“讲授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主题演讲、研究性学习并撰写论文”这六种教学方式中,前三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后三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调查显示选择前三种的比例大于后三种的比例,并且在后三种的选项中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学生选择的比例下降。可见学生参与教学的信心不足,避重就轻,回避学习任务,缺乏学习责任感和主体参与意识,未形成自主学习品质。endprint

(四)教学枯燥死板,缺少实践环节,影响学生能力培养

缺乏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不仅容易使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而且难以应对多样化培养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从而弱化教学成效。据调查45.6%的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与老师讲课好坏成正相关,可见教决定学,课堂参与形式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不高的客观原因主要有: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死板、缺少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高达70%,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评价单一,缺乏过程性,影响学生能力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不利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从根本上背离了评价促发展的教学评价宗旨。”[4]目前以课堂教学考核代替对教师的总体评价;以单一的终结性的期末书面考试成绩代替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忽视了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缺乏评价的综合性、指导性、激励性和发展性,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三相应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在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相应策略。在参与式教学中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培养自主学习品质,以灵活的参与方式让学生在问题讨论、研究和解决中寻找快乐,增强信心,在全身心体验中提高能力。

(一)找准学生需求,激发学习兴趣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5]这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设计中把国家需求与学生发展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6]美国心理学家默里认为,需要是个体行为动力性的源泉。参与式教学有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能满足学生主体性需求,有针对性地激发学习兴趣。实施参与教学,将学生发展性的社会需要、自身需要、兴趣需求有机结合,整合教学内容,融入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等现实问题。开展更为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讨论、辨析、研究等,通过各种参与方式揭示课程教育的价值意义,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课程内容与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课程活动与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息息相关,体味到课程具有的现实性与发展性,进而增强内在动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扩展人文知识,强化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综合能力中最根本的能力,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概论”课是一门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建设、指导思想、党建、国防、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学习中需要学生有多方面知识的支撑,才能达到理解的高度,真正体会到教学内容的真理性和感染力,才能引发思考,促使思考具有广度和深度。目前学生人文知识准备不够充分,影响了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和理解,因而缺乏学习兴趣,同时阻碍学习能力和学习效能的提高。教学中开展对话、座谈、辩论、研讨、视频分析,以及参观、考察后的交流等活动,在参与情境中学生能够产生思想碰撞和观点争鸣,可以活跃思维,扩展知识面,进而提高理论理解能力和对问题的思辨能力。美国课程与教学研究专家马扎诺提出了学习维度理论,认为学习包括:态度与感受、获取与整合知识、扩展与精练知识、有意义地运用知识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强化学习能力,就是通过参与活动促使学生强化后四个维度的学习能力。

(三)改变被动学习,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销蚀。尤其是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处于有耳无心、惰于思考、疏懒厌学的学习状态。“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7]参与式教学就是要把教学的重点由教转向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课前布置一些讨论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定题目后收集资料,课堂进行交流讨论;每个模块教学后布置一些研究性学习项目,各组选定项目后进行研究性学习,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课上进行学术研讨,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轨道,在持续参与中形成自主学习品质,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品质,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动的独立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整合而成的积极的稳定的内在品质。自主学习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信自如地参与教学,提高参与质量,在高质量的参与中实现生生共进、教学相长。

(四)参与方式灵活,发挥学生主体性

“为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必须适应学生多元化的兴趣和需要,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的参与。”[8]因而调整教学内容和创新参与形式十分必要。调整教学内容一般选择学术性不太强、学生容易联系实际的内容;将教学内容模块化、专题化,并根据现实情况设计教师精讲内容和学生研讨内容。创新参与形式,除讨论、辩论、演讲等典型形式外,可将更多的方式引进参与式教学。如:学生制作课件讲解;模拟“专栏主持”、“焦点访谈”;开展“思想论坛”等。在活动方式创新上动员学生献策献力,给学生充分的创造空间,创意出形式新颖又切合教学内容方式,既激发了兴趣又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实践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素质,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开展实践教学环节既注重形式多样又注重活动实效。如开展深入社区、企业采访;“志愿者”服务;寒暑假社会调查、考察、打工等活动。教师要对活动提出要求,按时收取调研报告、采访记录、心得体会,并组织活动后的交流与分享,使活动有始有终有效果。这样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实践意识、能力和品质。

(五)改进教学评价,激励学生持续发展

参与式教学不是一味知识的灌输,而是注重方法传授、能力培养;不纯粹追求教学的结果,而是注重学生参与的过程。参与式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出结论,而是为了调整和改进教学,激励学生持续发展。为此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实现评价形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应重视教研活动中的研讨和反思,以及教师自评和互评。在学生评价中建立学业档案,包括讨论辩论的提纲、演讲稿、学习心得、论文、调研报告、与课程相关的参赛活动记录及获奖证书等资料,作为质性评价依据。教师依据教学中各种质和量的信息对学生个体做出个性化的综合性学习效果评价。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调查问卷的分析。学生参与教学的态度、参与的质量以及学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情况应成为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中充分体现学生参与,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所在小组、班级的整体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开发潜能,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通过对“概论”课参与式教学中问题成因的分析以及相应对策的探究。以利于改进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真实全面地参与,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学习主动性,形成自主学习品质,提高学生参与能力、学习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建领.大学参与性教学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J].江苏高教,2006(1):97.

[2]宁波.以案例为载体的“参与式”教学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8(8):100.

[3]王士恒.构建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的参与式教学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9):24.

[4]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61.

[5]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04.

[6]杨宏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需求参与性调研的思考[J].南方论刊,2008(11):83.

[7]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0.

[8]许建领.大学参与性教学———理论探讨与系统构建[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06:96.endprint

猜你喜欢
概论评价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概论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