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

2014-12-20 09:26李辉甘春晖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思想

李辉+甘春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意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引导“90后”大学生肩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历史使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前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核心价值观凝聚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质,承载着全体民众的理想追求。没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犹如无根之木,遇风则倒;无源之水,遇旱而竭,难逃被他国削弱、征服、同化的宿命。而拥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如同雪中青松,遇压不倒;浪中蛟龙,遇险而威,能够独立、自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核心价值观建构的优劣则关系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其价值的意义正如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所言:“有的社会当生存受到严重挑战时,也能够推迟其衰亡,遏制其解体,办法就是重新振作公民身份和国家特性意识,振奋国家的目标感,以及国民共有的文化价值观。”[1]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郑重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中浓缩的12组词语分别从国家整体、社会群体、公民个体三个层面全面精准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12组词语是我们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智慧结晶,是顺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要求的应然所需,是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科学论断,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属性和民族标识,是引领社会主义中国不断前进的兴国之魂,是中华民族现在和未来的立世之本、发展之源,是高校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武装师生、教育学生、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引领风尚的重要依托。尤其是面对当今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必须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引导“90后”大学生在思想意识层面和内在心理结构上真正确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从而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项工作的实效将直接关系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和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特别是对于汇聚中华民族力量、凝结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强化“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认同的重要性

高校对“90后”大学生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的重要性是基于“90后”大学生自身思想和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社会环境中隐藏的危机。

首先,“90后”大学生“未定型”的政治思想和“成长期”的心智特征是促使高校必须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观因素。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群体由“90后”大学生全面覆盖,甚至出现“95后”的“新生代”,“90后”大学生因其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的“黄金期”,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带动综合国力整体提升的同时产生的“金钱万能”和物欲横流的负面影响必然冲击着思想认识不成熟的青少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优生优育”政策的执行,导致“90后”的独生子们中出现“坐享其成”、“不思进取”、“死于安乐”等“啃老”现象出现。虽然“90后”大学生主流的政治思想和精神面貌是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但其身上特有的时代标签和个性特征里隐藏的潜在问题不容小觑,在思想意识层面表现为:崇尚自由、追求个性;实用主义深入人心;利己主义有所“抬头”。在心理结构层面表现为:心态开放,辨别能力不强;生活安乐、受挫抗压力不强,较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条件为“90后”大学生打造成长顺境的同时也减少了他们直面挫折和失败的机会,当他们一旦遭遇生活或工作的逆境时会出现自我否定、一蹶不振、心理崩溃、情感决堤。同时,“90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存在停留于学前和家庭教育的浅显层面、认知的行为脱节、对人对己双重标准等问题。

其次,国内外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政治信仰形成的冲击是促使高校必须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客观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国内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西方与东方、传统与现代、主流与非主流等多种文化思潮的碰撞与交融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领域所带来的影响是深刻而复杂的,尤其是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别有用心的“文化殖民”与某些文人发起的“复古思潮”,以及充满光怪陆离、奇异思维的“非主流文化”和偏离正统思想的“审丑文化”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三观”定型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正如胡锦涛指出的:“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是先从意识形态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民的思想入手。”[2]因此,高校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清洗大学生的心灵尘埃、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引导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增强党性修养,教育他们能够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事物、分析矛盾、解决问题,发自内心的高度认同社会主义制度和切实有效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后,我国的国家性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求是促使高校必须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然因素。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更是旗帜方向和灵魂命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目标和理想,是维系整个华夏民族亿万子孙的“中国梦”。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意识形态领域,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去占领。”“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在意识形态领域,争夺同盟者的斗争从来都是尖锐而持久的,特别是在扩大自身规模方面,谁拥有的人数多,谁就能有发言权,谁就能代表统治阶级实现一方对另一方思想上的统治。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人民在反侵略、反压迫的革命历程中自主选择并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人民群众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理论武器。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高校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必须信心满怀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引导大学生认清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国家使命,深刻领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实质,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endprint

三深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90后”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价值观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必须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和传递给大学生,内化为学生群体和个人的意识,才能外化为学生群体和个人的行为规范,最终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最重要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大学生发展需要着手,借助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管理服务、网络媒体等多种教育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全覆盖,引导“90后”大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将国家意志融汇于个人理想,使个人追求与国家使命紧密相连,逐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要求转化为青年大学生的个体意识和自觉行为。

(一)构建课堂与网络互动交流平台,进行报国为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针对“90后”大学生热衷信息时代新鲜快捷的生活方式,过分依赖网络的特点,加之带有个性标签和崇尚自我主张的“90后”大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和认知更趋向于“自我意识主导”,尤其反感外界强压式“灌输”,所以思政教师应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利用课堂与网络两个平台与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思想交流。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课堂是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堡垒,作为各种意识形态混杂的聚集地———网络是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型媒体,课堂重在理论教育,难免枯燥乏味;网络重在传播便利,易于鱼目混珠,构建课堂与网络的互动平台,融合理论的系统性和网络的新颖性、真理内容的感召力和数字媒体的吸引力,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便于老师对学生及时答疑解惑、化解心理危机,凸显课堂—网络双向互动式教育的实效性。“报国为志”意指大学生要心系祖国安危、牢记国家使命、捍卫国家利益、甘愿为国家的富强而奋斗终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指针,既体现全体国民的共同理想,也是每个公民努力的目标方向。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生力军,只有立国之复兴大志,才能塑经天纬地之才;只有心中有爱,才能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只有心中有国,才能劈荆斩棘、雄起东方。

(二)构建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实施“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针对“90后”大学生进校深造目的与高校培养人才初衷的一致性,父母培育孩子进入大学的目的是学有所成、成功就业;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初衷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者融汇于一体,即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检验人才的真伪良莠,唯有“为民服务”的实践。“为民服务”意指大学生要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奉行人民利益至上的做事原则、坚持全心全意的为民服务宗旨。高校应切实培养“90后”大学生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认识,具备造福于民、贡献社会的能力。能力的锻造得益于实践的磨砺,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丰富和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破长期依赖书本理论单一的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大力构建大学生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体验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价值和历史意义,自觉主动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中,走群众路线,将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于老百姓,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谋,在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为大学生日后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而具备优良思想道德素质和完备科学文化知识的大学生能真正维护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建设的快慢优劣取决于人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优良的社会环境建设需要“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智者、仁者、大爱者的无私奉献。只有“心中有国”,才能大爱无疆;只有“敢为人先”,才能激流勇进;大学生们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才能在社会转型期里应对来自各方面的严峻考验,在风险和挑战中,逐步成长为知行合一、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三)创建“家庭—学校—企业”连环机制,开展“修己成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深受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的影响,良莠不齐,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需多方支持、联合培养的系统工程。高校应创建“家庭—学校—企业”连环机制,引导家长进行优良的家庭教育、强化学生进行自身的素质培养、渗透企业进行实地培训教育,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合力开展“修己成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修己成才”意指大学生要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念,锻造自身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实现家庭梦想、成就祖国伟业、造福天下百姓的基石和前提,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修己成才的标准。检验大学生综合素质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是否能真正达标,取决于家庭、高校、企业三方的量化考核,三者环环相扣、权责分明、彼此监督、查出漏洞、不断完善、发挥实效。

首先,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考核要求在新生报道时告知家长,明确家庭教育考核细则,与家长保持动态联系,将学生在校情况定期汇报,也及时了解学生校外生活情况。“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代”,对父母的心理依赖程度甚于以往,长期处于备考阶段的学习状态,过分追求文化课分数,忽略道德素质培养,其思想认识和心理素质不够成熟。父母必须明确职责,不能将孩子送到学校就完成任务,在日常生活中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其次,高校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实记录学生表现,作为综合素质能力考核指标,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先决条件,特别针对入党考核实施一票否决制。高校应充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普及荣辱观知识,树立健康道德理想,塑造美好心灵,倡导优良学风和校风。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作为指导老师深入实地,认真听取学生的构思创意、批阅学生的设计方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展现正能量的形式、青春洋溢的方式、喜闻乐见的模式融入学生们的各种活动中,让大学生由外入内、因爱生情,主动自觉、身体力行地展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最后,高校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去企业实习实训的契机,采集企业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的考核数据,研究价值观中存在的不足,听取企业培训人员对学生的评价及建议,从而不断有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校园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案,同时校方将对企业提供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测评成绩表,为企业选拔人才提供参考。

此外,高校通过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内涵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还应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发挥教师和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一方面深化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力,高校各级党政干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身先示范的原则,务必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学习,切实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另一方面加强优秀学生的行为影响力,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学生积极开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社团活动及班团会,使大学生们在活动中彼此影响、锻炼自身、成长成熟。

参考文献

[1]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新华出版社,2005:11.

[2]胡锦涛.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1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98.

[4]吴新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重庆出版社,2009:10.endprint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思想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的价值观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