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音乐教学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014-12-20 04:13林小惠
师道·教研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育家形象思维音乐课

林小惠

一、音乐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

国外教育家对音乐的情感、人格教育是十分重视的。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日本教育家铃木则始终强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他说:“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出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降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 目前初中生因为学习压力大,时常出现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等问题,甚至有些学生因为社会、家庭的原因,思想道德出现偏差,走上了犯罪道路。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教师除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外,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学会通过教学手段加以引导,音乐课也是如此。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产生共振协调时,人会感受到生活的美。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能让他们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情感,让他们充满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充满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启迪智慧已经成了社会的共识。初中生在形象思维上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础,如果我们能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引导,激发他们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歌声中自主去探索发现,那么对于他们形象思维的培养必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听”音乐,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去品味、联想,让他们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然后再利用谈话、讲授、讨论等多种手段点拨、启发,这样,通过音乐欣赏,学生的思维能力自然而然得以提高。

(三)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音乐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感情,是生动的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材。因此,通过音乐课教学,让学生把音乐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内化,并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思想。《音乐课程标准》指出:“由于艺术自身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审美价值,它可以把抽象的思想政治内容以一种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音乐可以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人的脑神经,激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射,并可激起与音响运动形式相对应的情感。美好向上的音乐可以使人引起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比如欣赏抗战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等,能让学生体会到在民族危难时刻,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前赴后继、奋战到底的精神。又比如欣赏《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爱你塞北的雪》等歌曲,能让学生从这些优美的旋律中体会到祖国的山水美,增进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音乐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教学内容上,力求做到精选

音乐教材的曲目,也是教育、培养学生的一些范例。虽然是由专家挑选审定的,的确是浓缩的精华,但在因材施教上,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音乐教材要有所取舍,同时对于生活中一些优秀的流行作品我们要学会纳入课堂。比如我曾经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大胆引进一些学生喜爱的、内容健康的流行音乐放到课堂中进行教学,比如韩红的《天亮了》《青藏高原》等等,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对于学生道德、情感、思维培养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教学形式上,力求做到新鲜化、多样性

为了让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音乐,我曾经尝试过一系列做法,比如和语文教师一起,共同编写课文剧《雷雨》,让学生登台表演,加深他们对旧社会的痛恨。同时我经常挑选一些简单易学的乐器如竖笛、口琴、口风琴等,每班均成立人数不等的器乐小组,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集体演奏,让他们体会到民族音乐的美。另外组织班级音乐会等,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让音乐课活而不乱。实践证明,这些不仅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发展学生的特长,也可提高他们的纪律观、上进心和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积极改革创新,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音乐课成为陶冶学生情感的主阵地。

责任编辑 邹韵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家形象思维音乐课
教育家与儿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津派教育家成长
为什么现在要说“新教育家”
教育家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音乐课的“乐”要大于“讲”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