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模式研究

2014-12-18 14:26王洪锦于晓昆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建设模式企业

王洪锦 于晓昆

摘要:就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的相关内容作出了探讨,简要阐述了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含义与特点,并就国内外院地合作的有关实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我国地方省市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的设想,并总结与探索了当前我国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几种模式,以及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的相关保障措施。

关键词: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0—0017—03

0引言

企业院士工作站作为我国中科院、工程院与地方省市部门和企业单位建立有效的交流合作关系的重要平台,是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现实手段。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搭建两院与地方研究机构(研究所、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长期而又稳定的与技术试验与应用单位形成产学研一体的合作机制,进而推进研发机构与企业共同实现研发成果的高效转化,间接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全面实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1国内外院地合作的相关实践

当前,我国两院均有一定的院地合作实践,结合地方技术经济的发展需求,拟定院地合作的规划与战略。放眼国外,其院地合作也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1.1国外院地合作研究的发展情况

国外院地院地合作发展已欧美等国作为主要代表,中央政府直管级别的研究机构与地方企业、机构之间形成了广泛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进而构成了国家和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主要框架。

以德国为例,该国政科研经费来源有多种渠道,其中企业和政府是主要的投资者。德国的技术研发行为主要集中在大学、非院校的研究所以及大量的企业研发部门这三类机构中。国立的大型研究机构主要针对基础性的、原始性的R&D活动,以及国防工业等设计国家重大保密项目的研发活动。而主要的科研成果转化则在研发机构与企业之间合理有效的链接下交由企业负责完成。研究机构通过一定的协议保障等有效路径与企业共享基础研究成果的收益,而应用技术的开发则以利益独享的方式作为企业的科技投资回报。由此,可以看出德国院地合作的主要实践是建立在市场化的基础之上,直接面向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需求,立足于企业自身发展的一种自然行为。

1.2国内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现状

截止2012年,我国已成功建立并投入运行了数百个企业院士工作站,院士专家与地方机构、企业协同推进技术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发突出,总体推动了地方科技项目的实施,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质量,实行基地软硬件设施的升级,为我国科技组织合作拓展了新的视野。

据统计,自1994年至今,我国已建立了超过600个企业院士工作站,二者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作用明显。据2009年统计,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单位共签订技术合作项目800多项,取得技术成果1500多项、发明专利300多项,解决技术难题3000多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进企业院士工作站的项目实施、人才培养以及基地建设,已经作为一些地方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战场。例如,我国工程院黄崇祺院士所在的上海电缆研究所与宁波东方集团开展研究合作,成果研发了我国第一条110kV光电复合交联海底电缆并,并成功打破国际垄断实现批量上市。我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领头多方专家合力攻关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国产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与沈阳北方重工集团合作顺利实现产品下线,五年内海外订单50余台,实现销售收入数十亿元。江苏大全集团与院士专家组成的团队建立了双向的互动培养机制,先后培养工程化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10人,培养和引进博士、硕士5人。经过发展,广东、哈尔滨、浙江等地的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

2地方省市建设企业院士工作站的设想

2.1积极推进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建立

加大地方省市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力度。争取在全国建立普遍的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并引导下级市、县部门积极对接企业院士工作站的技术研究相关产业规划,构建一批目标明确、有针对性的子工作基站。还可以以企业院士工作站为枢纽,拓展企业技术研发的技术开发智力资源网络的对接,实现更广泛的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技术发展群策群力。其次,充分利用企业院士工作站的环境和氛围,努力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培养一批又能力有眼光的技术领军人才,形成高效的技术研发队伍,打造具有辐射能级的核心创新平台,建立完善高端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

2.2建立健全企业院士工作站运行机制

分阶段形成以企业为主导、多元化社会渠道的企业院士工作站资金投入机制。激励企业院士工作站向面向区域和行业需求的科技服务机构转化,全面实施企业化运作机制,以市场经营理念带领科技研发方向和效益。把区域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实际问题,通过技术项目的方式链接企业和院士专家,形成强力为稳定的合作机制,保障院士专家开张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以及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运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2.3加强企业院士工作站政策保障

从政策的角度落实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基本保障。切实提高党委政府和企业高层对企业院士工作站工作的重视,把企业院士工作站看作是区域产业规划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在宏观上把握企业院士工作站和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在微观上坚持企业技术难题和企业院士工作站技术攻关的对接,保障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加强地方政府机关与院士专家的交流及合作,及时了解区域技术经济的主要问题以及政策的宏观导向性,并建立跟踪服务、即时沟通的长效机制。此外,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以对企业院士工作站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对企业院士工作站的科研课题、研发项目和平台建设提供政策上的倾斜和专项支持。

3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建设模式选择

根据我国产学研合作的要求,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组建和运行模式,可以按照企业与院士专家的参与形式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模式。endprint

3.1“企业+院士专家”模式

这种模式是最直接也是最原始企业院士工作站建站模式,是两院院士以项目为衔接直接与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转让活动。企业借助重大课题和科研专项的契机,在企业内部建立以企业为依托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为工作站的日常运作和专项研发提供资金支持。这种模式下,院士专家团队只要针对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应用化的研究以及产业化运作则是由企业自身完成。企业依靠高端智力资源对技术和产品进行研发和改良,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但其缺点在于院士专家的研究与企业的需求不一定能很快准确对位,双方存在一定的磨合时间。同时,“点对点”模式下,两院难以深入到地方中小企业,对地方大多数企业的影响和覆盖面不足。

3.2“两院+项目=企业”模式

该模式是指由两院直接创建或参与投资的企业的形式。院士专家作为智力资源投入,参与企业的创建。例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2001年6月与上海永生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北京中科永生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更有一些企业直接源于两院,以后者的自主创新为坚实后盾,一举占领市场高端,成为行业的领军者。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联想集团。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联想,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两院直办和参半的企业可能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和市场基础,在实际运作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3.3“两院+地方研究院所(高校)+企业”模式

这一模式是通过项目作为桥梁来将中科院、工程院、地方科研院所或高校与企业进行有机连接,由两院和地方研究院所或高校联合研究开发,再有企业进行投资生产。这种模式下的院地合作把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技术研究作为切入点,通过加强特色生物资源开发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和产业开发研究,在几年的时间内形成了具有一定产值的新兴产业基地。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增强了院地交流和互动,发挥了院士专家战略咨询和智库的作用,同时地方研究院所(高校)和企业在科研发展建设、人才培养、项目引进研发及科研生产上实现了借智发展,提高了自身的科研水平。在地方院所(高校)和企业遇到科研技术难题时,积极邀请院士举办学术交流和讲座,提供技术指导和定向把关,在推进了院地合作的持续性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提高二者的合作有效性。但由于此种模式需要多方面资源的协调与合作,在操作上存在很大考验,尤其是中小企业,往往存在着难以争取合作机会的问题。

3.4“地方(企业)+科技副职”模式

该模式是两院长期以来采取的一种模式。科级副职是指中科院属各单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遴选出科技和管理骨干,根据地方需求,经任职地区分院推荐,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统一或企业同意,报两院案备选后选送到地方政府或大中型企业(集团)全时担任科技副职的人员。科技副职在院地合作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积极组织科技支农、科技扶贫、科普宣传等活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科学发展。在2012年中,科技副职为地方引进推广项目或组织技术攻关超过50项,总投资达数十亿元。这种模式能有效促使中科院、工程院与地方(企业)需求信息对称,并将地方(企业)需求与两院优势有效结合,实现二者资源优势互补。

但是,两院作为科研机构,相对全国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说,人数毕竟有限,其所委派的科技副职无法遍及各省市各部门,并且根据院士工作站“实质性参与”的设立原则,院士的数量将对全国多个地区的科研领域发展形成制约。

3.5“平台+院士专家=院士中心”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由院士专家在开发区、工业园区内建立院士中心(工作站),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服务。这种模式适宜建立在园区层面,以“点对面”的模式,主要面向园区内的民营企业,其中包括具有独立研发中心、研发能力较强的大型民营企业,也包括研发能力较差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形成覆盖面广,服务对象多样化的格局。

这类模式的院士工作站的建设为民营中小型企业提供了高端智力资源的来源,适合于具有多样性产业格局的园区,同时也有利于发挥科协组织的有关职能,对各工作室进行项目考核和经费协助,收集企业各类研发课题,分析统计中小企业的需求,利用院士专家工作站解决其技术难题,有效拓展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服务覆盖面。然而,将院士工作站建立在工业园区虽然有覆盖面广的优点,但在与企业紧密合作,给予企业稳定技术支持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在签订项目合同和确定科研方向上,需要实体企业明确其正在各种资源上的投入支持。

4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建站保障

4.1全方位合作,通力打造企业院士工作站

为打造院士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平台,拉近彼此间距离,各级省市科协单位必须本着“授人以渔”的原则,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形成长效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可定期开展企业创新服务活动交流活动,先行在部分地区开展建立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试点工作,明确试点省市。建立产学研对接模式,充分利用院士工作站来驱动企业创新,增强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地方政府科技部门应高度重视企业院士工作站的联合申报和审批工作,通力合作,为工作站的建站资金提供解决之道,并将其提升到制度层面的高度来保障建站效率。

4.2严格建站条件,规范建站程序

为使企业院士工作站真正定位于服务建设区域发展,必须明确指定建站单位的准入条件。企业院士工作站必须时刻与省、市、自治区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协调一致,立足于现有的技术环境,如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骨干企业和具备条件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才能真正为区域发展提供创新源动力。同时,可对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承担重大项目的单位开“绿灯”,准其优先设站,除此以外,一律严格按照准入条件进行设站资格审查。endprint

首先,论证企业需求。为确保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必须做好企业前期的需求调研工作,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量身打造,确保企业建站方向,并为企业提供院士专家建议名单,为后续工作做准备;其次,有机对接。打造院士专家与企业的互动交流平台,确定合作院士专家与最终合作项目,并进行项目磨合,以此实现专家与企业的有机对接;最后,达成书面协议。通过签订共建协议的方式,确保双方责权利的统一。

4.3实施政策扶持,保障企业院士工作站有效运行

企业院士工作站的落脚点要从建立转向为企业打造人才支撑平台,提供创新驱动。为此,各政府决策部门要建立健全保障期其有效运行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办法,从准入——批准——建立——考核——保障方面有针对性的明确标准、方法与实施细则。此外,对成功建立的工作站进行资金保障的同时,加强对其资金预算、决算以及使用渠道的监管,确保“物尽其用”。为避免出现院士专家在服务过程中的出现的冲突以及技术难题,可专门成立“院士专家应急小组”,为此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健全工作站动态评价机制,确保实现周期性(可以是2-3年)地对现有工作站进行绩效考核,制定奖惩措施,保证工作站运行质量。对于绩效优异者,可进行资金奖励已对其运行进行补贴;不合格者,给予警告或摘牌。为保障工作站的良好发展,地方政府和科协单位也要进行周期性走访,对各工作站日常运行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技术难题进行访谈,并做到切实有效的协调与解决。

参考文献

[1]开建伟.从中科院与浙江省科技合作看“院地合作”:技术转移的巨大推动力[J].杭州科技,2012,(06):3943.

[2]王东升.院地合作的落脚点——对中科院省级技术转化中心工作的思考[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2,(12):9294.

[3]赵敏,王霄,孙欣沛.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与发展[J].江苏科技信息,2013,(09):12.

[4]葛明顺,冯晓群.开展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的实践[J].科协论坛,2011,(08):1619.

[5]李运华,袁建华,许奇伟,李杰模.校院合作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02):3536.

[6]陆兴培,王宝成,肖艳君.积极组建企业院士工作站,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J].安徽科技,2010,(06):1011.endprint

首先,论证企业需求。为确保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必须做好企业前期的需求调研工作,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量身打造,确保企业建站方向,并为企业提供院士专家建议名单,为后续工作做准备;其次,有机对接。打造院士专家与企业的互动交流平台,确定合作院士专家与最终合作项目,并进行项目磨合,以此实现专家与企业的有机对接;最后,达成书面协议。通过签订共建协议的方式,确保双方责权利的统一。

4.3实施政策扶持,保障企业院士工作站有效运行

企业院士工作站的落脚点要从建立转向为企业打造人才支撑平台,提供创新驱动。为此,各政府决策部门要建立健全保障期其有效运行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办法,从准入——批准——建立——考核——保障方面有针对性的明确标准、方法与实施细则。此外,对成功建立的工作站进行资金保障的同时,加强对其资金预算、决算以及使用渠道的监管,确保“物尽其用”。为避免出现院士专家在服务过程中的出现的冲突以及技术难题,可专门成立“院士专家应急小组”,为此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健全工作站动态评价机制,确保实现周期性(可以是2-3年)地对现有工作站进行绩效考核,制定奖惩措施,保证工作站运行质量。对于绩效优异者,可进行资金奖励已对其运行进行补贴;不合格者,给予警告或摘牌。为保障工作站的良好发展,地方政府和科协单位也要进行周期性走访,对各工作站日常运行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技术难题进行访谈,并做到切实有效的协调与解决。

参考文献

[1]开建伟.从中科院与浙江省科技合作看“院地合作”:技术转移的巨大推动力[J].杭州科技,2012,(06):3943.

[2]王东升.院地合作的落脚点——对中科院省级技术转化中心工作的思考[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2,(12):9294.

[3]赵敏,王霄,孙欣沛.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与发展[J].江苏科技信息,2013,(09):12.

[4]葛明顺,冯晓群.开展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的实践[J].科协论坛,2011,(08):1619.

[5]李运华,袁建华,许奇伟,李杰模.校院合作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02):3536.

[6]陆兴培,王宝成,肖艳君.积极组建企业院士工作站,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J].安徽科技,2010,(06):1011.endprint

首先,论证企业需求。为确保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必须做好企业前期的需求调研工作,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量身打造,确保企业建站方向,并为企业提供院士专家建议名单,为后续工作做准备;其次,有机对接。打造院士专家与企业的互动交流平台,确定合作院士专家与最终合作项目,并进行项目磨合,以此实现专家与企业的有机对接;最后,达成书面协议。通过签订共建协议的方式,确保双方责权利的统一。

4.3实施政策扶持,保障企业院士工作站有效运行

企业院士工作站的落脚点要从建立转向为企业打造人才支撑平台,提供创新驱动。为此,各政府决策部门要建立健全保障期其有效运行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办法,从准入——批准——建立——考核——保障方面有针对性的明确标准、方法与实施细则。此外,对成功建立的工作站进行资金保障的同时,加强对其资金预算、决算以及使用渠道的监管,确保“物尽其用”。为避免出现院士专家在服务过程中的出现的冲突以及技术难题,可专门成立“院士专家应急小组”,为此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健全工作站动态评价机制,确保实现周期性(可以是2-3年)地对现有工作站进行绩效考核,制定奖惩措施,保证工作站运行质量。对于绩效优异者,可进行资金奖励已对其运行进行补贴;不合格者,给予警告或摘牌。为保障工作站的良好发展,地方政府和科协单位也要进行周期性走访,对各工作站日常运行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技术难题进行访谈,并做到切实有效的协调与解决。

参考文献

[1]开建伟.从中科院与浙江省科技合作看“院地合作”:技术转移的巨大推动力[J].杭州科技,2012,(06):3943.

[2]王东升.院地合作的落脚点——对中科院省级技术转化中心工作的思考[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2,(12):9294.

[3]赵敏,王霄,孙欣沛.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与发展[J].江苏科技信息,2013,(09):12.

[4]葛明顺,冯晓群.开展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的实践[J].科协论坛,2011,(08):1619.

[5]李运华,袁建华,许奇伟,李杰模.校院合作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02):3536.

[6]陆兴培,王宝成,肖艳君.积极组建企业院士工作站,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J].安徽科技,2010,(06):1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设模式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完善生态林建设模式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成都市中心城社区综合体布局及建设标准探索
适应于智慧城市的通信接入管道建设模式探讨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